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競聘電視臺主任的演講稿

  競聘演講是對自己臨場反應能力、知識水平等的集中體現,演講稿的內容就顯得格外重要,但要如何寫好演講稿呢,小編教你一招:

  電視臺主任競聘演講稿篇一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事:大家好!

  我叫**,十年前,運氣不錯的我有幸畢業後進入電視臺這個人才濟濟、團結又溫暖的大家庭。十年磨一劍,而我,在《亳州新聞聯播》也從事了十年的播音工作,新聞聯播的嚴謹催促我成長成熟,同時,三年的《亳州週刊》責任編輯讓我理性,一年的《廉正播報》教我耿直。今年是我的而立之年,常言道:三十而立。在充滿生機與活力的新世紀,在日新月異的知識經濟時代,在競爭激烈、挑戰與機遇並存的今天,捫心自問,我能立什麼?我深思過,迷惘過,也無奈過。古人講:天生我材必有用。適逢我臺這次難得的競崗機會,我本著鍛鍊、提高的目的走上講臺,競聘外宣專題部主任一職,在此展示自我,接受評判,希望靠能力而不是靠運氣為自己的而立之年留下點什麼……

  站在大家面前的我,穩重而不死板,激進而不張揚,溫和而不懦弱,愚鈍而不懶惰,正直而不固執。因為是電視播音員,特殊的工作性質讓社會各界給了我一些特別的關注,但我時刻明白,我身上的光環是亳州電視臺所給予的,十年來,我既有不小的壓力,更有無窮的動力。我知道自己沒有輝煌的過去,只求把握好現在和將來。今天,我參加外宣專題部主任一職的競爭,主要基於以下四個方面的考慮:

  首先,我認為自己具備擔任外宣專題部主任的素質

  我一有吃苦耐勞、默默無聞的敬業精神。我是一個農村走出的孩子,小時侯的艱苦生活讓我深深懂得“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道理。也許就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生活的磨礪和學校的教育培養了我“流汗流血不流淚”和“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良好品質。我愛崗敬業,工作踏踏實實,兢兢業業,一絲不苟,不管幹什麼從不講價錢,更不怨天憂人,幹一行,愛一行,努力把工作做得最好。也正是因為如此,每個週末,我都會在單位加班,編輯製作《亳州週刊》和《廉政播報》。

  我二有虛心好學、開拓進取的創新意識。愛因斯坦說過:熱愛是最好的教師。我熱愛新聞工作,平時愛讀書看報,特別喜歡讀有關政治、經濟方面的書籍。工作十年來,我謙虛好學,不恥下問,系統學習了有關業務知識和各級各類檔案精神,具備了一個時政新聞工作者所必需的業務知識和政策水平。雖然是播音員,但我對攝像和編輯等工作也不陌生,臺裡新進的攝象機,新上的編輯線,我都能在最快的時間學習掌握並熟練應用。我思想比較活躍,愛好廣泛,接受新事物比較快,勇於實踐,具有開拓精神;同時我朝氣蓬勃,精力旺盛,工作熱情高、幹勁足,具有高昂鬥志。我臺職員溝通交流的內部刊物《亳州電視月刊》,最初就是由我和鎖敬慧合作創刊的。

  我三有嚴於律己、誠信為本的優良品質。我信奉誠實待人、嚴於律己的處世之道。我在亳州一中、安徽廣播電視學校、安大新聞系讀書或者深造的時候,都是班長。尤其是在安大新聞系,數百名同學都是省內各級媒體的精英,我既要維護班級的紀律,協助班主任管好班級,又要和同學打成一片,正因為具有良好的人格魅力和做人宗旨,與同學們建立了親如兄弟的深厚感情,受到了班主任的表揚、同學的尊重。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不斷加強個人修養和黨性鍛鍊,以“老老實實做人、勤勤懇懇做事”為信條,嚴格要求自己,尊敬領導,團結同志,應該說得到了領導和同事的肯定。

  四我有雷厲風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十年的時政新聞工作,培養了我雷厲風行、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養成了我遇事不含糊,辦事不拖拉的工作習慣,造就了我不唯書、不唯上、只唯真、只唯實的工作態度。

