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荷花古詩句大全

  1*** 風生杜若洲,日暮垂楊浦。行到田田亂葉邊,不見凌波女。獨自倚危欄,欲向荷花語。無奈荷花不應人,背立啼紅雨。——《卜算子》 宋·張孝祥

  2***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雲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嘻嘻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望海潮》 宋·柳永

  3*** 翠蓋佳人臨水立,檀粉不勻香汗溼。一陣風來碧浪翻,真珠零落難收拾。——《雨中荷花》 宋·杜衍

  4*** 船動湖光灩灩秋,貪看年少信船流。無端隔水拋蓮子,遙被人知半日羞。——《採蓮子》 唐·皇甫鬆

  5*** 池面風來波瀲瀲,波間露下葉田田。誰於水面張青蓋,罩卻紅妝唱採蓮。——《荷葉》 宋·歐陽修

  6*** 採蓮時節懶勻妝,日到波心撥棹忙。莫向荷花深處去,荷花深處有鴛鴦。——《採蓮曲》 宋·何應龍

  7*** 薄妝桃臉,滿面縱橫花靨。豔情多,綬帶盤金縷,輕裙透碧羅。含羞眉乍斂,微語笑相和。不會頻偷眼,意如何?秋宵秋月,一朵荷花初發。照前池,搖曳薰香夜,嬋娟對鏡時。蕊中千點淚,心裡萬條絲。恰似輕盈女,好風姿。——《女冠子》 唐·歐陽炯

  8***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9*** 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莖孤引綠,雙影共分紅。色奪歌人臉,香亂舞衣風。名蓮自可念,況復兩心同。——《詠同心芙蓉詩》 隋·杜公瞻

  10*** 竹塢無塵水檻清,相思迢遞隔重城, 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枯荷聽雨聲。——《宿駱氏亭寄懷崔雍崔袞》 唐·李商隱

  11*** 鑿破蒼苔漲作池,芰荷分得綠參差。曉開一朵煙波上,似畫真婦出浴時。——《詠蓮》 宋·杜衍

  12*** 玉雪竊玲瓏,紛披綠映紅; 生生無限意,只在苦心中。——《蓮藕花葉圖》 元·吳師道

  13*** 雨餘無事倚闌干,媚水荷花粉未乾。十萬瓊珠天不惜,綠盤擎出與人看。——《荷花》 宋·王月浦

  14*** 湧金門外涼生早,無數荷花鬥嬌好。自憐貧病不出門,無奈心情被花惱。夜來一雨愁思濃,晚看玉露垂庭草。便須扶杖買蘭舟,莫待紅妝被霜老。——《荷花》 宋·湛道山


  15*** 移舟水濺差差綠,倚檻風搖柄柄香。多謝浣沙人未折,雨中留得蓋鴛鴦。——《蓮葉》 唐·鄭谷

  16*** 一雨池塘水面中,淡磨明鏡照簷楹。東風忽起垂楊舞,更作荷心萬點聲。——《雨後池上》 宋·劉頒

  17*** 一江煙水照晴嵐,兩岸人家接畫簷。芰荷叢一段秋光淡,看沙鷗舞再三,卷香風十里珠簾。畫船兒天邊至,酒旗兒風外颭,愛煞江南。——《水仙子·詠江南》 元·張養浩

  18*** 夜深庭院寂無聲,明月流空萬影橫。坐對荷花兩三朵,紅衣落盡秋風生。——《秋初夜坐》  元·趙雍

  19*** 秀樾橫塘十里香, 水花晚色靜年芳。胭脂雪瘦薰沉水,翡翠盤高走夜光。山黛遠,月波長。暮雲秋影照瀟湘。醉魂應逐凌波夢,分付西風此夜涼。——《鷓鴣天.賞荷》 金·蔡鬆年

  20*** 斜雨飛絲織曉空,疏簾半卷野亭風。荷花開盡秋光晚,零落殘紅綠沼中。——《北亭》 唐·李群玉

  21*** 水上摘蓮青的的,泥中採藕白纖纖。卻笑同根不同味,蓮心清苦藕芽甜。——《竹枝詞》 元·丁鶴年

  22*** 水闊雨蕭蕭,風微影自搖。徐娘羞半面,楚女妒纖腰。別恨拋深浦,遺香逐畫橈。華燈連霧夕,鈿合映霞朝。淚有鮫人見,魂須宋玉招。凌波終未渡,疑待鵲為橋。——《荷花》 宋·錢惟演

  23*** 世間花葉不相倫,花入金盆葉作塵。惟有綠荷紅菡萏,卷舒開合任天真。此花此葉常相映,翠減紅衰愁殺人。——《贈荷花》 唐·李商隱

  24*** 十里荷花帶月看,花和月色一般般。只應舞徹霓裳曲,宮女三千下廣寒。——《月下看白蓮》 宋·楊公遠

  25*** 詩曰:若耶溪邊天氣秋。採蓮女兒溪岸頭。笑隔荷花共人語,煙波渺渺蕩輕舟。數聲水調紅嬌晚。棹轉舟回笑人遠。腸斷誰家遊冶郎,盡日踟躕臨柳岸。——《詞笑令***採蓮***》 宋·秦觀

  26*** 涉江玩秋水,愛此紅蕖鮮。攀荷弄其珠,盪漾不成圓。佳人彩雲裡,欲贈隔遠天。相思無因見,悵望涼風前。——《折荷有贈》 唐·李白

  27*** 三千美女學宮妝,占斷薰風水一方。試問畫工何處在,移來五月鑑湖涼。高擎萬柄綠參差,匹練橫鋪錦一機。喜對薰風描寫得,秋風夜雨不敢知。——《畫荷花二首》 宋·釋雲岫

  28*** 若耶溪邊天氣秋,採蓮女兒溪岸頭。笑隔荷花共人語,煙波渺渺蕩輕舟。數聲水調紅嬌晚,棹轉舟回笑人遠。腸斷誰家遊冶郎,盡日踟躕臨柳岸。——《採蓮》 宋·秦觀

  網:池塘一夜風雨,開起萬朵紅玉; 憐君自來高格,愛蓮誰若敦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