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學習方法

  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長的耐心培養,訂要求訂計劃,勤檢查嚴督促,直到孩子的良好習慣漸漸養成。有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接下來請欣賞小編給大家網路收集整理的。

  一

  1、不妨給自己定一些時間。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自己產生厭煩情緒,這時可以把功課分成若干個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時間,例如一小時內完成這份、八點以前做完那份測試等等,這樣不僅有助於提高效率,還不會產生疲勞感。如果可能的話,逐步縮短所用的時間,不久你就會發現,以前一小時都完不成的作業,現在四十分鐘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學習的同時幹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誰都明白,可還是有許多同學在邊學習邊聽音樂。或許你會說聽音樂是放鬆神經的好辦法,那麼你儘可以專心的學習一小時後放鬆地聽一幫-幫助孩子學習的方法刻鐘音樂,這樣比帶著課的效果好多了。

  3、另外也有在用一種可以提高學習效率的學習工具,屬於一個高科技產品吧,是爸媽給買的,用了下來最明顯的感受是記憶力提高了,學習起來更容易專注了,那會正在備考英語六/級,效果很明顯的,背起單詞來事半功倍,其他方面也還不錯。

  二

  學習方法不對,遇考試紅燈,應繞行

  孩子說:

  “我課前預習,課上認真聽講,課後做複習,每個步驟都不少,但總有不會的問題”;

  “答卷時候很仔細,但解大題還是丟分,老師說缺少步驟,可我覺得已經答全了”;

  “一到考場就緊張,那題型越看越熟悉,平時肯定做過,但當時就是不會做了,一點頭緒沒有”;

  “我覺得我在班級是學習最用功的,複習的時候也很會利用時間,別人做5道題的功夫我能做完7道,各類試題和題庫我海量做,光憑見題的市面我都最廣,可準確率怎麼提不上來呢”;

  “這題我以前做錯過,也知道正確答案,問過老師問過同學解題思路,下次遇到同樣的題我還不會做,我是不是笨哪”;

  家長說:

  “放學回家吃過飯就學習,不到12點不睡覺,一道題做不出來能在那摳好幾個小時,這麼用功都沒考上重點,我孩子真屈”;

  “各種學習材料我都給他買,各種營養品,健腦的、提高記憶的我也讓他吃,複習題做的不少了,怎麼還是沒進步呢”;

  “親戚朋友都說讓給孩子報班,課外補習一把,我給孩子報了個輔導班,都學半年了,還那水平,不見提高,怎麼回事啊”;

  “孩子班裡同學有在龍文學校補習的,成績提高挺快,今天我來詳細諮詢下,選課外輔導學校一定得慎重,孩子可耽誤不起”。

  學習方法不對是導致學習成績很難提高的一個要門,傳統教育灌輸學生要“死讀書、讀死書”,在現代教育逐漸取代傳統教育的今天,死讀書已經成為阻礙學生個性發展和成績提高的關鍵,由死讀書帶來的學習方法不靈活,是致使考試屢次失利的至關因素,由此可見,學習方法在學習生涯中的重要作用。

  當許多學生髮現無論如何用功都無法提高成績的時候,開始注意改變一貫的學習方法,借鑑優秀同學的作法,或者自己再度總結。嘗試改變是好事,但是沒有科學的指導和真實的自我瞭解,新改變的學習方法仍無法正確引導成績提高,這時就要適時地調整學習戰略。龍文學校個性化教學發展到今天,憑藉優良的師資隊伍和卓有成效的教學輔導方法,因材施教開展“1對1”輔導,針對學生學習中出現的問題,結合科學的成績測評結果,加上專職教師對學生個性的準確把握,能為學生制訂出有針對性的學科輔導方案和因人而異的科學學習方法,這套學習方法在學習時間分配、合理利用、解題思路、思考模式等方面都能充分調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只用最短的時間和最輕鬆的學習狀態就能實現成績穩步提高的目的。

  龍文學校資深教師高度提示:發現學習方法不通,請及早繞行。

  十字路口選擇直線道路學習,平穩直衝目的地

  有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學生就知道了“該怎麼學習”,而要有目的性地備戰考試、夢相升學,還需要理論的學習道路選擇,那就是“該學些什麼”。學校學習科目眾多,每科知識點更多,分主次、分應試題和拔高題、分必掌握知識點和理解掌握知識點等等。如何正確把準學習方向,省時增效提高成績,在學生接受龍文學校輔導的過程中,指導教師會根據當時的考試政策和命題趨勢,為學生提供最為直接的指導。