  其次,我認為自己具備擔任外宣專題部主任的才能。

  我一是有一定的政治素養。我平時比較關心社會生活中的大事,對國家的大政方針很瞭解,有較高的思想政治覺悟。尤其是我臺一直致力打造“建設性學習型單位”,給我更多進步完善自我的機會,我更加註重了政治理論知識的學習和思想意識的改造,能夠始終保持堅定的政治立場和較高的政治敏銳性。

  我二是有一定的文字基礎。“腹有詩書氣自華”。我在中學階段就愛好文學,參加過文學社,出過詩集。在電視臺工作後,在領導和同事的幫助下,我的文字綜合水平又有了一定的提高,這也是當年我敢創辦《亳州電視月刊》並一個人擔綱《亳州週刊》撰稿、播音、編輯的重要支援。

  我三是有一定的執行能力。工作中我養成的最大的優點就是執行,我參與了臺裡一系列大型活動的運作過程,拍攝mtv,製作公益廣告,參與慰問演出,我都會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活動中,充分展示電視人、播音員最陽光的一面給觀眾,為的,就是塑造我們電視臺的品牌形象。

  電視臺主任競聘演講稿篇二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評委、各位同事:

  大家好!

  我是經濟生活頻道的編導、記者xxx,xxx年出生,xxx年畢業於湖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xxx年xx月進入十堰電視臺經濟頻道。今天我競選的崗位是電視臺頻道總監競聘演講稿。

  財經是我過去14年人生經歷的關鍵詞,其中三年在湖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系統學習了財稅、金融、證券、國際金融、國際貿易、財務管理等30多門實用經濟課程,這些都是我紮根於經濟新聞的基礎。其後的十年,我將自己大學所學的專業知識與電視工作進行無縫連線。

  經濟專業優勢加上經濟類節目十年從業經歷改了我,讓我對十堰經濟整體現狀有了一個全面的認識,對十堰經濟盤根錯節的複雜性、發展的艱鉅性有了一定的瞭解,對十堰經濟美好的發展明天堅信不疑。從業十年,基本上是和財稅、金融、證券、期貨、統計等眾多政府經濟部委和企業及企業家打交道,與他們結下了深厚的感情,擁有了大量的人脈、財脈資源。《期貨周評》亮相熒屏半年,《今日股評》吸引股民2年,《鄉鎮廣播有線電視站站長競聘報告》3年搭建和諧徵納橋樑,《十堰十大經濟新聞》全程撰寫編輯,5年見證十堰經濟驕傲。這些欄目和工作平時都由我一個人負責整體運作,不僅得到了合作單位的好評,在社會上也形成了一定的影響力。

  十年財經報道經歷,獲得業界認同。其中論文《電視臺臺長競聘演講稿》榮獲市廣播電視獎一等獎、省廣播電視等三等獎;論文《財經報道現實與定位的再思考》榮獲市廣播電視獎二等獎;合作作品《萬人湧入博物館》榮獲市廣播電視獎一等獎、湖北省廣播電視等二等獎,《廣播電臺營運副總監競聘演講稿》榮獲湖北省五四新聞獎,諸如此類的獎還有很多。由於守信務實的工作作風和突出的工作業績,先後獲得十堰優秀青年志願者、十堰廣電系統優秀記者、世界傳統武術節報道先進個人等多項榮譽。

  如果這次我能競爭上經濟節目中心副主任一職,我將按照下面的想法推進我的工作。

  ①推動經濟節目從“有什麼”向“為什麼”、“怎麼辦”進步。從時段服務向智識服務進步。

  當前我們的電視經濟新聞報道大部分比較膚淺,缺乏獨立的審視和深刻的思考。過多的資料和專業術語,缺乏起伏的敘述,普通百姓看起來乏味,看不懂,專業人士看了不過癮。報道不是某個階段數字疊加出來的經濟“成績單”,就是某個政府部門的經濟工作總結表,數字擺在那裡都是冷冰冰的。報道不是某個產品的簡單展示,就是企業形象的初級展示,觀眾看過之後印象不深,反響不大。我們的經濟新聞不能還停留在簡單的數字播報上,我們需要推動經濟節目從“有什麼”向“為什麼”、“怎麼辦”進步。怎樣才能提供受眾喜歡並且實用的經濟新聞,關鍵看我們的記者是否有足夠的判斷能力、分析能力。而對經濟大走勢的準確判斷,則基於一定的經濟理論功底,源於對經濟規律和客觀政策的準確把握。這就要求一名稱職的經濟新聞記者必須能夠用經濟學學者的眼光看經濟。運用經濟學家的眼光和思維方式,深入淺出地揭示大量經濟事實背後活生生的經濟規律和經濟學基本原理。看經濟問題,既看執行,又看發展,既講量變走勢,又講質量內容。只有這樣,經濟節目才能做到不僅及時準確地回答經濟領域“有什麼”,而且正確無誤地回答這些“有什麼”背後的“為什麼”和“怎麼辦”***電視臺財經頻道主播競聘演講稿***。

