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高效課堂如何實施

  導語:在教學實踐中建設高效課堂,首先要深刻認識到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存在的問題。其次,要轉變觀念,加強學生的嘗試、體驗、合作、探究。此外,要掌握新課改要求,把科學探究作為教學目標和教學策略列入課程內容。同時,探究課堂的建設,以學生為主體,加強學生交流合作、自主探究。最後,加強課堂激勵性評價,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自信,進而挖掘學生更大的潛能。

  中學高效課堂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為了認真貫徹落實市、區教育局關於“高效課堂”工程的工作要求,為紮實推進新課程改革,實現我校教學工作由經驗型向科研型、智慧型的戰略轉變,緊緊圍繞“構建生態課堂、高效課堂”這一主題,以教學科研為先導,以課堂為主陣地,以導學案為載體,以精細化管理為抓手,以培養學生自我管理、自主學習能力為重點,以優化教學常規為著力點,深入探索教學增效的策略、方法和途徑,逐步建立和完善減負增效的長效機制,實現教學質量的不斷提高。結合我校實際,制定我校高效課堂實施方案。

  二、工作思路和目標要求

  ***一***工作思路

  圍繞構建高效課堂這一工作重點,以創新課堂教學模式為抓手,關注課堂、聚焦課堂、研究課堂,通過學習、展示、交流、合作的基本教研形式,分學期分層次重點研討各學科各類課型的高效課堂基本教學模式或流程,促進教師設計教學、實施教學、評價教學能力整體提高,實現常態課堂高效化,大幅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二***目標要求

  1.通過高效課堂工程的開展,使教師業務素質整體提高,教學能力大幅提升,從而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2.通過對樣本班和樣本組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實驗和探索,初步形成具有我校特點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形成具有常態學科課堂特點的教學模式或教學流程,促進課堂教學實現高效、優質、輕負。

  3.通過強化學法指導和改革質量檢測評價,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全面提高學生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提升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認知水平。

  4.通過規範辦學行為、推進高效課堂,不斷提高教學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實現“高效課堂、生態課堂”的目標,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三、高效課堂的內涵

  高效課堂教學是指教師以新課程理念和科學理論為指導,遵循教學規律、教學原則和各學科教學特點,採取一定的教學模式或流程,運用多種有效的教學手段和組織管理形式,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自主合作探究學習能力和創新精神,使學生掌握知識和技能,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基,實現課堂教學效益最優化。

  1、高效課堂的目標是教學的高效益——讓學生在一節課內知識的掌握、方法的運用、能力的培養效益最大化。檢驗教師教得好不好、學生學得好不好的唯一標準是學生學習的高效性,高效課堂追求的是有限時間內學生髮展的最大化。

  2、高效課堂的核心是啟用學生思維——喚醒學生的主體意識,落實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師生智慧的共同成長。

  3、高效課堂的價值取向在於學生獲得全面和諧的發展——高效課堂不僅能使學生高效獲得知識與技能,而且關注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

  4、高效課堂教學評價的基本思想是“以學論教”——以學生的“學”來評價教師的“教”,以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呈現的狀態為參照,評價課堂教學質量。

  5、高效課堂需要不斷的反思與創新——高效教學需要教師具有主體意識,富有創新精神,並能進行持續的反思探究,不斷生成自己的教育智慧。

  四、高效課堂工程的實施

  第一階段:準備與啟動階段***20xx年6月—20xx年2月***

  主要目標:成立組織,制定方案;統一思想,提高認識;討論學習,剖析問題,研究高效課堂的特徵,為高效課堂建設工程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和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

  工作措施:

  ***一***成立學校高效課堂建設工程領導小組。

  組長:XXX

  副組長:XXX

  組員:XXXXXX

  職責:

  1.分工負責,全力推進。高效課堂構建和課堂教學評價活動從領導、實施到監督檢查各個環節確保責任落實。

  2.制度保障。建立和完善構建高效課堂相關制度。

  3.措施保障。每學年要根據高效課堂活動成績,樹立一批高效課堂建設工程備課組和標杆教師,進行大力表彰獎勵。

  4.負責高效課堂工程推進中的教研指導與跟蹤。

  ***二***宣傳學習,形成共識。

  一是通過座談、交流、外出考察學習等形式,全員動員,提高對打造高效課堂緊迫性和重要性的認識,調動廣大教師以積極、主動的心態,全身心的投身於打造高效課堂工程之中。

  二是圍繞高效課堂進行專題學習和全國教改典型課例學習,組織學校教師學習交流,務必層層落實,統一認識,真正理解高效課堂的理念和基本要求。圍繞什麼是高效課堂,為什麼要構建高效課堂,怎樣構建高效課堂,構建高效課堂的主要內容有哪些等問題開展大討論。

  三結合我校實際,思考構建高效課堂模式在課堂中的運用。

  ***三***課堂調研,查詢問題。

  3月底前通過對各年級各學科教師課堂教學現狀的調研,梳理和整合不利於構建高效課堂的共性教學問題,提出整改措施。

  第二階段:探索實踐階段***20xx年3月-20xx年12月***

  主要目標:教師培訓、優秀案例引領、校本教研、課堂評價、總結反思。通過樣本教研組***生物組***、樣本實驗班***高一***8***班***的示範和引領,抓住“每週一課”活動,不斷探討和實踐,完逐步形成高效課堂教學模式。

  工作措施:

  ***一***切實轉變教學觀念,探索課堂新構架。

  通過多種方式,對教師進行培訓。使教師明確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的角色是學習的促進者、教育教學的研究者、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切實轉變教師觀念,推行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方式,徹底改變一講到底的現象,以教師自我轉變和學校行政干預結合,強力推行。

  ***二***加強校本教研,骨幹引領。

  1.強化集體備課制度,人人蔘與、人人示範、人人提升,集體智慧共享,形成共同教學案基礎上的個性教學案。骨幹教師先行示範引領,邊探索,邊總結,邊提高,實現學科部分課堂構架模式,集體試用,集體研討,不斷完善。

  2.倡導編寫導學案。導學案集教師教案、學生學案、知識點測評於一體。可以有效輔助教師講練結合,控制課堂教師與學生各自的活動時間,高效完成教學內容,以個人初備、集體研討、完善整理、形成資源,試用完善,個性化使用為原則,教學反思後,最後形成共性與個性並存的導學案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