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飛翔的勵志文章

  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專注於某一項事業,就一定會做出使自己感到吃驚的成績。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希望可以幫助大家。

  科技在飛翔,中國在飛翔

  飛翔是自由的,鳥可以飛翔,人類也可以飛翔,嫦娥三號已飛上月球,人人都渴望自己能夠飛翔。但他們沒有發現,祖國現在正在飛翔: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了,曾經的滿目滄桑被繁榮富強取代了。

  憶往昔,南京大屠殺殺死了我們多少億的同胞,當時由於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所有的中國人都只能任他們欺負,敢怒不敢言。火燒圓明園,侵略者們搶得走的就搶,搶不走的就直接放一把火燒掉了。大火燒了三天三夜,把我們中國文化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毀了。回望歷史,滿目滄桑,放眼現在,來看看我們的生活吧。

  現在,冰箱,電腦,電話,電視機等高科技物品幾乎家家戶戶都有了。高鐵,地鐵,火車也通向了五湖四海,神舟號,蛟龍號,上天下海,我們無所不能,我們可以當之無愧的說"中國富強了,不在是以前一樣可以隨便欺負的了。”上海舉行了世博會,我們曾經根本不敢相信,中國也隨之取得了一個又一個的金牌,創造了無數的奇蹟,誰能說中國不是一個奇蹟?

  世界在進步,中國在飛翔,科技在飛翔。我相信,我們將來一定能夠飛上世界的巔峰!

  人生:歷練後的飛翔

  真正的人生,只有在經過艱苦卓絕的鬥爭之後才能實現。——塞涅卡

  人生:歷練後的飛翔

  巴爾扎克說過:“苦難是人生的一塊墊腳石,對於強者是筆財富,對於弱者卻是萬丈深淵。”

  的確,人的一生沒有誰是平平坦坦的,一帆風順是我們善良的祝願,但有誰能平步青雲而終老一生?我們每個人都不可避免地要經歷改變命運的一個個大坎——失學、失業、失戀、失去親人、失去財富、失去健康……

  臺灣作家林清玄寫過一個故事:有一年,上帝看見農夫種的麥子結實累累,感到很開心。農夫見到上帝卻說,50年來我沒有一天停止祈禱,祈禱年年不要有風雨、冰雹,不要有乾旱、蟲災。可無論我怎樣祈禱總不能如願。農夫突然吻著上帝的腳道:“萬能的主呀!您可不可以明年答應我的請求,只要一年的時間,不要大風雨、不要烈日干旱、不要有蟲災?”上帝說:“好吧,明年一定如你所願。”第二年,因為沒有狂風暴雨、烈日與蟲災,農夫的田裡果然結出許多麥穗,比往年的多了一倍,農夫興奮不已。可等到秋天的時候,農夫發現麥穗竟全是癟癟的,沒有什麼好籽粒。農夫含淚問上帝:這是怎麼回事?上帝告訴他:因為你的麥穗避開了所有的考驗,才變成這樣。

  一粒麥子,尚離不開風雨、乾旱、烈日、蟲災等挫折的考驗,對於一個人,更是這樣。

  有人說過,人的臉形就是一個“苦”字,天生就該受盡各種苦難。此言不謬。想人之一生,在自己的哭聲中臨世,在親人的哭聲中辭世,中間百十年的生涯,無時無刻不在與艱難、困苦、疾病、災禍打交道。

  假如人生沒有磨難,其本身就是一種災難。長期生活在一順百順、無憂無慮的環境中,淘汰不了劣者,篩選不出強者,人類就不會進化,社會也不會向前發展。而我們每個人認真審視自己的內心,總會欣然發現,點燃自己靈魂之光的,往往正是一些當時被視為磨難和困苦的境遇或事件。一個完美的人生,真的需要歷練。

  所以,從某種意義上不得不說:“苦難”是上帝饋贈給人類最好的禮物!

  但苦難變成財富是有條件的。我們不必學那些宗教殉道者,將苦痛作為一種享受和目的,我們是具有正常生理及心理功能的人,有七情六慾,知道趨利避害,懂得享受生活,但我們知道“陽光總在風雨後”“吹盡黃沙始見金”。

  丘吉爾在自傳中這樣寫道:“苦難是財富還是屈辱?當你戰勝了苦難時,它就是你的財富;可當苦難戰勝了你時,它就是你的屈辱。”

  你戰勝了苦難並遠離了苦難,只有在這時,苦難才是你值得驕傲的一筆人生財富,才是你人生中經過歷練後的彩虹!

