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有創意的重陽節手抄報

  重陽秋遊登山頂,俯望天地論人生,重陽節的活動很多,有人制作重陽節的手抄報來慶祝重陽節。下面由小編與大家分享高中生重陽節的手抄報圖片,希望對你有用!

  高中生重陽節的手抄報圖片欣賞

  高中生重陽節的手抄報內容:重陽節歌謠

  重陽節歌謠

  九月九,個個都去登高,你睇個班嫩仔,走得氣嘈嘈。放起個只紙鷂在高處舞,扶漢聲聲***響弓聲***,喚起個的懦夫,總系企在個處風頭,須要努力正好。

  雖有聲威,可惜你未滿羽毛,怕只怕失足雲霄,個陣就遺恨萬古。咪估個條包索,可以把天箍,既替得個佬流災流難,邊處唔流到。唉!難把身世顧,只望得天憐憫,俾你有點功勞。

  重陽節歌謠

  九月九,係重陽,登高人仔一雙雙。綠女紅男隨處咁蕩,你睇扯旗山下幾多女嬌娘。係咯呢陣男女平權民氣漸長,好似黃花晚節,你話幾咁馨香,止怕落帽龍山,年年咁混賬。

  可惜只知尋樂,不記得國破家亡,罷咯等我趁此良辰,便把民族高唱,萬望大家齊醒,快把革命提倡。個陣掃盡胡兒除盡魍魎。唉,須要細想,避災係咁樣,古云匹夫有責,莫個自棄權強。

  高中生重陽節的手抄報資料:重陽節的來歷

  農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又因為在我國古代,六為陰數,九是陽數,因此,重九就叫"重陽"。

  重陽節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漢初。據說,在皇宮中,每年九月九日,都要佩茱萸,食蓬餌、飲菊花酒,以求長壽;漢高祖劉邦的愛妃戚夫人被呂后慘害後,宮女賈某也被逐出宮,將這一習俗傳入民間的。

  古代,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相傳此風俗始於東漢。唐人登高詩很多,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杜甫的七律《登高》,就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登高所到之處,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還有吃"重陽糕"的習俗。講究的重陽糕要作成九層,像座寶塔,上面還作成兩隻小羊,以符合重陽***羊***之義。有的還在重陽糕上插一小紅紙旗,並點蠟燭燈。這大概是用"點燈"、"吃糕"代替"登高",用小紅紙旗代替茱萸。

  重陽節還要賞菊飲菊花酒,起源於陶淵明。陶淵明以隱居出名,以詩出名,以酒出名,也以愛菊出名;後人效之,遂有重陽賞菊之俗。舊時士大夫,還多將賞菊與宴飲結合,以求和陶淵明更接近。北宋京師開封,重陽賞菊很盛行,當時的菊花就有很多種。清代以後,賞菊之俗尤為昌盛,且不限於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後最為繁盛。

  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就已經很普遍。古人認為在重陽節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難消災;或佩帶於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裡面佩帶,還有插在頭上的。大多是婦女、兒童佩帶,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帶。重陽節佩茱萸,在晉代葛洪《西經雜記》中就有記載。


高中生重陽節的手抄報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