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江南小鎮的散文

  江南悠悠,孕育著小鎮的唯美。關於有哪些呢?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篇1:古鎮印象

  帶著一份期待,帶著一絲激動,背上小包,獨自流浪。

  印象揚州

  清晨上海下著毛毛細雨,當動車緩緩開出,啊,美麗的古城揚州,我就要來了。煙花三月下揚州,看的是景色秀麗,秀色可餐,這次出行我只是想追逐古代詩人的影子,帶上自己,走進古巷深邃中,靜謐!

  揚州的美麗,體現在了她的悠久和人文風情,那美麗的女子,婉轉般的江南女子,撐起一把小傘,在細雨綿綿中,走入畫卷,走進夢裡,夢裡花落知多少!

  在古色古香的城牆下靜靜佇立,只是想感受一下這歷經百年風吹雨晒而依然屹立的城牆所帶來的堅強和威武,舉起相機,記錄下歷史給這個城市留下的斑斑印記,大明寺,瘦西湖,你們在等我麼?

  輾轉來到東關古街,威武的城牆前,有兩門重型大炮,曾幾何時這裡是否也發生了生靈塗炭的戰陣了呢?緩步走入古街小道,映入眼簾的是宋代時期留下的磚瓦琉璃,蠟黃包車的小司機,格外顯眼,古城,故人!

  一條街道走到頭,便是揚州市區,市區多少增添了一番現代生活的情調。很久以前就聽說過揚州人的生活與水密切相關,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此次旅行唯一的遺憾就是沒有好好過一回揚州人的小資生活,或許對於古城揚州,我永遠只是一個匆匆過客,匆匆的來,然後匆匆的離去,相機記錄下的只是一個影子罷了,一個人,一座城,一段故事……

  揚州,期待下一次的重逢吧。

  印象南京

  汽車到達南京東站的時候,心中有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南京,終究我還是回來了。

  一直很喜歡南京這座城市,曾經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如果把上海比作一個奮發努力的青年,節奏感特強,那麼杭州就是一個溫柔而雅的女子,委婉惆悵,而南京,則是一個年過古稀卻依然朝氣的老人,既有悠久的歷史,又有現代化的文明。

  走上南京的街頭,喜歡在被城牆環繞的小道上漫步,一排排莊嚴威武的大樹,屹立在道路兩旁,黃昏,讓人矚目肅靜,南京這座城市,遭遇了太多的炮彈重創,每一寸土地下都躺著為國為民捐軀的戰士們,夜晚狂風呼嘯,這是被日本鬼子殘殺的30萬南京市民的慘叫與哀怨麼?

  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明孝陵,中山陵,這裡埋葬了太多的屍骨與靈魂,陰森但是我卻瘋狂的愛上了這座城市,所以回憶起去年某時登上400多米高的紫金山,注目眺望整座南京城的時候,我親親的對自己說,南京,我愛你,愛上你的堅韌,愛上你的古老,愛上你的現代化文明!

  最喜歡的方式,是生活在南京這座城市,每天騎著自行車,穿行在大街小巷,夫子廟,秦淮河,中華門,新街口,鼓樓,南京的每一寸土地,我都希望有我佇立的背影,因為我太愛這座城市,南京南京!

  印象中,這是一座陰森的城市,南京上空,有無數的靈魂在哀訴,但是現代化的快速,又讓這座城市的人民生產總值不斷增高,個人覺得,除了不去考慮高額的房價,南京還是挺適合居住的。

  每個人都有一座棲息的城市,上海,十點四十分等我回來!

  篇2:江南小鎮

  還似舊時游上苑, 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李煜的這幾句詞,使得江南的富庶繁華,美麗風情躍然紙上,引得人心馳神往。小編在此為大家蒐集整理了一些關於江南的散文,希望大家喜歡。

