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責任的勵志文章

  責任並不是一個甜美的字眼,它僅有的是岩石般的冷峻,那麼都有哪些呢,趕緊跟小編一起來看看為您整理的吧。

  :責任、愛、榮譽

  “愛在左,責任在右,走在生命之路的兩旁,隨時播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中點綴的花香瀰漫,使穿枝拂葉的莘莘學子、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流,卻覺得幸福。”這句話激勵了無數的人為這個世界默默無聞、無怨無悔的奉獻著自己。

  身為一名中學生,只有懂得責任與愛的真正含義,才能夠獲得榮譽,榮譽不僅僅是個人的,還是集體的。

  責任?高尚、偉大的代價就是責任,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要想使周圍的一切都大放光彩,自己也應該像蠟燭那樣燃燒。人的一生只有知道負責任的苦處,才能感受到盡責任的樂趣。儘管盡責任有時讓人厭煩,但不履行責任,只能是懦夫,只能是不折不扣的廢物。

  責任是什麼?責任就是明白個人、家庭、社會還有國家對自己的期望。責任意識,是“想幹事”;責任能力,是“能幹事”;責任行為,是“真幹事”;責任制度,是“可幹事”;責任成果,是“幹成事”。總的來說,責任就是擔當,就是付出。責任就是分內之事。記得開學時校長說的那句話:“今天,我以前中為榮,明天,前中以我為榮!”這就是我們的目標,這就是我們的責任!

  愛?愛的最佳的定義是真心對待一個事物或人,使其感到快樂,但被愛不一定會感到快樂,愛,是無私的奉獻與給予,包括物質、感情、行動等形式。有愛的人有朋友,能博愛的人朋友遍佈天下。

  愛,當我們把文化程序中被靈魂驅動的慾望拋棄了自我之後,自由給予的真、善、美,就是愛。愛,是出於主觀的,為了目標事物向好的、正確的、健康的方面發展而付出的情感或行為。

  愛不是索取,“送人玫瑰,手有餘香。”點滴思念,滿含著全部的愛意,在生命的轉彎處,恰恰有一個交點,如恆星,劃過夜空,似海風,吹過心田,愛的注視,是會穿過時空的。愛是心中的力量,是心中的幸福!奉獻就是力量。用政治書上的一句話說“愛,不僅是你把我需要的東西給了我,而是你把你比我更需要的東西也給了我。”

  榮譽?遇到的困難越多,得到的榮譽也越高。在生活中,虛榮是被創造區別開來的興趣,將虛榮與藝術上的興趣相比較並以思考的人,也許能夠找到切實解決虛榮的辦法。榮譽是一種偏見,它來自人們不善於珍重自己。

  榮譽要靠我們用行動去爭取。那些已經過去的美績,一轉眼間就會在人們的記憶裡消失。只有繼續不斷的前進,才可以使榮名永垂不朽。榮譽是時間的女兒。情操要高尚!成為我們真正榮譽的,是我們自己的心,而不是他人的議論。穿戴樸素而有聲譽,勝於自詡富有而默默無聞。好人的榮譽深藏在人們的思想裡,而不是掛在眾人的嘴上。

  只有責任的雨絲能使枯木逢春,只有愛的陽光才能把堅冰融化,只有榮譽的力量才能點石成金。責任、愛、榮譽,有責任就有愛,有愛就有榮譽,榮譽,是責任與愛的象徵,而心中的那片淨土上,種的只有責任與愛,而榮譽,只需藏在他人心中,不需要人人口耳相傳。只有前進,也只有前進,才能把握時機,有責任與愛,去獲得更高的榮譽!

  :成長需要擔當

  “吧嗒吧嗒”……一陣陣整齊的跑步聲傳入耳中。

  你認為這是在跑步吧,確實,是在跑步,但是卻是因為挨罰而跑的步。

  週一的最後一節課,班會課,好不容易逮到一絲解放機會的我們像平時一樣,左右交頭接耳,但是我卻突然意識到,這和平時不同,同學以往的聊天都是用恨不得讓整個班都聽見他們談話內容的音量喧譁,今天的聲音小到我坐在中間亦聽不清一個字音。

  這是主任走了進來,跟往常一樣地說著往常的批判語,他走後,班裡的聲音更小了,小到僅僅是風鑽過樹葉間所發出的“嘶嘶”聲,但是不知道主任是怎麼了,卻以班裡太鬧為由讓整個班出去罰站,並用跟往常一樣的語氣要求找出說話的人。

  說真的,如果是說話,整個班的學生都說話了,但是如果跟往常一樣默默不語,主任肯定又要讓全班都挨罰,今天的男生像事先都說好了一樣,為了不讓女生挨罰而走到了班級的前面“認罪”,像預料好了的一樣,主任只罰了男生,讓女生回班了。