  三

  1.課前預習

  預習夠讓孩子聯絡以前的知識,並把新問題帶到課堂上,通過這種方式更好地聽老師講解。既培養了孩子的自學力,又提高孩子聽講的興趣和效果。

  2.課後複習

  “溫故而知新”是複習的目的。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創制的“艾賓浩斯遺忘速度曲線”表明遺忘是有規律的——先快後慢,剛記住的東西最初幾小時內遺忘速度最快,兩天後就較緩慢。複習其實就是與遺忘作鬥爭,鞏固所學知識。

  3.認真觀察、思索

  進人中學後,每門學科都要求學生有良好的觀察力。數學的能力培養要以學生對圖形關係與自然界數量關係的觀察為基礎;物理的實驗和化學的演示更離不開精確的觀察;生物則要求學生對生命現象和動植物進行持久的觀察;語文的寫作訓練自是不用說。這些觀察要求學生不僅能感知事物的外部特徵,還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質特徵。光看不想難以得出結論,因此,還需要養成邊觀察邊思索的習慣,勤於觀察的同時還要勤于思考。家長可以先引導孩子從身邊的生活小事開始,經常提出問題並與之討論,促使孩子觀察思索,並能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4.獨立解決問題

  孩子學習上有困難請求幫助時,家長千萬不能置之不理或敷衍了事,應熱情地鼓勵孩子自己試一試。如果孩子實在無法獨立解決也不能包辦,而要一步一步地耐心啟發,讓孩子在家長不露痕跡的引導下覺得是靠自己的力量完成的。只要嚐到勝利的喜悅,孩子便會增加信心,勇敢地迎接下一個挑戰。

  5.認真書寫

  書寫並非只是形式,它的好壞直接影響到人們對書寫者學習態度、學習質量甚至個人的素質的評價,卷面就是學生呈現在老師面前的面孔,老師常常自覺不自覺地據此來打“印象分”。從另一個角度看,一個書寫認真的孩子,往往也能認真對待學習及其他許多事情。相反,一個連字都不願好好寫的孩子,很難做好別的事情。因此,重視並及早提出對孩子書寫方面的要求,不僅能提高書寫質量,得到眾多良好評價,而且還能促使其養成凡事認真仔細的好習慣,提高綜合素質。

  6.記筆記並事後整理

  隨著課程內容的增多和複雜化,記筆記有助於抓住重點。如果因時間限制,當堂記的東西較零亂,那麼課後還要進行整理,使之全面、有條理。整理的過程是一個很有效的過程,而且還能鍛鍊自己分析、歸納的能力,一舉多得。所以應養成整理筆記的習慣。

  7.主動學習

  讓孩子準備一支紅筆,隨時改正練習本、試卷上的錯誤,以鮮豔的紅色加深錯誤在腦海中的印象,然後用一個本子,將這些錯誤收集起來,用錯題彙編、錯別字舉例的形式分類記載,以警示自己,避免出現同類錯誤。

  8.積極閱讀、寫作

  閱讀是孩子獲取知識的主要途徑,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在反覆閱讀課本內容的基礎上,積極閱讀,廣泛吸收課外知識。家長可以購買有關書籍和訂報刊雜誌,為孩子的閱讀創造物質條件。記得讓孩子在養成觀察、思索、閱讀習慣的同時,也要勤於寫作,寫寫讀書筆記、讀後感、觀後感和日記之類。這個過程不僅是運用語言文字技巧的訓練,也是一種嚴格的觀察、思維和想象等認識能力的訓練。

  9.有條理

  做各科作業要預先安排好時間,學習用具的收拾要有規律,書本存放在書包或書桌上要有一定的次序等等。東西存放無規律,要用時東尋西找,極易影響學習情緒。同理,如果做作業時不講條理,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學習效率肯定就高不了。

  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家長的耐心培養,訂要求訂計劃,勤檢查嚴督促,直到孩子的良好習慣漸漸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