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故事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裡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下面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一:

  陳勝年輕時,曾經被僱傭給人耕田種地,有一次,耕作中他忽然停下手來,走到田壟上,煩惱忿恨了許久,對夥伴們說:“要是誰將來富貴了,彼此都不要忘掉。”夥伴們笑著應聲問道:“你是被僱傭來耕田的,哪裡來的富貴呢?”陳勝嘆息道:”唉,燕雀怎能知道天鵝的志向呢?”

  原文: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悵恨久之,曰:“苟富貴,無相忘。”傭者笑而應曰:“若為傭耕,何富貴也?”陳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二:

  傳說遠古時候,在遙遠的北海有一條特別大的魚,它的名字叫做鯤***kun***。鯤身寬幾千裡,至於身長有多少,那就沒人知道了。

  後來,鯤變成了一隻大鳥,名字叫做鵬。大鵬鳥的背像泰山那樣高,飛起來的時候,它的翅膀遮天蔽日。有一次,大鵬鳥向南飛去。它在南海海面上擊水而行,一下就是三千里。它向高空飛去,捲起一股暴風,一下子就飛出九萬里。它飛出去,要過半年才能飛到南海休息。當它在高空飛行的時候,背靠青天,雲層卻在它的下邊。

  生活在窪地裡的小燕雀,看見大鵬鳥飛得這麼高,這麼遠,很不理解,就說:"我們往上飛,不過幾丈高就落下來了,飛過樹梢也就算最高了。大鵬鳥為什麼要飛向九萬里以外的遠方呢?"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的成語解讀:

  "燕雀安知鴻鵠之志"

  釋義:燕雀怎麼能知道鴻鵠的遠大志向呢!

  比喻:平凡的人哪裡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

  出自:《史記·陳涉世家》,又見《莊子·內篇·逍遙遊》。

  使用示例

  ◎《呂氏春秋·士容》:"夫驥驁之氣,鴻鵠之志,有諭乎人心者誠也。"

  ◎唐·盧肇 《鸜鵒舞賦》:"況乃意綽步蹲,然後知鴻鵠之志,不與俗態而同塵。"

  ◎元·鄭光祖 《王粲登樓》第一折:"大丈夫仗鴻鵠之志,據英傑之才。"亦省作" 鴻鵠志 "。

  ◎《北史·張定和張奫等傳論》:"當其鬱抑未遇,亦安知有鴻鵠志哉!"

  ◎宋·陸游 《庵中雜書》詩:"輟耕壟上鴻鵠志,長嘯山中鸞鳳音。"

  ◎郁達夫《己未秋應外交官試被斥倉卒東行返國不知當在何日》詩:"燕雀豈知鴻鵠志,鳳凰終惜羽毛傷!"

  相關人物介紹:

  陳勝***?—前208***字涉,陽城***今河南商水西南 ***人,早年為人傭耕。秦二世元年*** 前209 ***七月,朝廷徵發閭左屯戍漁陽 ,陳勝 、吳廣為屯長 。他們行至大澤鄉*** 今安徽宿縣東南***,為大雨所阻,不能按期到達。按照秦法,過期要殺頭。陳勝、吳廣便發動戍卒起義,提出“大楚興,陳勝王”的口號。陳勝自立為,以吳廣為都尉,用已被賜死的秦始皇長子扶蘇和楚將項燕的名義號召群眾反秦。起義軍迅速攻下蘄縣***今安徽宿州南***。當義軍進據陳縣***今河南淮陽***時,已擁有步兵數萬。陳勝自立為王,國號張楚,任命吳廣為假王,率軍西擊滎陽,命武臣、張耳 、陳餘北攻趙地,鄧宗南征九江,周市奪取魏地。張楚政權的建立,促進了全國範圍內反秦鬥爭的高漲 ,各地百姓久苦於秦政,紛紛殺秦長吏,響應陳勝。六國貴族的殘餘勢力,也紛紛起兵反秦。各地反秦力量的著名首領有劉邦、項梁、項羽、英布等人。

  吳廣率領起義軍圍攻滎陽不下,陳勝另派周文為西擊秦。周文的隊伍在進軍咸陽途中,不斷擴大,到達函谷關時,已有兵車千輛,戰士幾十萬,起義軍進抵距咸陽百來裡的戲***今陝西臨潼東北***,秦二世令少府章邯把修建驪山墓的數十萬刑徒和奴隸編成軍隊迎戰。起義軍接連受挫,周文自殺。隨著反秦鬥爭的開展,起義軍內部的弱點和矛盾也逐步暴露。陳勝滋長了驕傲情緒,聽信讒言,誅殺故人,與起義群眾的關係日益疏遠。派往各地的將領也不聽陳勝節制,甚至為爭權奪利而互相殘殺。如圍攻滎陽的起義軍將領田臧與吳廣意見不合,竟假借陳勝之命殺死吳廣,導致起義失敗。章邯解除了起義軍對滎陽的包圍後,傾全力向陳縣猛撲。陳勝應戰失利。秦二世二年十二月,陳勝退至下城父***今安徽蒙城西北***,被叛徒莊賈殺害。陳勝部將呂臣率領蒼頭軍,隨即兩度收復陳縣,並處死莊賈。陳勝、吳廣相繼犧牲,使農民起義遭受暫時的挫折,但各地起義軍仍繼續進行鬥爭。以項羽、劉邦等人為首領的起義軍,經多次重大戰役 ,消滅了秦軍的主力 。公元前206年10月,劉邦的軍隊進抵灞上,秦王子嬰奉皇帝符璽投降,秦王朝滅亡。

  世家是記載諸侯國之事的。這因諸侯開國承家,子孫世襲,也就給了他們的傳記叫做世家。從西周的大分封開始,發展到春秋、戰國,各諸侯國先後稱霸稱雄,盛極一時,用“世家”體裁記述這一情況,是非常妥當的。

  司馬遷把陳涉列入“世家”,是因為首先起義亡秦的領導者,且是三代以來以平民起兵而反殘暴統治的第一人,而亡秦的侯王又多是他建置的。司馬遷將之列入“世家”,把他的功業和湯放桀,武王伐紂,孔子作<春秋>相比,將他寫成為震撼暴秦帝國統治、叱吒風雲的偉大歷史英雄,反映了作者進步的歷史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