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描寫雲南大理的散文欣賞

  大理古城坐落於雄奇挺峻的蒼山與嬌媚秀美的洱海之間,厚重的城牆,古老的木屋。山的瑞氣滋潤心扉,雲的玉潔神清氣爽,時間在這裡倒流,空間在這裡凝固,綿綿不絕的思古之幽情在這裡昇華。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以供大家參考。

  篇一:去大理

  作者:傷年已陌

  去大理,去大理,去,一定要去。

  去大理是首歌,在電影院聽到時,心一下子被俘虜了。像一顆子彈,擊中了內心的最柔軟最不願觸及的區域。回去的路上一直反覆播放,先是驚,而後是痛,最後是嗓子眼兒發硬。

  帶你去大理,去洱海。這是我答應過你的承諾。

  你說選一個月色如水的時候,把我們的愛情說給湖水聽,在洱海邊一個溫暖的旅店裡斑駁的留言牆上寫上你我的名字。有緣人會看到,懂的人會懂。

  從未忘記,只是,一切還沒來得及。

  大理,你終究還是自己先去了。或許你還會再去,一個人或者和另一個。

  我知道的是,那個人,再也不會是我。

  我會去的,一個人、一把吉他、一個相機。

  因為你以前總是喜歡我給你拍照,總希望我會彈吉他給你聽。

  親愛的,現在我在學,還沒有學會。你知道我很笨的,等我學會了,我會去的,一定會的。我會在月光下的洱海邊,彈一首歌給你聽。我知道你不可能聽到,但是我希望著在某一天晚上,當你抬頭看月亮時,月光能把這份思戀帶給你聽。

  等到那時候,你一定會懂的,有一個人還依然愛著你。

  上關花,下關風,下關風吹上關花。

  蒼山雪,洱海月,洱海月照蒼山雪。

  莫道大理銷魂,只因風花雪月。風花雪月的大理,多美啊,只是聽下名字就能讓世人痴醉。我相信那裡的每一朵花、每一絲風、每一片雪、每一縷月都有一個浪漫的名字,我也相信那裡的每個故事都與幸福有關。

  去洱海,我想去看看雲。聽說有一種“望夫雲”,是一位公主的化身,一直深情脈脈的等著海里已變成田螺的獵人情人。

  雖然是傳說,我倒是願意是真的。

  我想在碧藍的天空裡,挑一朵最美的雲,雙手合十,許一個願望,讓雲替我去看看你。

  我或許會在洱海邊遇到很多對甜蜜的情侶,就像曾經的我們。我會在心底祝福他們,祝天下有情人終成眷屬。當然,我也會為你祝福,祝福你找到最適合你的那位。而我只想面朝洱海,在這綿軟溫柔的時光裡睡一覺,把我的愛情沉為洱海里的一顆田螺,從此寂靜。

  如果說還有奢求,我願在安靜的月光做一個安靜的夢。

  這夢裡,有你。

  這夢裡,我們一起去大理。

  篇二:舌尖上的大理

  有一句話叫“食色性也”,很多關於中國文化的書都說是孔子說的。據我查證並不是孔子所言,而是與孟子同時代的告子說的。且不管是誰說的,可見“吃”是人的一種本性。不過“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確實是孔子在《禮記》中所講。

  牛肉,很多人都愛吃的食物,有“肉中嬌子”的美稱 。目前為止我還沒吃過像大理那樣好的紅燒牛肉。“紅燒”不是別的地方加了醬油悶煮的紅燒牛肉,也是清湯的,不過大概牛肉曾用紅染過,故肉呈胭脂紅色。“紅燒”是切成小塊的。這不用牛身上的“好”肉,如胸肉腿肉,帶一些“筋頭巴腦”,和涼片相較,別是一種滋味。它不像其他地方的“紅燒”,端上一盤,大塊的牛肉顏色出奇誘人,沒有筋頭巴腦,沒有湯,吃起來確實有牛肉的味道卻感覺乾澀。要麼就是零零散散摻些雜菜。在下關的時候,吃過幾家味道不錯的,一個人吃飯可以喊“一碗紅燒一碗飯”。人民南路的清真飯店,大理一中對面的牛菜館,其次,泰安路邊有個蒼郵巷,一個很不起眼的巷子和小店,那麼隱蔽的地方我不知道自己以前是怎麼找到的。前次去下關特意去找這家,已經沒有了。鶴慶金菩提對面有家回族飯店,味道也是一樣的。在其他地方是吃不出這種感覺。

