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豬肉鑑別方法

  母豬肉由於其肉質、口感、味道均差,很不受消費者的歡迎,在肉類中屬次等品。可一些不法商販為牟利,常常將母豬肉冒充好豬肉銷售。那麼是什麼呢?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有關的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鑑別母豬肉方法

  1.看豬皮。母豬皮普遍較厚且色黃,毛孔大而深,用手觸控時略有粗糙感,皮肉間層次分明,結合處疏鬆;而健康肉豬皮較薄且色澤光滑、細白,毛孔細而淺。

  2.看肉質。用手觸控肥肉處,母豬肉粘附在手指上的脂肪較少,而觸控健康肉豬則粘附的脂肪較多;母豬肉的瘦肉一般呈深紅色,紋路粗亂,水分較少,而健康肉豬的瘦肉呈鮮紅色,紋路清晰,水分較多。

  3.看骨頭和乳頭。母豬的骨頭白中透黃,粗糙老化;而健康肉豬的骨頭呈乳白色,細嫩光滑。母豬的乳頭長而硬,乳腺孔特別明顯;而健康肉豬的乳頭短而軟,乳腺孔不明顯。

  三類豬肉哪種肉更安全又好吃

  1、熱鮮肉:食用不安全

  是指屠宰後直接上市,未經任何降溫處理的畜肉,就是我們常在一般菜市場買到的鮮肉。這類肉在常溫下運輸和銷售,後熟所需時間較短。加上運輸、銷售過程中會受到多方面的汙染,利於微生物大量繁殖,保質期較短,安全性上,在三類肉中最不理想。

  2、冷鮮肉:營養好、食用安全

  是嚴格執行檢疫制度,將宰殺後的畜肉迅速冷卻,使溫度降為 0~4攝氏度,並在後續的加工流通和分銷過程中始終保持該溫度冷藏的生鮮肉。由於在運輸、銷售過程中始終保持低溫,因而有效抑制了微生物的繁殖,延長了保質期。從處理到銷售整個過程需要兩天左右,使肉自然後熟,因此口感好,肉質鮮,且無須解凍即可直接烹飪,減少了解凍時營養的流失。冷鮮肉一般只能在具有冷藏條件的超市、市場銷售,運輸和銷售成本較高,因此價格比熱鮮肉高。

  3、冷凍肉:食用安全、口感不好

  是將宰殺後的畜禽肉預冷後在零下18攝氏度以下速凍。冷凍肉微生物含量最少,保質期長,食用較安全。但是肉中的水分凍結成冰晶,會促進蛋白質變性,使肉質變差;加工前須解凍,處理不當則營養成分可大量流失,口感和風味遠遠不如熱鮮肉和冷鮮肉。

  豬身上兩個部位要少吃

  一、血脖肉

  豬肉是最常見的一道葷食,大部分人吃豬肉時,一般只會關注是否新鮮,覺得只要是好的,新鮮的,就可吃,所以就容易忽略了一點,就是豬身上的這一個部位是不能大量食用的,嚴重會有致命危險。

  就是豬頸上的血脖肉也稱腮肉、槽頭肉。血脖肉指的是豬脖子肉,一般殺豬的時候大都是從豬脖子上來放血的,所以在豬脖子上的肉會有淤血,發紅。

  那麼,血脖肉為何最好不要吃呢

  1、 在豬頸下有一些重要淋巴結,如下頜、腮腺淋巴結及咽後淋巴中心等,要是淋巴結是黃白色或黃褐色的,一般為正常,食用了對人體無害,要是淋巴結病變了,出現壞死、充血、出血、化膿、水腫等,表示存有許多的細菌或病毒等,食用了對人體健康傷害很大。

  2、此外,一般會有甲狀腺在喉後方,人要是吃了甲狀腺後,甲狀腺素太多就會對人體正常的物質代謝和內分泌運作造成干擾,導致人產生神經衰竭、血壓升高、噁心想吐等中毒現象,嚴重可能就失去生命。

  有淋巴的血脖肉的辨別

  看、聞:肉的顏色蒼白,有很多的脂肪層,纖維模糊,有較多的顆粒狀肉。腥臭味特別濃。

  摸:摸上去顆粒感特別強,肉質偏硬,大都偏顆粒塊,含許多甲狀腺、淋巴結和脂肪瘤等。

  二、豬肺

  1.豬肺中含有大量的細菌和病毒

  豬肺作為豬的呼吸器官,也是一種空氣過濾器。也會出現肺部疾病,肺泡中容易含有寄生蟲、細菌和病毒,食用不注意,就會對人體造成傷害。

  另外,豬有拱地的生活習慣,這也造成豬糞和泥土中的細菌、寄生蟲等有機會進入其肺部,讓豬肺變得更髒。

  2.豬肺中含有重金屬

  既然豬肺中容易包裹著灰塵,那麼,灰塵中的重金屬也會存在,而這些重金屬經過人體消化吸收,又殘留在人體內。

  重要的是,豬的肺泡多個數多,個體小,而總面積大,很難清洗乾淨,一旦食用,這些細菌、病毒、塵埃、重金屬等,都會進入人體,威脅人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