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好初三化學要掌握哪些技巧

  化學知識點多,涉及面廣,易學難記,如元素符號、化合價、化學式、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等。掌握好學習的技巧,才是學好化學的根本。下面是小編分享的學好初三化學技巧,一起來看看吧。

  學好初三化學技巧

  激發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剛接觸一門新的學科,大多數同學都抱有極大的興趣。化學第一節課《緒言》中有三個演示實驗,有顏色改變、沉澱生成、發熱發光等鮮明的現象,很容易引起我們的興趣,加上這部分內容比較簡單,第一次測驗成績都很好,所以同學們剛開始學習化學時,都非常的開心、興趣很濃。但隨著學習的深入、內容的加深,部分同學的新鮮感會慢慢消失,學習成績就可能漸漸下滑,所以我們還要注意保持住濃厚的學習興趣,穩紮穩打,循序漸進,在學習中不斷地提高自己、充實自己。

  專心聽講

  課堂專心聽講是中學生學習的重要方法。因為在課堂上,老師都會反覆講教學過程中的重點、難點和容易出錯的地方,老師還可能會補充書上沒有的知識點。

  當然我們不是消極被動地聽,而是主觀上積極努力地聽。比如我們在聽課時可對所學內容提出質疑,下課後再徵求老師的意見,以便形成自己的觀點。一般來說,老師在講新課前,一般都用五分鐘來複習上一節課所講的內容,或者把今天要講的材料引個頭,概述講課的目的,或者預習、概敘要闡述的問題。如果我們能很快地記下教師在最初五分鐘裡所講的主要內容,那麼,它將是最有價值的筆記的一部分,或許會提高整堂課的聽課效率。而一堂課的最後五分鐘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大部分教師會在這段時間總結本節課所講的主要內容,這時我們一定要認真聽講,與老師一起復習,對筆記進行補缺補漏。

  重視實驗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實驗是人們研究和認識物質及其變化規律的一種重要的科學方法。在初中化學的學習中,化學實驗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初三一學年中共有82個演示實驗和10個分組實驗。這些實驗能激發我們的學習興趣,幫助我們形成化學概念,獲得化學知識,培養觀察、思維和動手實驗等能力,還有助於我們理解和鞏固所學的化學知識,培養我們實事求是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在看老師演示實驗或者我們動手做實驗時,我們要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包括反應前——反應中——反應後的現象,養成良好的實驗習慣。觀察中還要積極地思考,用所學過的知識進行分析判斷,認真做好實驗記錄,如實填寫實驗報告。例如:在觀察銅、鋅分別投入稀硫酸中的現象時,要想為什麼會看到鋅放在稀硫酸中會產生氣體,而銅放在稀硫酸中卻無氣體產生呢?通過思考,把感性知識昇華,就會獲得較深的認識:鋅的活動性比氫強,能將氫從酸中置換出來,而銅沒有氫活潑,故不能置換酸中的氫。

  靈活記憶

  初中化學知識點多,涉及面廣,易學難記,如元素符號、化合價、化學式、金屬活動性順序表等。同學們普遍反映化學課“學得會,記不住”。針對這種狀況,我們可以在學習中改進記憶方法,加強記憶方面的訓練,提高記憶效果。學習化學是需要適當的記憶的,元素符號是需要記憶的,但不等於死記硬背,需要記憶的元素符號有20多個,可以分散記憶,先記幾個常見的如:氫H,氧O,碳C,氯Cl,鈉Na,鎂Mg,鋁Al,氦He,氖Ne,硫S,其餘的以後學到了再背。化合價是正確書寫化學式的基礎,必須掌握。開始學習化合價時對最常用的元素化合價可以用“卡通人”的形式或順口溜的形式背,如:一價鉀、鈉、氫和銀,二價鈣、鎂、銅、鋇、鋅,鐵,鋁三價氯負一,氧、硫負二要記清。但是,光是死背是不行的,要在平時的學習中多應用,在用中加深理解、在理解的基礎上記憶,才能記得更牢、才能靈活運用。書寫化學式時,應該依據化合價,以及數學規律來書寫。在學習“水的電解”實驗時,正極產生氧氣,負極產生氫氣,對於這個實驗現象同學們總是混淆,我們就用諧音“父親”來記憶“負氫”。在學習“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時,我們用“氫氣早出晚歸,酒精燈遲到早退”來記憶實驗的操作順序。此外還可用圖表記憶、對比記憶、數字記憶、規律記憶、濃縮記憶、聯想記憶等方法,把枯燥的化學知識趣味化,這樣就能記得清,記得牢。

