通俗唱法發聲技巧與訓練

  今天就和小編我一起去了解一下關於的一些方法吧?那麼你知道的有哪些,希望能對你們有幫助!

  通俗唱法的發聲特點

  通俗唱法又名流行唱法始於中國二十世紀30年代得到廣泛的流傳。其特點是聲音自然,近似說話,中聲區使用真聲,高聲區一般使用假聲。很少使用共鳴,故音量較小。演唱時必須藉助電聲擴音器,演出形式以獨唱為主,常配以舞蹈動作、追求聲音自然甜美,感情細膩真實。

  通俗唱法的發聲特點:其一,持通俗唱法者,應瞭解和熟悉科學發聲方法的共通規律,努力改變自發式的用嗓習慣,將自己習慣的用嗓方式納入科學發聲的軌道。其二,從共通的科學發聲規律中,努力尋找到通俗唱法聲音個性的依據。也就是說,每演唱一首歌曲時,從發音、共鳴部位到氣息的流動等諸方面,為通俗歌曲的演唱尋找到合理性。改變純模仿或盲目用嗓的習慣,從感性的用嗓方式轉變為理性的用嗓方式。其三,通俗唱法,無論其科學與否,作為一種用嗓流派早已形成,併為最廣大的業餘聲樂愛好者所接受。由於它的普及性、通俗性以及獨特的演唱個性,亦在各類大賽及專業聲樂領域裡佔有一席地位。因而,不可否認,這種演唱方法必有它的獨到之處,我們聲樂界應予以關注。

  方法一:嘆氣式吸氣

  大家知道,嘆氣在日常生活中是很普通的現象,它是放鬆的也是向下的。它有利於吸氣肌肉群的放鬆,以便更好的吸入氣息。具體做法是先嘆後吸,你心裡主要想著嘆氣,而不是吸氣。當氣息隨著“嘆”被排出後,也就是呼氣肌肉群的工作做完了,接著吸氣肌肉群就會立即開始工作——吸氣,這個迴圈是自動完成的。如果你腦子裡想的是吸氣,就會使你的吸氣肌肉群總處於一種工作狀態,無法放鬆,氣息也就難以正常的被吸入。注意:嘆到那裡就吸到那裡,不要人為地做強制性的動作。唱的過程中要保持嘆氣的感覺,每個樂句都是如此,形成良好的呼吸迴圈。

  方法二:聞花式吸氣

  聞花式吸氣方法容易使氣吸得深,而且沒有吸氣時的抽氣聲和多餘的動作,也較容易體會和掌握。聞花時,因花香使人的心情特別愉悅,辨別花香時又要求特別認真和用心,是一種既放鬆又興奮的感覺。具體吸氣時是:上身完全放鬆,腰圍很舒服地嚮往鬆開,隨即胸部也有舒張感,體內空間增大使氣息很自然地流進去。這樣的吸氣既鬆暢又適度,吸後人很興奮,胸有寬敞感。用這種吸氣的感覺來歌唱,氣息通暢,聲音圓潤。

  聞花式可開口,也可閉口,閉口時嘴不能閉的太緊,太緊會影響進氣的速度和靈活性。單純練習吸氣時,可採用閉口吸氣。歌唱時最好自然張開嘴與鼻子同時吸氣為佳。不論是閉口還是開口與鼻子同時吸氣,最關鍵的是要體會氣息流入體內時的感覺。

  方法三:驚訝式吸氣

  驚訝式吸氣,就是利用人在驚訝時,生理作出的快速反映,達到快速吸氣的目的。這種吸氣既吸的快又吸得深,它能使呼吸肌肉群在瞬間完成收縮與放鬆的迴圈,能鍛鍊呼吸器官的快速靈活性。這種吸氣也稱為“喘氣”。表現悲憤和激昂情緒效果較好。

  以上三種吸氣方法的學習和掌握,一方面可以通過做一些單純性的練習,如快吸快呼,快吸慢呼,慢吸快呼,慢吸慢呼的練習;它不是主要的,只是一種輔助性練習。另一方面就是在演唱中去練習,這是主要的練習方法,因為純生理性的吸氣動作不與歌唱結合起來,歌唱所需要的那種深、鬆吸氣就無法得到,也就是說,歌唱良好的吸氣只有在歌唱實踐中才能獲得。

  另外,還有一些根據歌曲情緒需要的吸氣方法。如補氣:它是在情緒連貫不斷但又需要吸氣時,在儲存原有氣息上補進一部分氣去,使氣息維持飽滿狀態。“偷氣”:用在字多、曲調快時樂句之間的換氣,動作要敏捷,吸氣快而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