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仙過海典故

  八仙過海是一種流傳最廣的中國民間傳說。下面由小編給大家整理了相關知識,希望可以幫到大家!

  

  所謂八仙是指八位仙人,他們分別是:鐵柺李、漢鍾離、藍采和、張果老、何仙姑、韓湘子、曹國舅和呂洞賓。

  有一天,八仙向西王母拜壽回來,騰雲駕霧從東海上空經過,只見海上波濤洶湧,白浪滔天,煞是壯觀。於是,八仙決定到海面上玩一玩。

  呂洞賓說:“大家把自己的寶物扔到海面上,藉著它渡過大海,比一比誰更有神通,怎麼樣?”

  鐵柺李首先對這一建議表示歡迎,他興致昂揚地說:“好啊!大家先看我的!”便把柺杖投向海中,柺杖像一條小船漂浮在水面,鐵柺李一個筋斗,翻立在柺杖上。

  接著漢鍾離把他的芭蕉扇丟到海上,跳下去站在上面。

  接著,其他幾位仙人也各顯神通,張果老倒騎著毛驢,呂洞賓踏著雌雄寶劍,韓湘子坐著蕭,何仙姑乘著花籃,藍采和站在拍板上,曹國舅踩著玉版,都在海面上漂浮了起來。

  八仙安穩地順著洶湧的波浪漂去,這與騰雲駕霧感覺大不相同,別有一番新的刺激和情調,大家玩得好不快意。

  這時,曹國舅突然用手指向右邊,並高聲喊道:

  “大家看啊!那裡有座海市蜃樓!”

  大家轉頭一看,只見一座仙山漸漸地從海里升起,山上有樹木,有樓房,一會兒就升到半空中,慢慢地變成天邊的浮雲,一轉眼,那浮雲又被風吹散了。

  韓湘子說:“我們真是眼福不淺!蜃氣是海里蛟龍噓出來的氣體 ,百年難得一見啊!”

  突然 ,藍采和從他們當中消失了。大家遠近觀望,一邊找一邊喊,可就是不見藍采和的蹤跡,張果老猜說:

  “可能是東海龍王作怪,他不歡迎我們在他的海上大顯神通,把藍采和抓到龍宮去了,走 我們一起到龍宮要人去!”

  大家來到龍宮,婉言請求龍王放人。龍王蠻不講理,不但不肯,還派自己的幾個兒子帶領蝦兵蟹將追殺八仙。八仙只得用隨身的法寶當武器,抵抗蝦兵蟹將,經過一場激烈的戰鬥之後,龍王的兩個太子被八仙殺死了。

  龍王一聽,自己的兩個兒子被八仙殺了,真是悲憤至極,商請南海、西海、北海龍王來幫忙。龍王的不依不饒,把八仙也給惹火了。鐵柺李用酒葫蘆把海水吸光,其餘幾位仙人將泰山搬了過來,往東海一扔,東海立刻變成了一座高 。

  雙方打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把太上老君、如來佛和觀世音也驚動了,他們全都趕來調解。調解的結果是,由藍采和送東海龍王兩片玉版,作為殺兩位太子的補償泰山則由觀世音負責搬回原處。

  因為這一場糾紛,八仙被玉皇大帝降級一等。從此,八仙再也不敢到外面惹是生非了。

  八仙過海起源介紹

  起源之一

  八仙的傳說起源很早,但人物有多種說法。如淮南八仙,所指即助成西漢淮南王劉安著成《淮南子》的八公,淮南王好神仙丹藥,後世傳其為仙,淮南八仙之說可能附會此事而起。五代時道士作畫幅為蜀中八仙,所畫人物有容成公、李耳、董仲舒、張道陵、嚴君平、李八百、範長生、爾朱先生。唐朝杜甫寫的《飲中八仙歌》,指的是李白、賀知章等八位能詩善飲的文人學士。今之所謂八仙,大約形成於元代,但人物不盡相同。至明代吳元泰作《八仙出處東遊記》,鐵柺李等八仙過海的故事日漸流傳,八仙人物也在流傳中穩定下來。正式定型為漢鍾離***或鍾離權***、張果老、韓湘子、鐵柺李、呂洞賓、何仙姑、藍采和及曹國舅。

  起源之二

  八仙是中國民間傳說中的八位神仙,即鐵柺李、漢鍾離、藍采和、張果老、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曹國舅。然而這個排名及八仙的組成,其實有多種說法,簡單地介紹一下。最早的八仙出現在漢代,是號稱“淮南八仙”的八個文學家,當時稱作“八公”。《小學紺珠》記載:“淮南八公:左吳、李尚、蘇飛、田由、毛披、雷被、晉昌、伍被。”由此可見,淮南八仙只是八個文人,並非神仙。但後來因為有淮南王成仙的傳說,後世便附會在他門下的八公也成仙了,稱作“八仙”。晉代譙秀所著《蜀紀》中,載有:“蜀之八仙”,依次是:“首容成公、隱於鴻閈,今青城山也;次李耳,生與蜀;三董仲舒,亦青城山隱士;四張道陵,今鶴鳴觀;五莊居平,卜肆在成都;六李八百,龍門洞在成都;七範長生,在青城山;八爾朱先生,在雅州。”上述的“八仙”與現傳的八仙,都毫無關係。八仙的事蹟多散見於唐、宋時的書籍中,但當時還沒有形成“八仙”這樣一個群體。真正集八人合稱“八仙”的,是在元人創作的雜劇中。這些雜劇都並稱八位神仙,但人名有出入,各家不盡相同。馬致遠的雜劇《呂洞賓三醉岳陽樓》第四折末《水仙子》,以呂洞賓的口吻,依次介紹八仙道:“第一個是漢鍾離權,現掌著群仙籙;這一個是鐵柺李,發亂梳;這一個是藍采和,板撤雲陽木;這一個是張果老,趙州橋騎倒驢;這一個是徐神翁,身揹著葫蘆;這一個是韓湘子,韓愈的親侄;這一個是曹國舅,宋朝的眷屬;則我是呂純陽,愛打的簡子愚鼓。”上述八仙,均為男性,沒有所傳八仙中的何仙姑,卻多了個徐神翁。自從明代吳元泰的演義小說《東遊記》一書問世後,“上洞八仙”才選定了。吳元泰排定了八仙的順次:一、鐵柺李,二、鍾離權,三、藍采和,四、張果老,五、何仙姑,六、呂洞賓,七、韓湘子,八、曹國舅。這八仙的組成及排名次序,已經與所傳八仙完全吻合,說明大多數人接受了吳氏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