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雜文精選

  雜文作為一種特殊的政論性文體,從誕生之初就與新聞媒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一:稱呼的尷尬

  與西人在人與人的稱呼上相比較,國人的稱呼,似乎總是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

  據我所知,西方人統稱男性為先生;女性為女士。例如演說前的第一句話,就是按性別,稱呼聽眾為先生和女士,即“先生們、女士們”。國人好像沒有統稱,只有細稱,分門別類的細稱。諸如有“各位來賓”,“各位領導”,“同志們”等等,稱呼直指聽眾的身份,或者是特定的人群。

  不過,西方人在稱呼裡,也是有細分的。所不同的是,西方人的比較簡單,是人與人之間的互相稱呼。假如是稱呼男性的,直呼其名以外,好像只有“先生”一個詞彙。對於女性的稱呼也許多了一些,可是不過也諸如“小姐”,“太太”,“夫人”等,數個而已。

  過去帝皇專制的時代,我除了知道皇帝自稱“朕”,並且是“朕”管轄國民。“朕”統稱國民為“百姓”。“朕”所屬的官員,以及社會的上層人員,也把國民統稱為百姓以外,其它的基本上是空白。甚至連百姓與百姓之間的稱呼,也是知之甚少。或許這是因為國人的“稱呼”比較複雜,或許是我不瞭解古人稱呼的緣故。

  可是,到了民國以後,直至今日,除了官方的,民間的稱呼,還是知道了一些。其實,知道的僅僅侷限於上海地區而已。除此之外,也是知之甚少。這是因為我們的街坊鄰居中,父母輩們都是民國過來之人,其次我是生長在上海的緣故。

  雖然民國以後,新中國新氣象了,用新的稱呼替代了舊稱呼。又因為留下來的舊稱呼一時半刻難改口,所以聽到過一些舊稱呼。記得的有,成年的男人不論婚否,統稱先生,假如要細分的話,充其量只是估摸其年紀的大小,細稱“老”先生,或者“小”先生;而女人則是統稱為小姐,很少有人稱呼太太的,儘管太太也是一種稱呼。這是因為按傳統,只有出嫁了的小姐,才稱為太太,否則永遠是小姐。一個年紀已經很大了,走路也蹣跚了的女人,不一定是太太。所以,對於年紀大的女人,稱呼“阿姨”是最好的了,因為阿姨不一定嫁過人,又符合了她的年齡特徵。除此之外,熟人之間的妻子,不分年齡統稱為師母,例如:鄰居或朋友姓張的先生的妻子,稱呼其為張師母,如此等等。先生、小姐、太太、阿姨、師母等稱呼,都是從前留下來的。

  上世紀五十年代起,國人的稱呼都用“同志”了,上海也不例外。同志這一詞,辭海的解釋之一是:“我國公民彼此之間的一般稱呼”,但沒有指出始於何時。

  據我所知,“同志”這一稱呼不是隨便可以叫的,譬如具有“四類分子”身份的人,是不可以稱呼同志的。所謂的“四類分子”,指的是地主、富農、反革命和壞分子這四類人,稍後出現的“右派分子”,好像也不能稱呼其同志。作為臭老九的知識分子,儘管“臭”了一點,但還是可以稱呼為同志的。

  至少在上世紀80年代的中期前,“同志”這一稱呼,除去劃定的少數人之外,全國上下不分男女老少,也沒有地位高低,統統可以稱呼。其次,除了同志以外,要數“師傅”了。師傅這個稱呼也是不分性別的,似乎是一種尊稱,年紀大的尊稱為老師傅;年少的尊稱小師傅。直到現在,師傅這個稱呼還是比較普遍,至少我在稱呼別人時,基本上都是用“師傅”的。

  上世紀80年代的中期後,社會上開始流行稱呼“先生”和“小姐”了。稱呼“先生”倒也自然,年老的叫“老先生”,年少的叫“小先生”,或者索性直接叫“先生”的了。可是,稱呼“小姐”就有點尷尬了,稱呼年輕的女子為小姐,覺得有種親切感。假如稱呼年老的為小姐,不免有點尷尬。當然稱呼年老的為太太,未嘗不可。問題是如果這個年老的是未婚女,你冒失地稱呼她太太,她或許以為你在“譏諷”她。假如稱呼小姐,有點叫不出口,如果稱呼“老小姐”,則有不恭之嫌。於是,稱呼女性有時確有尷尬之時。

  “小姐”本是一個普通的稱呼,是一箇中性的詞。可是,進入到21世紀以後,“小姐”這一稱呼似乎有點貶義了,好像與“失足未婚女”和“***”有關係了。這樣一來,稱呼小姐反而有不恭之嫌了。於是,“老師”一詞,成為了通用的稱呼。

  老師一詞,本是學生對教授自己知識的人的尊稱。除去“女子無才便是德”的那個時代外,老師這個尊稱沒有性別之分,也沒有年齡之分。不過,稱呼老師的有其侷限性,適用於學習場所中的師生之間。“師”就是老師,傳授知識的人。“生”就是學生,接受知識的人。加之老師也是一種職業,並且是個高尚的職業。所以,稱呼別人為老師,別人一定很是高興,哪怕被稱呼者是個“小姐”。

  稱呼別人為老師固然是好的。可是,尷尬的時候也是有的,例如:學生畢業後走上了社會,原本是此學生的老師,就要稱呼其學生為老師,這不免有點“本末倒置”之嫌。再如,到有關的行政部門去辦事,假如遇上男性辦事員,稱呼其先生即可。如果遇上了女性,尤其是年輕的女性,倘若叫她小姐,則將被疑心不恭。倘若叫她老師,像我這種上了年紀的人,實在是叫不出口,真是尷尬的很。

  雖然,二千五百年前的先師孔子,曾曰“三人行,必有吾師焉”,這裡的“師”顯然指的是老師。然而,孔子先生畢竟還是設了個前提,即所謂的“三人行”。現在倒好,逢人就稱呼“老師”,反而覺得對老師的不尊重。

  真是的,稱呼也有尷尬的時候。可是,假如不稱呼老師,那麼現在還有比老師更合適的稱呼嗎?

