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的中秋習俗有哪些

  中秋節在我國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節日。而這些節日也給在家團聚的人帶來了許多無窮的樂趣,特別是我國的一些城市,他們在這一天基本都是喜氣洋洋,張燈結綵,分鐘的隆重,那麼就我們一起走進看看廣西有哪些中秋習俗吧!

  

  小編告訴你

  廣西中秋節的習俗:公園賞月

  中秋節晚上到公園觀燈賞月是大多數南寧人的首選,呼朋喚友帶上各種水果、月餅、香燭到公園圈一塊草地,賞月、打牌聊天是不錯的選擇。青秀山公園、南湖公園、人民公園往往是首選的目的地。青秀山公園是天然的大氧吧,每年青秀山公園都安排精彩的表演為賞月增加樂趣。今年剛參加工作的李小姐聊起今年到青秀山公園賞月的計劃。李小姐是外省人將第一次在南寧過中秋節,聽說在青秀山公園賞月很熱鬧,與幾個同事相約到青秀山公園燒烤。唯一遺憾的是今年的中秋節不是週末,賞月活動不能通宵。

  廣西中秋節的習俗:趣味燈謎

  南寧賞月好地方:南湖公園和人民公園是家門口的公園,對攜老帶幼的大家庭是比較理想的場所。據悉,今年的中秋節南湖公園將舉行規模空前的燈會——水景燈會。今年中秋節市民可以欣賞到造型特別,風格與以往不同的燈會。屆時南湖公園賞月的人將是人山人海。人民公園將安排精彩的演出和趣味燈謎等活動這些將為您今年的賞月活動新增許多樂趣。另外,獅山公園、新秀公園每年都有賞心悅目的花燈,令市民流連忘返。

  廣西中秋節的習俗:放龍燈

  中秋節,有許多的遊戲活動,玩花燈是其一。中秋是我國三大燈節之一,過節要玩燈。當然,中秋沒有像元宵那樣的大型燈會,玩燈主要只是在家庭、兒童之間進行的。早在南宋《武林舊事》中記載,中秋節,就有將“一點紅”燈放入江中漂流玩耍的活動。中秋節晚上,在湖面或江面上飄著各式的燈,這些燈叫“龍燈”。城市或鄉下都有放“龍燈”的習俗,鄰居黃阿姨給我講了放“龍燈”趣事,據黃阿姨說中秋節放“龍燈”是南寧民間的習俗,到了中秋節的晚上想要出嫁的女子拿一個柚子,先小心地挖柚子,放進一支蠟燭,“龍燈”就做好啦。待月光照到江面時,點著蠟燭把“龍燈”放到水面上。誰的“龍燈”飄得快誰就可能嫁得快;飄得遠或近,可能嫁得遠或近。雖然“龍燈”不能準確的預告人們的婚姻大事,但是放“龍燈”作為美好生活的中祝願被沿襲至今。

  廣西少數民族中秋節的習俗

  廣西侗族的中秋節習俗,晚上,經過充分準備的蘆笙歌舞隊去鄰近的山寨賽歌,歌聲悠揚,舞姿婆娑,人群彷彿盪漾在如水似的月光裡,叫做“行月”;侗族有“賽歌求婚”習俗。中秋之夜,侗族小夥子身著節日盛裝,手持蘆笙,成群結隊踏著月光,吹奏著美妙的樂曲,跳著歡快的舞步從四面八方湧向賽歌場地,一人領歌領舞,眾人相伴相合。觀眾如雲,樂聲震耳。能歌善舞的小夥子很快就被漂亮的姑娘引到一邊,兩人對唱對舞。當一雙雙青年男女舞向山間小路後,賽歌場上的人也越來越少,單獨離開的青年男女只有等待月老來年再拋紅線。

  中秋傳統佳節是壯族沙田柚子收穫季節,有的人便將細香插在柚子上,叫做燒柚子香;還有用長竿舉過屋簷,表示對月恭敬。柚子殼有特殊香氣,細香插破,芳香四溢,可以驅除穢氣。中秋夜,一般人家都將桌子搬至戶外,擺滿月餅和新鮮果品,以示供月。不得擺酒,傳說月宮仙子是女性,不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