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參觀自然博物館優秀作文

  然博物館是研究、收藏、展示反映自然發展歷史的自然環境或自然遺產的博物館。你想知道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起來看看吧!

  篇1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提楊柳醉春煙。兒童放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鳶。”這首詩是清代詩人高鼎寫的《村居》。詩的大致意思是:春天裡,小孩子完成了學業,回家後放風箏的場面。這是古代學生對春遊活動盼望和嚮往。我們現在的學生比起古人,可強多了。今天,我們去春遊了,目的地是自然博物館。

  我們來到博物館,發現在它的周圍有大片樹和草,還有一個湖,樹木環繞著湖水。博物館的外形就像一個灰色的半圓。博物館分為三層,在第一層我們看見了一具巨大的恐龍骨骼化石,據導遊告訴我們,這副骨架是當時曾經在地球上稱雄一世的最凶狠的肉食動物——霸王龍的骨骼化石。我們在乘坐軌道式觀光電梯時,發現經過陽光的照射,圓形的博物館穹頂像半透明似的,上面掛著正在“飛翔”的小翼龍。博物館的第三層是非洲瀕臨滅絕動物展,在這裡展品還真多:有非洲羚羊、有北部白犀牛、有非洲象、有非洲豪豬、有尼羅河鱷,還有狐猴……

  我們不僅參觀了自然博物館,還在兒童劇場觀看了木偶劇“愛說謊的匹諾曹”,說實在的,真沒勁,因為這個故事,在我們襁褓時,長輩們就不厭其煩地給我們講,現在有些煩了。在回來的路上,我就聽到有同學講,恐龍曾經統治過地球之類的話,便產生了疑問。我便帶著疑問回了家,並且把這事告訴了爸爸。爸爸說:“他說得很對,看來他的課外知識很豐富。你要向他學習。”我慚愧地低下了頭,臉也紅了。這次春遊我看到了許多的珍貴動物展覽,並且還增長了許多相關知識。

  篇2

  今天我和爺爺奶奶還有老姑一起去參觀自然博物館,這次小小的旅行讓我知道了許多以前不知道的知識。

  我們先是去了翼龍展區。在這裡,我明白了翼龍不是龍,而是天空中的爬行動物。它們不能在天空中飛,只能滑翔。

  然後我們去了魚龍展區。在這裡,我明白了魚龍也不是龍,而是海洋裡的爬行動物。有一些魚龍是兩棲動物,它們的一生有一半時間是在陸地上,另一半時間是在海洋裡度過的,它們產卵也是在水裡進行的。

  接著我們去了陸地恐龍展區。在這裡,我知道了恐龍的定義,居然就是恐怖的蜥蜴。

  最後,我們來到了動物展區。在這裡,我明白了犀牛角不是骨頭,而是毛髮分泌物堆積而成的。

  這次自然博物館之行,讓我知道了許多知識,有機會我還要去!

  篇3

  又是一年的春夏相交的五月。我和外公還有弟弟來到了自然博物館。不求舊貌換新顏,只希望我能夠溫故而知新就好。

  說實話,每次的自然博物館之行都給了我極深的印象……

  走上第二層又再一次看見了地球的起源。幾百億年的光陰才有了今天的地球他處在的位置是八大恆星中最好的一個了!溫度適宜最適合生命居住。種種巧合下才有了我們的世界。才有了我們。接下來像是一幅巨集偉生動的歷史長軸,時光的轉輪將我們推向了據我們有幾億年的原始世界。我們好像在時光穿梭機上游覽。給我印象最深的這幅畫面就是在最深處的實踐體驗區了。與其稱其為實踐體驗區還不如說它是一個史前森林來的恰當的多。腳下和身邊便是大樹小草,我一下被這如夢似幻的映象迷住了。正低頭思索著這是用什麼做的。“嗷”一身響聲就在我旁邊炸開。嚇得我唔得一跳。我抬頭一看,一頭蛇頸龍出現在我面前。只見它正抬著長長的脖子吃草呢!那脖子可真長啊!它和長頸鹿比起來,原本的龐然大物長頸鹿就顯得暗淡無光了。還有那壯碩的身體。咦,前面是什麼?我的目光投向一個東西那兒有個恐龍模型和測力器。我還來不及說什麼。弟弟就一馬當先地跑了過去。鼓足了勁,使勁地一拍,還派上了虛張聲勢地一叫。結果差了其貌不揚的恐龍十萬八千里。讓我們再次對大傢伙進行了肯定。

  接下來我們來到了第三樓,又是一片片原始叢林不過主人換成了非洲象、猿猴還有羚羊……那些“沒腦子”的恐龍終將被歷史淘汰,化出一個雖小但聰明的現代生物。

  大自然是一個永遠的迷,等待著人們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