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陳賡的歷史小故事

  陳賡***1903—1961***,原名陳庶康,1903年2月27日生於湖南湘鄉。小編為你整理了,希望你喜歡。

  一:浪漫的婚戀

  提起陳賡的第一次婚戀,更增添了幾分浪漫色彩。1926年,黨召開第五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會上陳賡遇見曾有一面之緣,並對之早生愛慕之心的王根英。陳賡便決定利用這次會議向王根英求愛。一天,陳賡瞅準機會,坐在王根英附近,掏出紙筆,端端正正地寫了一行字:"王根英同志,我愛你,我向你鄭重求婚,希望你嫁給我!"然後他讓身邊同志傳給王根英。誰知王根英對這種求愛方式不僅沒有好感,反而嗤之以鼻。她噘起嘴,向紙條背面輕輕啐了一點口水,轉身把紙條貼在牆上。陳賡一看,並沒有覺得臉上無光,反面更加喜歡這位潑辣爽氣的姑娘。他馬上寫好第二張紙條。王根英只看了一眼,便又把紙條貼到了牆上。陳賡一看更來勁了,便又寫了第三張紙條。姑娘連看都沒看,就把紙條貼上去了。會議休息,大家都注意到了牆上的紙條。有人跟陳賡開玩笑:"她這樣處理情書,到底是同意還是不同意?""我看總不是反對。她恐怕希望更多的人知道,我陳賡正向她求婚呢!"陳賡感覺倒很良好。"你別太自信,我為什麼嫁給你?"王根英繃著臉問道。"因為我愛你嘛!再說,我們郎才女貌,志同道合!"這下連王根英都忍不住笑了,臉紅紅地回敬了一句:"臉皮真厚!"之後不久兩人便開始談起戀愛,直至結為伉儷。

  二:氣到蔣介石

  在我軍將領中,陳賡是傳奇色彩最多的一位。這同他活潑好動、幽默風趣的性格有著很大的關係。

  陳賡與蔣介石之間的故事也是頗有傳奇色彩。1925年黃埔軍校學生東征,陳賡救了蔣介石一命。但很快國共之間反目成仇。1933年,陳賡被捕,蔣介石感激陳賡救命之恩,也不想把這個難得之才放走,便親自會見陳賡,以感化他。但蔣沒想到,初次會見,他就碰了一鼻子灰。雙方見面後,陳賡怒目而視,蔣介石也好長時間不語,過了一會兒才開腔:"陳賡,你瘦多了。"陳賡冷笑著說:"瘦吾身而肥天下,這是校長你教導我們的呀。我看校長也瘦多了,身為一黨一國領袖,你瘦了,而天下更瘦,這是為何呀?"然後雙方又是長時間不語。過了好半天,蔣介石勸道:"你寫個宣告,認個錯,我會給一條很好的出路。"陳賡接過紙,大筆疾書,蔣還以為他真要認錯。等拿過紙來一看,鼻子都氣歪了。滿紙都是"打倒蔣介石","獨裁不得人心"一類話。蔣介石再有耐性,這時也忍不住罵了起來:"娘希匹,你中毒太深了,死路一條,死路一條!"後來每當有人問起這段住事,陳賡總是說:"早知道他那麼反動,就把他扔到溝裡去了。"

  三:倔強的小戰士

  不過天不怕、地不怕的陳賡也有害怕的事,那就是不敢同小孩子開玩笑。長征路上,隊伍已經過了草地。一天陳賡感到疲倦,便掉在隊伍後面,拉著一匹瘦馬,慢慢走著。忽然看見一個十二、三歲的小紅軍,冬天裡,只穿著一雙草鞋,臉凍得又紅又青。陳賡把馬拉到他身邊:"小鬼,過來騎一會兒。"那小戰士裝出滿不在乎的樣子,盯著陳賡瘦臉,微笑著說:"老同志,我的體力比你強多了,趕快騎上吧。"陳賡用命令的語氣說:"上去,騎一段再說吧!""那我就和你的馬比賽。"小戰士腰一挺,作出準備跑的姿勢。"那咱們一起走吧。""你先走吧,我還等我的同伴呢。"陳賡無奈,從身上取出一小包青稞面,遞給小戰士:"你把它吃了。"小戰士把身上的乾糧袋一拉,輕輕拍了拍,說:"鼓鼓的,比你的還多。"陳賡只好上馬獨自走。不知為什麼,他此時的心情總是平靜不下來,他腦子裡閃現出那些曾經在上海灘、廣州沿街、香港碼頭同他打過交道的孩子的身影,突然大喊一聲:"不好,我上當了。"轉過馬頭,奔向原路。等到的時候,已經晚了,小戰士已經死了。那口袋裡只不過是一塊燒得發黑的牛膝骨,上面還留著幾道白白的牙印。

  陳賡的幽默不僅表現在生活中,就是在死亡籠罩著的戰場上,他都不忘幽默一把。1927年南昌起義後,隊伍南撤。陳賡被分在前衛部隊,在與敵人的一場惡戰中,他左膝蓋受重傷,腳腕骨也被打斷,不能動彈,敵人進行搜尋時,他急中生智,脫去外衣,滾到附近一條田溝裡,弄得滿身血汙。敵人走到他身邊,見他閉皮屏息,紋絲不動,以為他是死人,踢了一腳就走了。

  不過真要論起作戰指揮,連外國人都要害怕。1950年初,中央派陳賡到越南援助胡志明抗擊法國。陳賡經過一個多月的精心準備,在東溪打了一個大勝仗,並迅速對敵發動全面進攻,殲滅法軍九個營。等戰役結束,駐越的法軍最高長官驚呼:"上帝啊!陳賡插手指揮了,怪不得越南軍隊一夜之間變得像個軍隊了。”

  四:

  陳賡,黃埔第一期學員,蔣介石的得意門生,在華陽戰役失敗後,力諫蔣介石突圍,夜行一百六十里,揹著蔣介石衝出敵人封鎖。老蔣在退居臺灣時說陳賡是個害群之馬啊,五個胡宗南也不抵一個陳賡啊。還是蔣經國問的好,為何陳賡如此和您具有淵源的學生,卻沒有跟從您呢?老蔣也不禁自問,是啊,為什麼呢?為什麼呢?也許蔣介石從來沒有想通過,或許他知道為什麼卻不願意承認是為什麼。陳賡說,天下人飢,我以個人溫飽為恥。他胸懷天下人,這就是為什麼。蔣介石是一代梟雄,卻不是人民的好主人。

  他器重陳賡,他感激陳賡的救命之恩,他甚至偏愛陳賡,他一心想得到陳賡,只是,他不瞭解陳賡。他對陳賡說,入了共產黨是不要緊的,你這個年紀做的事情是不算數的,只要你跟著我就行了;陳賡南昌被抓時,他親自去看望陳賡,並且向身邊的人說,只要陳賡跟著我就行了,我不要他為我提供什麼共產黨的情報;就是他親自勸降不成,他也沒有完全死心,他希望胡宗南他們可以用同窗之誼來感化陳賡。

  蔣介石以為陳賡如此執拗只是因為他的性格,他沒有想到這是陳賡的信仰。他也許早該料到陳賡不會投降,可是,也許是人的本性,都願意相信自己願意相信的,致使他總是有一點點細若遊絲的希望。

看過的人還會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