  二0一二年七月

  二:論外國也有

  有時候很奇怪,在一個時間點的時候,會出現一些有固定聯絡的事情,如果自己願意去留意或者思考點什麼的話,我覺得這對於一個寫作人來說是一個很幸運的事情。比如這個“外國也有”就是。

  前不久看到一個視訊,視訊播放的內容是三個女人在大街上打一個女人,其實這樣的視訊大家太熟悉不過了,而且一看到就知道是正牌妻子在大義凌然的收拾小三,因為它們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被打的那個人,總是要先被扒光衣服的。不過說實話,大多扒光了衣服的“小三”,身材的確是比正牌妻子要好一些的。我經常疑惑,為什麼非要扒光呢,扒光了不是會更加襯托出正牌的不如人嗎?

  然後我就調侃諷刺的轉發了這個動態,說:外國人收拾小三是什麼樣的呢?也先扒光衣服的嗎?然後就有人回覆說:外國也有。

  後來我又看到一個視訊,這個視訊播放的是兩個女人在地鐵裡搶座位,相互廝打起來,最後的結果也是一個扒光了另一個的衣服。然後我也轉了一下這個視訊,順便評了一句:這個噁心的國家成天出些噁心的事,結果又有人說:外國也有。

  嗯嗯,外國也有,中國有的事情,的確外國也都有,這樣細細的想就是似乎中國的噁心事在外國發生過就變得合理起來了。因為外國也有。一種認同感就叫做外國也有。中國人噁心,外國也有噁心的人,所以噁心就正常了。好比一個孩子,說我爸有外遇,噁心,另一個孩子說沒事,我爸也有外遇。

  我一直弄不懂這樣的思維方式,他們觀察和評判事物的標準從來都不看本質上的東西,一個事情正不正常,惡不噁心竟然是別人有沒有,而不是它自己到底正不正常、惡不噁心。

  可是奇怪的是,他們有時候看事物又很準,但凡中國有的而且看起來比較光鮮的事,他們又不說外國也有了,比如中國有熊貓,他們就從不說“哼,這有什麼了不起的,外國也有。”我倒是覺得,這樣的“外國也有”還應該說一說的。

  三:歷史上真有公孫策其人嗎?

  公孫策,複姓公孫名策。原本是一名落泊的秀才,學問淵博,滿腹經綸,但卻屢試不第名隕孫山,流落大相國寺,幸得包拯伯樂識馬,並委以重用成為包拯身邊的智囊。開封府六品主簿,包拯的得力助手。開封府三口銅鍘的設計製造者,懂醫術,心思縝密,性格和善;是《包青天》系列的電視劇中頗為重要的人物!

  在《包青天》系列中,公孫策以文人的形象出現,外貌溫文儒雅、清秀絕倫,而且有些仙風道骨。他性格沉靜、穩重、謙遜,和包拯對話時通常自稱“學生”,而包拯和展昭等人都尊稱他為“公孫先生”。公孫策微服出行時則常打扮成算命先生。而在《少年包青天》系列中,公孫策則與包拯為同齡人,形象英俊帥氣,性格不羈。雖然一開始他對包拯並不服氣,而且兩人更是死對頭,但是在經歷了大大小小的事情之後,公孫策成立包拯的得力助手,兩人更是成了摯友。

  雖然,各個版本的影視作品對公孫策都有著不同的描述,但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公孫策是包拯的得力助手,他才貌雙全,與展昭一文一武形成互補,更是包青天的文膽智囊。

  那麼,歷史上的公孫策是不是和影視劇中的形象是一樣的呢?

  其實,根據史料記載,歷史上根本就沒有公孫策此人。他是古典小說《三俠五義》中的文學人物,是完全被架空的虛構人物。而包拯,歷史上卻真有此人!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今安徽合肥肥東***人,北宋名臣。他廉潔公正、立朝剛毅,不附權貴,鐵面無私,且英明決斷,敢於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清代的石玉昆以包拯為原型創作了古典長篇俠義公案小說——《三俠五義》。而虛構公孫策這一角色,實際是為了增加包拯傳奇色彩罷了。

  《三俠五義》這部小說,主要講述了北宋仁宗年間,包公赴任定遠縣、執掌開封府,在眾位俠義之士的幫助下審奇案、平冤獄、除暴安良、行俠仗義的故事。在小說中,包公奉皇命到陳州放糧賑災,公孫策設計要來御賜刑具三口銅鍘;在審郭槐時製造了刑具杏花雨。而一系列有關公孫策這形象的影視劇,便是以《三俠五義》這部小說為原型拍攝的。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公孫策到底有沒有妻子。因為在《少年包青天》系列中,公孫策是有鍾愛的女子。第一部中,他的女友是龐飛燕;第二部中女友是陸湘湘;第三部中女友是小風箏,他還傾慕木蘭……關於這個問題,小說《三俠五義》中也沒有提及。至於影視劇中有,可能是為了劇情發展的必要。

  其實,歷史上有沒有公孫策這個人並不重要,重要是公孫策與包拯,還有展昭等一系列人之間的情義,那種患難與共、同心協力的真情真意值得我們學習與反思。

  【文/李玉良】

  以上就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