  人們總希望躲開苦難,可古人說: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大凡有成就者總是主動地追求更多的挑戰,某種意義上說,他們因為經歷了更多的苦難才獲得了成功。躲避,似乎可以讓我們一時安逸,可是一生終會遇到苦難。穿越苦難的雲層,努力展翅去飛翔吧。

  窮也兼濟天下的烏鴉

  在冬季寒冷的西伯利亞冰原上,一頭野牛因為沒有抵抗住酷寒的侵蝕,被凍死在地面上。遠處,一隻烏鴉正在空中盤旋,它正在尋覓能讓自己活下去的食物,它已經找了好幾天了,但毫無收穫,飢渴正將它團團包裹住,它的雙翅無力而機械地扇著,如果再沒有食物,等待它的將是毫無懸念的死亡。

  終於,這隻烏鴉發現了躺在地上的那頭死牛。頓時,興奮傳遍它的全身,它立即飛到死牛的上空,反覆盤旋了幾圈,在確認周圍沒有其他的危險和暗藏的殺機後,它最終降落在死牛的身上。

  之後,這隻烏鴉使勁地啄了幾口牛肉,味覺告訴它,牛肉是新鮮的,野牛剛死不久。由於這裡天寒地凍,溫度極低,因此,牛肉極易被長久地保鮮,靠著眼前的這頭死牛,這隻烏鴉完全可以渡過一個無憂且無比富足冬天。

  但是,出乎意料的,它僅僅是嚐了幾小口牛肉,然後就急急地飛走了,周圍一切正常,沒有打擾者,也沒有獵殺者,它的飛走顯得很是莫名其妙。它應該守著死牛飽餐一頓的。

  兩天後,就在那隻死牛的上空,突然間出現了一陣遮天蔽日的黑,一大群不計其數的烏鴉紛紛降落在死牛的身邊,一陣唧唧咋咋聲後,它們開始興奮地分食死牛,或許是多日飢餓的原因,烏鴉們吃得很饞,很猛。不到半天的功夫,地上便只剩下了一副牛的空骨架了!肉足肚飽的烏鴉們也一鬨而散。

  這一現象恰好被正在此地考察的一群動物科學家們撞見,他們好奇不已,難道這些烏鴉是第一個發現死牛的那隻烏鴉邀請來的?那隻烏鴉居然主動將這麼好的長久美食拱手送出?

  為了解開心頭的疑惑,科學家們決定做一個實驗,一週後,他們弄到了一頭死鹿,並將其拋在離野牛骨架不遠處,然後靜靜觀察。

  很快,空中有一隻烏鴉發現了死鹿,然後,無比相似的一幕出現了——它先是自己啄了幾口,然後迅速飛走,兩天後,躺著地上的那頭鹿被趕來的一大群烏鴉瓜分殆盡。

  真相幾乎越來越明瞭。當第二隻死鹿被有意識地放在地上的時候,科學家們悄悄地在鹿的身上放置了一個自動追蹤器,等一隻烏鴉剛一落到死鹿的身上,追蹤器便開始追蹤和記錄它的行程。很快,追蹤器傳回來的資訊顯示,那隻烏鴉,一直飛呀飛,整整飛了一天,飛過無數個冰凍的千山萬水,累得夠嗆,最後它找到了一大群同類,然後告訴他們,各位父老鄉親,兄弟姐妹們,有能填肚皮的,有好吃的,趕緊跟我走呀!然後,在它的帶領下,所有的烏鴉都朝死鹿的所在地趕來。

  一切水落石出,真相大白,科學家們最後給出的結論是,體積不足人一個拳頭大的烏鴉,即便是在食物短缺,自身性命難保的情況,依然會時時想著同類,想著如果有食物,一定不能獨享,而是邀大家一起來分享,共渡生命裡的難關!

  而作為高等動物的人,應該向烏鴉敬禮,向它們學習,將“窮則獨善其身”的“堂而皇之”理由徹底拋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