  前面講過我們的經濟新聞基本上還停留在時段服務的初級階段,我們需要經濟節目從時段服務向智識服務進步***電視臺經營部經理競聘演講稿***,從單一的為企業做產品展示、形象展示到為企業發展提供策劃等智力支援。現階段很多企業想發展又看不清自己的發展方向,或者不知道自己的出路在何方,不知道如何發展壯大,滿足現狀的居多。幫助企業宣傳、策劃、營銷,找準企業發展的軟肋***競聘廣播電視局廣告部副主任演講稿***,為企業提供決策參考,引導企業發展,這需要更多精準到位的深層次智力支援,這些都為我們媒體提供了新的發展空間。企業再次發展,自己忘記不了同甘共苦的引路人,它已經離不開我們媒體,這為我們廣告收入拓展了金光大道。

  ②帶動團隊成長為“學者型專家型記者”。我們所處的時代是一個知識經濟的年代,所以首要的還是要加強員工的學習、培訓工作,為員工提供更多的外出學習和培訓的機會。學習歷史,學習經濟學的基本原理,讓記者成為資訊員、宣傳員,同時又是分析家、觀察家。當今電視越來越細化,頻道越來越專業化,對記者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記者不僅要是其報道領域某一方面的專家,更要是一個雜家。我們的最終目的是:我們的記者寫出來或者報道出來的經濟新聞,讓我們的電視觀眾感覺到經濟的生活化,並且經濟的生活化無處不在。如同我們報道物價指數cpi10月份上漲了4.3%***電視臺副臺長競聘演講稿***,也就是說去年10月放在家裡的100元錢到現在只能買到95.7元的東西,錢在貶值。通過通俗語言說經濟,讓“經濟”這樣的專業術語、數字跟漂亮、舒服這樣的詞一樣,它通俗可感。它看得見,甚至可以觸控,能摸出你吃飽了或是吃好了,穿暖了還是穿漂亮了。

  ③整理、優化經濟界人、財資源。新聞從業十年,與十堰的經濟界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係,與眾多的企業家成為摯友。這些人、財資源集中在金融、證券、稅務、工商界等眾多領域,掌控著十堰的經濟命脈,是社會財富的主要創造者和整合者。整理、優化這些人脈、財脈資源,不僅可以拓寬我們的報道領域,而且還可以為我們的廣告創收開啟一扇又一扇的大門。

  ④實現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相得益彰。整理、優化經濟界人財資源,將為我臺實現豐厚的經濟效益,光有經濟效益還不行,我們還需要彰顯媒體的影響力,體現媒體的輿論引導功能。專業優勢和十年的經濟報道經驗優勢,讓我對十堰經濟從膚淺的認識到開始對十堰經濟進行觀察。在掌握了經濟發展的規律後,通過新聞報道的理性思考和認知,為政府相關部門出臺經濟政策或經濟方案提供參考性意見、建議和依據。在對十堰經濟觀察的基礎上,通過新聞報道為相關產業發展提供指導性的建議,並融入相關產業發展之中,促進十堰經濟全面可持續發展,從而讓媒體成為整個社會的一種軟性生產力。

  ⑤協助經濟節目中心主任開展工作。團結同事,搞好服務,提高節目質量,加強節目管理,爭取每年在國家、省市都有一等獎的獲獎好新聞。

  如果說拉動經濟需要的是投資、消費、出口這三駕馬車的話,那麼,辦好經濟節目則需要我們大家共同的才智。我願與大家一起努力,共同成長,見證十堰經濟節目的精彩與美好明天!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