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的歷史簡介

  雕刻,是雕、刻、塑三種創制方法的總稱。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雕刻的歷史

  雕刻歷史歷史悠久,在不少古書中都有關於“雕刻”的闡述和記載,如:

  1在木、石、骨、金屬上刻鏤。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湍水》:“說者言,初開金銀銅錫之器,朱漆雕刻之飾爛然。”南朝梁劉孝標《廣絕交論》:“雕刻百工,鑪捶萬物。”清王士禛《池北偶談•談藝四•樊川集》:“予舊藏杜牧之《樊川集》二十卷,後見徐建庵所藏宋版本,雕刻最精。”

  2指雕刻品。宋沈括《夢溪筆談•神奇》:“園中菜花悉成荷華,仍各有一佛坐於花中,形如雕刻。”郭沫若《蘇聯紀行•六月十三日》:“街頭充塞著洋貨,純粹的印度貨以手工品為多,象牙雕刻,沉香匣,漆花皮篋,觸目皆是。”朱自清《歐遊雜記•威尼斯》:“未來派立體派的圖畫雕刻,都可見到。”

  3.喻刻意修飾文辭。唐杜甫《寄劉峽州伯華使君》詩:“雕刻初誰料,纖毫欲自矜。”金元好問《秦略》:“詩尚雕刻,而不欲見斧鑿痕。”清沈德潛《明詩別裁集•李夢陽詩序》:“空同五言古,宗法陳思康樂,然過於雕刻,未極自然。”

  4.猶砥礪。《清史稿•禮志一》:“縱其間淳澆世殊,要莫不弘亮天功,雕刻人理,隨時以樹之範。”

  雕塑的產生和發展與人類的生產活動緊密相關,同時又受到各個時代宗教、哲學等社會意識形態的直接影響。在人類還處於舊石器時代時,就出現了原始石雕、骨雕等。

  微觀雕刻技法

  微觀雕刻是一種以微小精細見長的雕刻技法總稱,是雕刻技法的一門獨立分支。常見的種類有微刻、微畫、微畫雕、核雕、骨雕和微雕等。

  中國微觀雕刻歷史源遠流長。遠在殷商時期的甲骨文中,就出現微型雕刻。戰國時的璽印小如累黍,印文卻有朱白之分。眾所周知的王叔遠的《刻舟》,也是中國歷史上微雕藝術的經典之作。

  篆刻邊款藝術是微刻藝術產生和發展的基礎。明清以來,不少文人雅士在印章這方寸之中,用鐵筆題書作畫,寄託情趣,自娛自樂。及至壽山石成為印章材料之後,壽山石的微刻藝術便開始出現。清初楊璇、周彬都曾在壽山石雕品的花紋僻處刻以小字,“西門薄意派”雕刻大師林清卿也常在所刻作品的草叢、石縫中以極細的筆畫刻上自己的姓名和製作年月,以後更有人在印章方柱的四邊,以極細微的文字,雕刻古人詩詞作為邊款。

  到了20世紀60年代,隨著放大鏡等先進科學儀器在微觀雕刻領域的運用,微觀雕刻藝術便成為一種別具一格的嶄新藝術。作品中所

  20世紀80年代,所出現的微畫雕便是微觀雕刻藝術發展的一個方面,如初山微畫雕流派等等。微刻文字也越來越講究書法效果,受人注目的還有“懷禪八大刻”等。

  一時間“精微藝術”之花如燦爛群星在中國大地到處開放。

 

 看了的人還看了:

1.木雕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2.我國玉雕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3.竹雕的歷史起源是怎樣的

4.浮雕藝術的歷史與概念

5.西方雕塑歷史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