  跑在男生隊伍的前端,我問其他人:“你們覺得站出來認罪照顧女生而挨罰,值嗎?”他們的回答很統一:“不值,但是如果不出來,全班都要挨罰,還不如出來認罪,少數人挨罰。”那時候,我的心狠狠的顫了一下。

  跑完圈,主任又問:“剛才跑步的時候,誰說來來著,自己站出來。”沒等他問第二遍,又是齊刷刷的腳步,站出一排人。再次不出我們的所料,剩下的人回班了,主任把火撒到了我們幾個人的頭上。站在外面的操場上挨批了有10分鐘吧,主任讓我跟另一個同學先回班。

  僅僅是回班路上的5分鐘,我想了很多,我至今還忘不了,當初自習課班裡鬧,班主任查人,沒人站出來認罪,班主任生氣,委屈到流淚的情況。

  到班後,更令我難受的是,我就親耳,清清楚楚的聽到一個女同學對老師說:“老師,我覺得,如果咱們班沒有淘氣的那些同學,肯定早就能趕上3班了。”老師沒說什麼,她就又乎得寸進尺:“您就應該讓他們去後面單坐,也不會打擾到其他同學。”我當時就氣憤的對她說:“你真厲害,你怎麼不知道把自己單調一個班?”她還一個勁兒的問我:“誒我怎麼了啊?”

  那麼親愛的同學,你怎麼不想想,如果沒有這些你所謂的淘氣同學,你是不是應該去外面跑步挨罰?如果沒有這些你所謂的淘氣同學,班裡還能不能拿到運動會團體第一的榮譽?如果沒有這些你所謂的淘氣同學,班裡跑操還能不能每天都被表揚?

  換句簡單的話說,班會課,說話是全班的人,如果沒有他們也會因為吵鬧而出去挨罰,那麼,如果沒有他們主動站出來承擔責任,你還能夠回到班上自習而不是大冷天在外面跑步?用個事例來解釋,驕陽似火的夏日,一群路人站在一棵遮蔭的大樹下,任其火熱的太陽徒照射在樹葉下,他們則在樹蔭裡乘涼,過了一會,他們覺得口渴,於是就開始抱怨這棵樹和種樹人為什麼不種棵能夠結果子的樹好讓他們滋潤嗓子。

  那天,沒有華麗的成人禮,沒有熱烈的掌聲,甚至沒有一句表揚的話語,但我們毫無怨言。那個春夜,我們長大了,因為我們都明白,只有敢承擔責任,才意味著長大。

  有人說過,儘管責任有時使人厭煩,但不履行責任,只能是懦夫,不折不扣的廢物。那麼不承擔責任的人,又有什麼資格去評判那些用於承擔責任和錯誤,併為他人著想的人呢?對,你的學習是很好,我們趕不上,但是呢?一個連責任都不承擔的人,學習再好,有什麼用呢?

  :每個人都應該承擔相應的責任

  我們活在世上,不免要承擔各種責任,小到對家庭、親戚朋友,對自己的職務,大至國家和社會。

  承擔責任是每一個人走向成熟的必經歷程。對於人的成長來說,承擔責任,是走向成熟的重要標誌。

  “最美司機”吳斌,在被突如其來的石塊砸中時,強忍著劇痛,快打方向盤,猛踩剎車,快速按下按鈕開啟車門,扶著欄杆站了起來,捂著腹部對乘客說:“不要亂跑,等待救援。”然後就倒在地上。乘客得到救援,可他,卻倒在了他最熱愛的崗位上。一個人惟有對自己的人生負責,建立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目標和生活信念,他才可能由之出發,自覺地選擇和承擔起對他人和對社會的責任。正如歌德所說:“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因為這種愛,責任本身就成了生命意義的一種實現。吳斌用他的實際行動,完美的詮釋了“盡責”兩字。

  不僅僅是普通司機吳斌表現出強烈的責任意識,時光追溯到漢朝,蘇武作為一朝之使節,他高遠的責任意識更是令人所讚歎。

  公元前100年,蘇武被匈奴所擒,面對美女酒色不為所動,匈奴迫於無奈將其流放,面對“公羊下崽”這種不可能完成的要求,他選擇了堅守,選擇了忍耐,他孤身一人與羊群相伴19年,始終不辱漢使節氣,他用自己寶貴的歲月,雄振漢朝之風。在孤寂、荒涼的歲月,他用忍耐與堅守保持了漢使之節操。公元前81年,匈奴與漢和好,一朝漢君將其保回,回朝之際,名振四海,流芳千古,經磨難而不屈的堅貞不渝的民族節氣和愛國之心,千百年來一直被人們所傳頌。

  只有每個人都對社會,對國家負責,真正做到視天下為己任,整個社會才能向前發展。正如范仲淹所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因為承擔責任,社會才得以發展。相反,如果這些人把盡責看做從外面加給他的負擔而勉強接受,看做純粹的付出而索求回報,整個社會乃至國家都會停滯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