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文言文虛詞乃的用法

  
  ***一***用作副詞
  1.表示前後兩事在情理上的順承或時間上的緊接,可譯為“才”“這才”“就”等
  ①設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②悉使蠃兵負草填之,騎乃得過。***司馬光《赤壁之戰》***
  ③度我至軍中,公乃入。***司馬遷《鴻門宴》***
  2.強調某一行為出乎意料或違背常理,可譯為“卻”“竟***然***”“反而”等;
  ①問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漢。***陶淵明《桃花源記》***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韓愈《師說》***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擊而求之。***蘇軾《石鐘山記》***
  ④夫趙強而燕弱,而君幸於趙王,故燕王欲結於君。今君乃亡趙走燕。***司馬遷《廉頗藺相如列傳》***
  3.可表示對事物範圍的一種限制,可譯為“只”“僅”等。
  ①項王乃復引兵而東,至東城,乃有二十八騎。***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
  4.用在判斷句中,起確認作用,可譯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濟,此乃天也。***司馬光《赤壁之戰》***
  ②嬴乃夷門抱關者也。***司馬遷《信陵君竊符救趙》***
  ③無傷也,是乃仁術也,見牛未見羊也。***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二***用作代詞。
  1.用作第二人稱,常作定語,譯為"你的";也作主語,譯為“你”。不能作賓語。
  ①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2.用作指示代詞,譯為“這樣”。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3.還可作連詞用,釋為“若夫”、“至於”“如果”等。
  ***缺例文***
  【無乃】表猜測,譯為“恐怕……”。
  ①今君王既棲於會稽之上,然後乃求謀臣,無乃後乎?***《勾踐滅吳》***
  ②無乃爾是過與?***《季氏將伐顓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賢進士,無乃與僕私心剌謬乎。***司馬遷《報任安書》***
  【乃爾】譯為“這樣”。
  ①府吏再拜還,長嘆空房中,作計乃爾立。***《孔雀東南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