  一直以來,都在做著一個同樣的夢。

  夢裡,你撐著紅色的繡傘,踱步在充滿春意的花叢間。細風中,雨飄忽如霧,單薄的倩影,讓我生出“楚楚可憐”的愁緒。春草如洗,調皮的阻絆著你閒逸的腳步,打溼了粉紅的絲邊褲腳,也溼透了你寂寞的心情。遠眺著雨中的青山,臉上的憂鬱訴說著你的落寞。“和風細雨不思歸’,你就站在那裡,望穿了千山,望穿了秋水,望穿了前世輪迴。 夢醒後才知道,這只是一個夢,一個只有在江南才有的夢境。我居然與李商隱做著同樣的夢,他在千百年前就說“直道相思了無益,未妨惆悵是清狂”。我能感受到他在千年前,那個夜涼如水的清宵,他無比落寞的愁緒。幽人獨居,懷念的自然是佳人。而我,卻是念念不忘一直以來在我夢境中縈繞不去的江南春雨。這不能不說是個遺憾,十分美麗的遺憾。 北方的春雨,給人一種蕭索的感覺。粗野的雨滴,打落了滿地的梧桐花。歸來的燕子不敢在雨中嘗試那種翩纖的飛舞,因為那雨是極不溫柔的。滿地的殘紅,訴說著北方花朵的淒涼命運。就是這個時候,心緒會低落。“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感受北方粗野的春雨,便會更加嚮往江南的和風細雨。我想,這是兩種截然不同的對比。 於是無數次的夢中,我如失魂潦倒的詩人,不停的漫步在古樸的江南巷,尋找日夜思念的雨季。還有雨天裡秀髮如絲,膚如凝脂,臂如白藕的佳人。“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我願在江南的雨中長醉,讓多情的楊柳喃喃的輕笑我。我將不會覺得難堪,因為溫柔的雨,如體貼的佳人,撫平我執意的輕狂。這個時候,最怕見到比翼雙飛的燕子。因為我會懷疑它們是故意在我的面前飛翔,故意要讓我傾慕。它們嘲笑著我:“這個落魄的詩人,醉入江南的雨季。” 於是無數次的夢中,我如風流的才子,佇立在亭臺的中央,賞雨。風輕輕吹起面前石桌上的宣紙,縱使拿著筆,也無心作畫。雙眼中,有一幅絕世的丹青。那是我夢中雨霧繚繞的思緒,江南的雨景。只是夢中的佳人,沒有在這個雨季出現。絕世的丹青,在我吟哦的惆悵中,化成千古的憾事。嚮往江南的春雨,更為了我魂牽夢繞的江南情結。

  篇3:江南古鎮的月

  江南的名字早已傳播了出去,聞名遐邇了。我前一段日子也去江南看了看,然而令我無法忘懷的,仍是那江南古鎮的月。

  古鎮本就是典雅的。青色的石板小街,飛崖似的屋簷,以及白牆黑瓦的老房子,遠看夾雜著溫和的暮霞似的氣息,彷彿是一張傳承下來的水墨畫。疲倦了許久的我尋到了戶人家,在那兒留宿一晚。至夜晚,我哪裡也不想去,孤獨地呆在小屋中。不久後,我在桌案前喝著茶,眼光逐漸斜視於身旁的窗櫺。那窗櫺好像是野木製成的,並精雕了些浮華的圖案,總看上去則是鏤空的。我感受到陣陣微風飄在身子上,一股寒意便油然而生,起身去到窗戶旁,意圖用什麼東西關起窗戶,到了窗前我愕然驚訝,望到十分的月光,它從頭頂流淌下來,如水般溫柔,卻又若雪般純白剔透。由於如此美的夜色,我不忍走開,於是拿來了凳椅坐在窗前,遠處的景緻依稀可見,染柳煙濃、吹梅笛怨,一些柔情朦朧地與窗下的小河融為一體,成就些許夢幻的顏色,在月亮呵護下的水聲泠泠作響,宛若青花瓷的相互碰擦。細細的洞察河水已長成了雪白的微波鱗光,閃爍著、閃爍著。

  再次舉頭望月,手撐起下巴,將臂膀擱放於窗臺,發呆的舉目遠眺。“月為何這麼美呢?以往的生活中為何沒有這種感覺。”心中想著疑問。“也許是在城市裡太忙了吧,沒注意到。”不久後,我陷入了首次沉思裡。不知怎地,忽然冒出了個想法。“都市與古鎮哪個好?”我反覆對比著。如果讓我選,我會選後者。因為對比之後發現在大都市生活很久的我們靈魂總會迷失,不知在那裡,惟有匆匆的身影掩蓋了,表面的浮華可曾真滿足我們?那些心靈在迷茫中仍追求的紙醉金迷,現在想來真是罪惡庸俗。再回頭來想,月之所以這麼白正是由於我們最初的純真的赤子之心很像它這樣純粹,是種純粹。時間久了,我也不知不覺睡著了。

  醒來時,估計已是凌晨,風欲吹卻止,耳畔泛浮起了戲子的歌聲,也不知是唱給誰聽忽有一份憐惜,未見其人但餘歌影瀰漫。第三次眺月,更為濃重的感慨,時光如歌似水,這刻擁有下刻也許就沒了,可笑的是大多數人都不易想起,不再懷念,更有甚者竟不已為然。惟余月蒼白地記載著人世間的萬千滄桑、愛恨情仇、悲歡離合。它是千古之心,太重、太濃卻又太輕。這是份揮抹不去的情結,望不盡的濃厚。一輪古樸的皓月卻包容了一切。

  於是乎,我不願用浮華的詞藻再去形容它,我只敬重它。心靈在夜中有了種從未有過的領悟。那是種哲理、禪意:順從社會,又堅守純潔天真而抗拒社會。靜靜的珍惜以往的記憶、把握現在,向人類的情感致敬、理解,貼心於有意義的東西,也正是這些東西讓我們值得走過人生、成就人生,如月一樣追求深層,不再輕浮、光華。

  在天邊微亮的時候,不遠處來了艘烏篷船。我想無論是在歷史的塵埃中,還是在心靈裡,意義下,月光籠罩的它已然永恆,在那白牆黑瓦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