  聯絡生活

  化學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絡,我們要從身邊熟悉的現象入手,及時發現問題、展開探究,加深對化學知識在生活中應用的認識。如學習二氧化碳時,我們可上網查詢有關“溫室效應”的有關知識,學習酸的通性、pH值時,我們可以完成一些家庭小實驗:用pH試紙測定肥皂水、食醋、礦泉水、洗髮劑等液體的pH值,判斷各種液體的酸鹼性。再如,根據生活中有些不法商人利用化學知識進行非法活動,學會打假識假的經驗和常識,如用自來水冒充純淨水,用硫磺漂白銀耳,用工業酒精兌製假酒,用洗衣粉和麵炸油條油餅等事實,親身體驗到生活離不開化學,化學源於生活。

  加強計算

  初中化學計算題一直是教學中的難點,中考中化學計算只佔百分之十,但是屬於得分率較低的部分。初中化學計算包括元素質量比的計算、化學式的計算、溶解度的計算、質量百分比濃度的計算和根據化學方程式的計算等。由於計算題的綜合度比較大,在解題時或概念不清,或不能寫出正確的化學方程式,或式量算錯,或比例式列錯,或在進行溶液計算時,公式記錯以及數學計算本身的問題,在不同的步驟與階段,發生不同的差錯,因而使計算題得分率較低。這就要求我們在平時學習中要做到仔細審題,透徹理解概念,找準關係,格式規範,強化計算,一題多解,舉一反三。對於做錯的題目一定要訂正,要真正搞懂。要注意解題格式規範:步驟清晰,過程簡捷,答案准確。解題的一般步驟為:一設***設未知數***;二寫***寫出化學方程式中相關關係***;三找***找出關係量***;四列***列出算式***;五求***求解結果***;六答***回答解中問題***;七驗***驗算解法是否合理,答案是否正確***。

  學會歸納

  在學習一個單元、一個章節後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整理使知識系統化。例如,在學習《緒言》部分***九年制義務教育課本化學***後,可整理一下常見的物理變化有哪些,常見的化學變化有哪些,物理性質包括哪些,化學性質有哪些***侷限於課文中***。在學習化學式前可把前面學習過的化學符號整理一下,以利於學習化學式的書寫。在學習原子結構的初步知識後,可整理一下,原子有那些微粒構成,各有什麼特性。在學習元素化合物知識時,由於初中化學共介紹了五種混合物、四種單質、十六種化合物,同學會感到量多面廣,難以掌握。我們在學習時要把這些分散雜亂的知識進行分類歸納,找出其中內在的聯絡和規律,形成知識網路。要會根據自己的思考、理解,進行概括和總結。同時要通過知識的反覆運用,在頭腦中形成合理的認知結構。

  初三化學學習方法

  1、迴歸教材,重視基礎知識

  學習化學和學習其它學科一樣要自始至終緊扣教材,學習過程中要不斷迴歸課本找尋知識原型。重視基礎知識,同時重視化學與生產、生活的密切聯絡。***自來水廠的淨水過程涉及水的淨化知識等***。真正的夯實基礎並不是簡單的記憶可以達成的,而是通過一系列相關試題的分析、歸類,構建某一型別知識的知識體系,不斷進行梳理、完善,形成知識網,不能片面地、簡單機械地去看具體的知識點,容易出現知識點混亂,解題時斷章取義,從而偏離題目的大方向,曲解出題者的意圖。特別需要提醒的是規範化學用語的學習,化學用語包括文字、符號、圖形,它是化學思維和化學交流的工具。

  2、關注生活,理論聯絡實際

  我們賴以生存的物質世界,時時處處都與化學緊密相關。如:鋼鐵生鏽、食物的腐爛、人的呼吸等過程中發生了緩慢氧化、空氣汙染、水汙染等環境問題……要學好化學,必須熱愛生活、關注生活,關心身邊的化學。學習化學,不能只滿足於課本上的知識,還必須注意優化理論和實際的結合,注重化學、技術、社會的相互聯絡,聚焦於社會熱點問題以及化學科技前沿。將化學理論與社會生活實際、環保知識、時事政策、能源、資源等方面聯絡起來,瞭解化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係,用所學化學知識和技能解釋一些化學現象或解決一些化學問題,從而感受化學的重要性,學會關注生活、關心社會。

