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雕的歷史簡介

  蛋雕是在飛禽類蛋殼上刻琢成畫,可以是壁虎蛋、鵪鶉蛋、雞蛋、鴨蛋、土雞蛋、火雞蛋、鵝蛋、孔雀蛋、鴕鳥蛋等。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蛋雕的歷史總體概述

  蛋雕是近年逐漸興盛起來的一種民間手工藝品。蛋雕工藝品有多種,一種是用雕刀在表面顏色較深的蛋殼上雕刻出各種人物、山水、花鳥等圖案;另一種是選用質地較厚的蛋殼作為材料,以淺浮雕或鏤空的手法進行雕刻;還有一種是將上述兩種方法結合在一起完成的作品。

  蛋雕的歷史淵源

  在中國,遠在明清時期,民間在喜慶婚娶、祝福慶壽、喜得貴子時,為圖吉祥如意,就有了贈送紅雞蛋的習俗。當時在北京一帶更是流行此風,而且用量也相當可觀。於是就有一部分人擺攤設鋪,專門賣紅色染過的雞蛋,稱其為"彩蛋"。後來,商販們又在彩蛋上畫些花鳥、魚蟲、臉譜等圖案,以圖生意興隆。

  在歐洲國家,基督教傳入歐洲之後,大約在中世紀時代,開始有人將殼予以彩繪裝飾,取其具有〝新生〞,〝重生〞之意義,而使它成為復活節的裝飾品,此一習俗迄今仍流行於歐美各國深受基督教影響之地區。但將裝飾蛋提升至藝術品之境界的功臣,則非Faberge家族莫屬。

  Faberge家族於公元1884年為沙皇亞歷山大三世設計了第一款的〝皇家復活蛋〞被指定為皇室御用品珠寶商。其後所接連不斷完成的皇家復活蛋系列產品,使得裝飾蛋成為舉世皆知的藝術品,其作品遺留至今偶於拍賣會上出現,皆以驚人的高價為人搶標。而其所創造的豪華風格,與民間彩繪蛋藝術相結合,形成今日歐美地區裝飾蛋之獨特風格與流行。

  經過多年演變,彩蛋工藝逐步提高,如今,人們將雞蛋鑽孔掏空,在蛋殼表面雕刻精美圖案,終於形成了具有較高欣賞價值的藝術珍品--蛋雕藝術品。

  在世界工藝美術舞臺上,蛋文化已有百年的歷史。即便是現在,彩蛋在西方的復活節、聖誕節都是吉祥、祝福的禮物,在俄羅斯博物館的收藏品中,蛋文化佔到了4%。

  蛋雕的歷史傳承人物

  劉會群***蛋雕劉***

  世界著名蛋雕藝術家,也是世界鴯鶓蛋精雕第一人,人稱"蛋雕劉"。從1991年起,創作精研蛋雕20餘年,成績斐然。小到鵪鶉蛋,大到鴯鶓蛋,鴕鳥蛋等蛋類的雕刻中,皆領先世界蛋雕藝術前列,尤其在鴯鶓蛋藝術雕刻上,在世界範圍內開鴯鶓蛋雕之先河,首創了"鴯鶓蛋工筆刀法精雕技法""鴯鶓蛋動物題材絨毛精雕技法""鴯鶓蛋雕超精細鏤空技法"等藝術形式,是中國第一個走向世界的蛋雕藝術家,從1998年開始,遼寧電視臺,中央電視臺,《青年知識報》,《揚子晚報》,《本溪政研》,國外多家電視臺等媒體對其蛋雕藝術做了多年的報到,其藝術影響力帶動了中國鴯鶓蛋雕等蛋雕藝術的蓬勃發展,作品被國內外多名名人政要及愛好者收藏。其作品文化底蘊深厚,技法精絕,源於民間藝術而融合學院藝術元素,華彩驚世,堪稱國寶。

  聞福良

  聞福良: 陝西省工藝美術大師、中國蛋雕第一人、外交部國賓禮品專家、中國最受歡迎的民間藝術家。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從事蛋雕藝術研究近20年,作品曾獲陝西省旅遊商品最受歡迎獎;陝西省優秀旅遊商品獎;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銅獎;西安世園會特許商品;中國工藝美術"百花獎"銀獎、金獎;中國旅遊商品大賽銅獎;中原旅遊商品博覽會金獎;陝西省旅遊商品大賽銀獎。陝西電視臺、西安電視臺、陝西日報、三秦都市報、華商報、中國旅遊報等多家媒體專訪報道。聞福良蛋雕已作為國之瑰寶享譽國內外。

  趙榮棠

  秦州蛋雕藝術傳人趙榮棠先生,從事蛋雕藝術創作五十多年。趙榮棠,1923年生於秦州。祖父趙鍾林,字獻一,清增生。"性和慧,人皆賢之。精岐黃術,善書畫、篆隸"***《天水縣誌》***,精於蛋雕。他三十歲那年,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裡,一枚祖父刻在雞蛋上的"生來瘦、老更剛"的蛋雕藝術品,讓趙榮棠大開眼界。這件物品,給了他一種啟發,他萌生了繼承祖父蛋雕藝術之願望。此後,趙榮棠開始從事蛋雕藝術工作。

  

看了的人還看了:

1.西方雕塑歷史介紹

2.西方雕塑歷史簡介

3.屋脊如何造句

4.茶道茶具茶盤的使用方式

5.木雕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

6.我國玉雕的發展歷史是怎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