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養護要注意什麼問題

  用車關鍵在於“養”,養好了汽車才能延長車子的壽命,那麼進行汽車養護應該要注意什麼呢?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汽車養護要注意的問題

  底盤養護·防患未然

  平時,車主對底盤都疏於照顧,當發現有漏油、底盤變形時,底盤早已鏽跡斑斑。為此,及早地給愛車做個底盤裝甲不失為一個防止底盤鏽蝕的上上之策。

  底盤裝甲並不是在汽車底盤上套層鐵甲,而是在底盤表面噴塗特殊的彈性膠質材料,可以防鏽、抗磨損、減震、降噪,就如同給汽車底盤穿上堅固的盔甲,使底盤從此“所向披靡”。這也是目前最行之有效的底盤保護措施。

  發動機養護·節省油耗

  隨著油價不斷攀升,從機油到輔助新增劑,各類有助節油的油品開始受到廣大車主的普遍關注。車主們都清楚,發動機部件摩擦產生的阻力會損耗大量能源,所以越來越多的車主選擇給車新增優質的全合成機油。與普通礦物油和半合成油相比,全合成機油粘度變化受氣候的影響最小,從而降低發動機部件磨損,節省油耗。

  除此之外,各類節油功能的輔助新增劑也受到廣大車主的歡迎。助燃劑可增加汽油辛烷值,抗磨劑可減少發動機幹摩擦,清潔劑可清除燃料供給系統的積垢,最終達到提高燃油效率和減低摩擦阻力的作用。合格的新增劑一般節油率為5%-15%。

  輪胎養護·不容忽視

  過去車主對輪胎的檢測養護幾乎沒有,直到輪胎髮生故障甚至引發交通事故,車主才意識到輪胎安全的重要性。近年來隨著養護意識的提高,車主開始重視輪胎安全。除了胎壓檢測外,許多車主都養成了每半年做一次四輪定位、動平衡的好習慣。還有些車主給車輛裝上了TPMS,讓精確的電子感測器來替輪胎安全把關。

  錯誤的汽車養護方法

  一、圓圈方式打蠟

  效果差很多人給車身打蠟都習慣性地以圓圈方式進行,這是不正確的方法。正確的打蠟方式是以直線方式,橫豎線交替進行,再按雨水流動的方向上最後一道,這樣才能達到減少車漆表面產生同心圓狀光環的效果。

  二、機油太多

  出故障當發動機油底殼中的機油不足時,軸承與軸頸等摩擦會因機油的量少二潤滑不良,加劇磨損程度,甚至引發燒瓦軸事故。但是,如果機油太多,發動機在工作時曲軸柄、連桿大端會產生劇烈的攪動,不僅增加了發動機內部功率損失,而且還會使濺到缸壁上的機油增多,產生燒排機油故障。因此,發動機 油底殼中的機油應控制在機油尺上、下刻線之間為好。三、螺栓過緊永久變形汽車上用螺栓、螺母連線的緊韌體很多,應保證其有足夠的預緊力,但也不能擰得過緊,一方面將使連線件在外力的作用下產生永久變形;另一方面將使螺栓產生拉伸永久變形,預緊力反而下降,甚至造成滑扣或折斷現象。

  四、風扇皮帶太緊

  軸承負荷大夏季氣溫過高,有的司機認為提高風扇皮帶的緊度,造成風扇皮帶過緊,殊不知這樣的做法是不對的。風扇皮帶應該保持鬆緊適當,因為過緊會使軸承負荷過大,磨損加劇,功率消耗增加,同時也會使水泵軸彎曲,皮帶拉長變形,壽命縮短。

  五、新蓄電池不充電

  縮短壽命蓄電池的首次充電稱為初次充電,初次充電對蓄電池的使用壽命有極大的影響。若不充電,即加“水”直接使用,蓄電池的容量不高,壽命將縮短;若直接充電,也會縮短壽命。通常蓄電池的初次充電是在加註完電解液後,用小電流充電大約1小時左右即可安裝使用。

  六、車內裝置隨意加

  影響行車安全私人轎車是車主移動的家,追求乘用舒適和豪華無可厚非,但一些車主自己動手在車內加裝各種裝置,這種改裝,如果處理不妥當,對汽車效能及操縱的方便和可靠性往往帶來不利影響,易留下後遺症或影響行車安全。

  七、冷卻水溫度太低

  磨損發動機夏季天氣炎熱,有的司機為了防止發動機溫度過高,一味要求冷卻水溫度儘可能的低;有的司機為了達到降溫的目的,乾脆把節溫器拆去,這些做法都是不對的。

  汽車發動機既怕熱又怕冷,如果冷卻水溫度過低,會使燃油燃燒惡化,油耗增加,加劇磨損,機油黏度增加,發動機功率降低。試驗表明,汽車行駛時冷卻水溫度為40~50攝氏度時,發動機磨損增加60%~80%,功率降低25%,油耗增多8%~10%。因此,發動機冷卻水的溫度並非越低越好,一般應控制在80~90攝氏度之間。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