  3、重視實驗,培養學習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實驗不僅可以激發我們的學習興趣,而且對於我們形成化學概念、理解鞏固知識、訓練實驗技能、培養觀察和動手能力、提高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都是非常重要的。這就要求我們要認真、細緻地觀察老師的演示實驗,對實驗所用的儀器、藥品、裝置以及實驗原理、步驟、現象和注意事項,都必須弄清、記熟。同時,認真做好學生實驗、趣味實驗以及家庭小實驗;善於藉助豐富的網路資源,拓展化學知識面,開拓視野等,主動培養自己學習化學的興趣。

  4、強化過程,注重能力培養

  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注意化學概念、定律的提出過程,重視知識的形成、發展過程,解題思路的探索過程,化學方程式的書寫、解題方法和規律的概括過程等。在學習相關概念、原理時不是簡單地背誦,而要展開思維,弄清楚其來源和原理,以理解來實現知識的同化與建構。

  明確學習過程就是不斷地分析、解決問題的過程,這個過程需要不斷汲取與認識新知識與技能。注重應用化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能力的培養***如採取措施防止空氣汙染、水汙染等問題的分析***。通過分析問題、認識問題、解決問題,達到加強思維訓練的成效。特別注重提高讀圖、讀表、讀題能力,能從圖、表、文字中提取解決問題的資訊,加強學生對資訊、遷移、運用能力的培養和訓練。

  初三學習化學五要訣

  一、勤於預習,善於聽課做筆記

  課前一定要預習,預習時,除了要把新課內容仔細讀一遍外,還應在不懂處作上記號,並試著做一做課本上的練習。這樣帶著疑問、難點,聽課的效率就會大大地提高。初中化學內容比較多,知識比較零散,老師在講課時,著重圍繞重點內容進行講授。因此要仔細聽課,認真做筆記,這不僅有利於進行課後複習,掌握重點,而且還可以有效地預防上課時“走神”。

  二、常複習,多記憶

  課後應及時複習,認真做好作業,這是學好化學的重要環節。複習可採用課後複習、單元複習、章節複習、綜合複習等。複習的方法有複述、默寫、做聯絡等。只有通過多次複習才能牢固地掌握知識。現行初中化學課本中有多個基本概念和原理,要求掌握的元素符號二十多個,還有許多的化學式和化學方程式以及其他一些知識。要牢記化學的各個名詞,定義,並且要仔細加以區分,比如化合物,純淨物,單質,混合物,它們的定義不但牢記,還要加以區分,比較,要扣定義裡面字眼,誰包括誰都要搞清。常見的化學反應是必須牢記的,要會默寫,條件***加熱、光照、催化劑***,箭頭***可逆,不可逆***都需要注意,化學中的公式,就像記數學公式那樣把它理解,記住,融會貫通,靈活運用。

  三、吃透課本,聯絡實際

  以課本為主線,認真吃透課本,這是學好化學的根本。為此,必須善於閱讀課本,做到課前預讀、課後細讀、經常選讀等,既重視主要內容,也不忽視小字部分、一些圖表、資料及選學內容。中學化學內容與生活、生產聯絡緊密。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化學的同時,應儘量聯絡生產、生活實際,從身邊的生活中發現化學,體味化學,這樣就能越學越有興趣,越學越想學,越學越愛學。

  四、重視實驗,培養興趣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要認真、細緻地觀察老師的演示實驗,認真做好每一次分組實驗,對實驗所用的儀器、藥品、裝置以及實驗原理、步驟、現象和注意事項,都必須弄清、記熟。

  五、注意記憶,準備“兩本”

  化學有其“特殊的語言系統,”對化學用語及其他知識點,好學易忘,要注意運用一些有效的記憶方法如:韻語記憶、諧音記憶、歌訣記憶等方法把要求記住的內容,輕鬆記住,如學習氫氣還原氧化銅實驗時,我們用歌訣幫助記憶:

  先鋪黑粉氧化銅,固定試管稍下傾;再通氫氣半分鐘,然後點燃酒精燈;

  粉末變紅停加熱,試管冷卻再停氫;若先點燈易爆炸,若先停氫易氧化。

  這樣既記住了實驗步驟,又指出了易錯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