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下坡時如何制動

  山區道路大都路幅狹窄,坡道較多,有的山道坡陡彎急。車子在下坡時速度會越來越快,下面是網站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車輛下坡時制動技巧

  山路下坡時,應根據坡道的陡緩情況以及車輛載質量的大小,掛上適合的擋位,充分利用發動機的牽阻控制車速,這樣可避免過多使用腳制動。

  氣壓制動的車輛,要保證氣壓在安全標準以上,一般不宜過多將制動踏板隨踩隨放,避免過快降低氣壓,而應根據所需的制動強度,適當踩下制動踏板。

  當車速過快需增大制動力時,可繼續踩下行駛一段;車速慢需減小制動力時,稍放鬆制動踏板。在下長而陡的坡道時,只要氣壓能滿足需要,可採用適當的間歇制動,這樣有利於制動鼓和制動蹄片的冷卻。

  使用液壓制動的車輛,制動時應將制動踏板踩兩次後,用腳壓住踏板,使踏板處於較高的臨近制動位置。需要增強制動力時,往下踩點;需要減小制動力時,稍放一點。制動踏板逐漸降低後,可再踩兩次,使踏板重新升高,以保證車輛制動的及時和靈敏。

  液壓制動汽車在長而陡的坡道時***特別是炎熱的天氣下***,由於使用制動器的時間長,制動鼓過熱,常需停車休息,但往往休息後再起步行駛時,會發生制動失效的現象。這是由於停車休息時,分泵活塞和皮碗停止不動所致。

  因為分泵過熱而使皮碗外圓接觸面乾燥,密封性降低,制動時漏油,引起制動失效。因此停車休息時,應不斷徐徐地踩動制動器,使皮碗往復運動,防止外圈表面乾燥,既可使皮碗保持較好的密封性,又能使制動液冷卻得快些。

  下坡中途腳制動器發生意外故障而突然失效時,可用“搶擋”的方法降到最低擋,利用發動機的牽阻降速,同時要掌握好方向,用手制動器控制傳動機件旋轉。

  用手制動時,手制動杆不可一次拉緊不放,也不可拉得太慢。一下拉緊,容易將手制動盤抱死,損壞傳動機件,喪失制動力。拉得太慢,會使制動盤摩擦過熱損壞制動摩擦片而失去制動作用。正確的方法是:拉一下,鬆一下;再拉一下,鬆一下,反覆進行。當車輛接近停住時,再拉緊手制動杆。

  下坡減速技巧

  ***1***下坡前減緩車速,以平緩的速度進入坡道。

  ***2***變更適當擋位,通常應選擇二或三擋,嚴禁在進入下坡路段後再換擋。

  ***3***在下坡行駛中嚴禁空擋滑行,必須掛入適當的擋位,利用發動機的牽制作用降低車輛滑行的速度。

  ***4***下坡路段慎用制動,下坡前應試驗制動的效能是否良好,如有故障,應在排除故障之後再下坡。在下長坡途中,可間歇性地使用制動以便有效控制車輛下滑速度。儘量避免使用緊急制動,在必須緊急制動時,需在車輛保持正直前進的態勢時方可進行制動。

  ***5***下坡路段使用方向盤要輕,不可猛打方向盤,以防因慣性力大、速度快、方向盤使用不當而造成翻車。

  ***6***車輛之間的距離應保持在50米以上。如果坡太長,各車的慣性力都很大,應適當增大車間距離。

  ***7***如果先下坡後上的波形道路,在接近坡底時,就要做好衝坡的準備,及時鬆開制動踏板,適時換入高速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