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怎麼提高歷史成績

  有些同學歷史成績不是很好,那麼在中考中我們該怎麼提高歷史的成績呢?下面由小編給大家整理了,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打好中考第一槍

  考前2個月 複習是關鍵

  1、瞭解自己 明確目標

  進入下學期,同學們一定要評估自己的學習水平,清楚自己的學習狀況,明確自己的中考目標並對目標分解,才能快人一步制勝中考。

  第一步就是要找好自己的位置,通過對自己過去成績的分析,合理定位,鎖定合理的目標。要找準自己在班級、年級中的位置,樹立一個通過自己努力可能實現的目標,才更有信心;否則,盲目地制定過高的目標、與別人比較只能打擊自信心。瞭解自己的現狀,對自己作出客觀的分析,是制訂切實有效的計劃的前提。才能確定在關鍵學期中的主攻方向。

  2、制訂詳細計劃

  光有目標還不行,還要有實現目標的計劃,將大的目標分解成小目標。有的學生喜歡打疲勞戰,認為學的時間越長,學的東西就越多,這是不可取的。人的精力有限,如果過度疲憊,學習效率就會降低。建議同學們制定一個每日學習計劃表,按計劃複習,將大目標分解為各個小目標,如月考要達到的成績、一模考試要達到的成績等。這樣有助於合理安排作息時間,既能安排好各科複習,又能保證充足睡眠。

  3、 關注效率

  學會自律,丟掉浪費你時間的事件。

  在初三下學期的複習過程中,中考實驗複習、體育訓練,這兩項又不可防止地佔用學生的複習時間。所以,提升效率就是個很關鍵的事情了!要學會體育訓練和文化課學習交替進行、理科知識和文科知識交替進行的複習方式,這樣才能“張弛有度、勞逸聯合”。

  4、發現問題

  其實整個複習的過程就是不斷對我們自身知識體系進行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迴圈過程,這也是複習最重要的兩個環節,一定要做好。

  發現問題的兩種重要手段就是查漏補缺和總結歸納。

  查漏補缺

  是指對自己所學的內容不足和缺陷進行整理和檢查,這個工作的主題就是查詢自己學習的漏洞和薄弱環節。最常用的方式就是進行錯題整理、試卷分析。現在個階段的考試,其實就是對當前階段知識點的掌握程度的一個考察,分數就是最直觀的表現。在每一次的分析中,就是發現自己薄弱環節的時候,然後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鍼對性的補充和練習,是“防患於未然”的根本舉措。

  總結歸納

  是指對自己所學過的內容進行階段性的回顧。這是使知識條理化、網路化和立體化的關鍵一環。

  可從兩方面進行總結:

  ***一***內容上,分科、按體系、分章節。

  ***二***時間上,每節課後、每次作業後、每輪測驗後、每日、每週、每月,都應及時梳理、鞏固知識點。

  最好每天睡覺前理一理今天覆習了什麼,學到了什麼,睡覺是一個很好的學習過程,通過睡前的小結,會使內容更加印象深刻。

  5、解決問題

  解決疑難和困惑的手段和辦法是以下四種:

  提問

  由於對某些概念或問題還存在疑問和不解,需要向老師或家長進行請教的過程。

  討論

  與同學之間的討論和交流是非常必要的,是發現自己問題的一個快捷方式,更是提高自己對概念等理解的好方法啊。不要擔心同學從你那裡得到學問,應該擔心的是你能不能給同學講清楚你自以為掌握的內容。

  思索

  其實是一種自己與自己的對話和交流,通過自我深省,來達到對問題的更好的認識和理解。最好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想想今天的事情哪些做好了,哪些又沒有做,什麼時候去做,心裡要有個安排。

  針對練習

  通過查漏補缺和總結歸納發現有些概念點掌握的不是很好,所以做一些針對性的練習和作業來達到掌握的目的。有的練習是以背誦、記憶為主,有的則需要同學們自己通過參考書、習題冊來安排、組織進行的,這是自學能力的高度表現。

  中考歷史卷面滿分為60分,主要分為選擇題和非選擇題。選擇題共15題,每小題2分,共30分。非選擇題分為兩大類,讀圖說史題和材料分析題,共30分。

  中考歷史的範圍為七、八、九年級的6冊教材,全部內容即中國史***七、八年級***與世界史***九年級***。

  中國史比例約佔40%左右***大約24分***,世界史約佔60%左右***大約36分***。

  世界史是中考考試的關鍵,又是用九年級一個學年完成的,可以說時間短、任務重。

  提高中考歷史成績抓住三時機學三法

  做課堂筆記抓住三個時機

  中考選擇題主要傾向於對同學熟記能力的考查,同學們在認真聽課的同時,做好課堂筆記是關鍵。

  整理筆記要抓住三個時機

  一是老師在黑板上寫字時,要抓緊時間搶記;

  二是老師講授重點內容時,要擠時間速記、簡記;

  三是下課後,要儘快抽時間補記。

  筆記不能只有老師的板書,板書僅是本課的簡要重點,還應該在筆記上記錄這個知識點是如何理解、如何構建的。

  此外,習題課,重點要記解題策略***如審題方法、解題思路等***以及典型錯誤與原因剖析;而複習課,重點要記知識點間關聯,可用圖示或圖表法。

  其次,同學們要重視老師的習題課和複習課,老師會把之前課程講解的知識點在複習中進行串聯,同學們可以把之前上課沒弄懂的問題通過習題進行強化,達到真正的融會貫通。

  閱讀教材要掌握“三法”

  中考歷史學科主要考查的是學生理解能力和對歷史事件是否熟知,這就要求考生複習時要建立一個完整清晰的知識架構。

  要重視教材目錄,教材目錄清晰記錄著重大歷史事件發生時間的先後順序,可以幫助考生理清事件的前因後果,找到一章一節相聯絡的知識點,由點及面地記憶省時又省力。

  線索式閱讀法:

  歷史教材很多內容都有非常明晰的線索,通常最常見的是時間線索。

  以美國為例,按時間順序將與美國相關的歷史事件整理一條發展線索,即獨立戰爭-南北戰爭-大蕭條-二戰-冷戰,這樣與美國相關的問題就迎刃而解了。

  提綱式閱讀法:

  對於閱讀理解難度較大,涉及到的問題較多時,可以採用提綱式閱讀法。

  如美國獨立戰爭,作為歷史事件一般來說考生通常從以下幾方面瞭解,起因、過程***歷史人物、轉折性事件、重要文獻等***、結果、影響等,理出主要知識點,便可以輕鬆掌握。

  對比式閱讀法:

  把同類內容的課進行對比閱讀,找出它們的異同,得出一般規律。

  如在學“資產階級革命”這一主題時,可把英、法、美資產階級革命對比閱讀,這樣識記更容易,而且還能對比異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