  狗肉,又叫“香肉”或“地羊”,有至尊腎寶美譽。在粵語地區也叫“三六香肉”,因為三加六等於九,“九”和“狗”在粵語中同音。下關洱河南路有一家花江狗肉,是貴州人開的,雲南人不怎麼愛吃狗肉,也很少吃。不過“不知狗肉者,不知天下大味,神仙下凡尋味,和尚聞香犯戒”確實不是浮誇。狗肉很有講究,不能用一般的狗,得用特養的土狗。花江狗肉口感細嫩,肉質緊密,飽滿,有一種特殊的清香。 吃狗肉先講究喝湯潤胃,這樣吃起來的口感會更加的新鮮。湯是狗肉原湯,它是以清涼見底而著稱。火鍋是鴛鴦火鍋,一面麻一面辣,可謂一絕。不過狗肉不易多吃,容易上火。

  生皮,估計只有在大理才能吃得到了。生皮也就是生豬肉涼拌了吃,聽起來著實有些嚇人。不過它也像國外的牛排,講究個幾成熟,也有帶血絲的。第一次吃生皮也是歐陽帶我去的,蝴蝶泉門口的一家飯店。 它的選材與製作都特別講究。上好的生皮選取豬後腿肉和裡脊、腰脊作為主料,生皮要切得細而不碎,蘸水的配製才是整道菜的關鍵,如果蘸水不好,那生皮立馬降格了,甚至會鬧肚子。蘸過汁水的生肉片吃到口裡,絕對感覺不出平時生豬肉片具有的腥味,感到的只是從未感受過的鮮嫩可口和滿口溢香。第一次和歐陽吃就點了兩盤生皮和一個湯,許多來吃飯的遊客都用奇怪的眼神看著我們。不過味道確實難以言喻。

  海菜花,鶴慶人叫海guou ***陽平***,中國漢字裡確實沒有這個字。海菜花一般生長在淡水湖中而且得是活水。洗淨後煮和炒都可以。煮成湯的海guou有一種特殊的香,在臘豬骨熬的湯中,裝入洗淨不切的海菜藤莖,其味鮮爽甘香,而且有一種滑膩清馨的感覺。據我瞭解海菜花屬於國家三級重點保護植物,不過在鶴慶吃它好像沒人約束,因為確實很多。鶴慶北門街的思味餐館,做海菜湯就是一絕,看著不怎麼起眼,不過吃起來讓人大飽口福。

  不管什麼樣的菜,都有其獨特的味道。吃中自有生活味,吃中自有平常心。

  篇三:在大理古城享受生活

  前段時間,一個老朋友邀請我們去大理古城玩耍。

  下午我們幾個老朋友一行出去閒逛,我們邊走邊看古城的建築。古城就是古城青磚青瓦,不同於現代建築,青石板扣成的古城街道,老式的瓦頂屋,牆壁上還畫了圖畫,圖畫都是些吉祥的意義,有幾家還有屏風,屏風在建築中已經很少見了。

  一路上我們談笑風聲。一股清風拂過,有些許涼意。我們從古城北門漫步到南門,人群熙熙攘攘,有形色匆匆的,有散步閒逛的,一路上兩排的店鋪裡傳來白族的調子音樂,一股清澈見底的水潺潺的流著,頭頂上藍天白雲,不時有幾隻鳥兒唱著婉轉的歌輕捷的飛舞,木製的大花盆裡栽滿了各種各樣的花兒,清風、流水、藍天、白雲、花香構成了一幅絢麗多彩的美景。

  我們又走到了海邊,極目遠眺,微風輕拂,波光粼粼,幾隻野鴨在嬉戲,不遠處還有遊人在遊船上欣賞美景,洱海的那邊還有普陀島,我經常去大理,但每次都是匆匆一別,今天我們漫步在古城、海邊,感覺別有一番風味,可惜的是那天我的相機沒電了。

  從洱海邊回來,我們美餐了一頓,找了家安靜的燒烤攤,吃了一頓,在安靜的地方吃的也不貴,我們6個人才吃了80元,覺得已經很飽了,皎潔的月光已經能照影了,我們才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