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寓言故事的名稱

  寓言有好的名稱不一定人能獲得人們的喜歡,但獲得人們喜歡的一定有一個好的名稱。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中國寓言故事的名稱篇,希望大家喜歡。

  篇1:瞎子摸象

  很久很久以前,印度有一位國王,他心地善良,很樂意幫助別人,對臣民們也是如此。

  有一次,幾個瞎子相攜來到王宮求見國王。國王問他們說:“有什麼事我可以幫你們的嗎?”瞎子們答道:“感謝國王陛下的仁慈。我們天生就什麼也看不見,聽人家說,大象是一種個頭巨大的動物,可是我們從來沒有見過,很是好奇,求陛下讓我們親手摸一摸象,也好知道象究竟是什麼樣子的。”

  國王欣然應允,就命令手下的大臣說:“你去牽一頭大象來讓這幾個瞎子摸一摸,也好了結了他們的心願。”大臣遵命去了。

  不一會兒,大臣便牽著大象回來了,“象來了,象來了,你們快過來摸吧!”

  於是,幾個盲人高高興興地各自向大象走了過去。大象實在太大了,他們幾個人有的摸到了大象的鼻子,有的摸到了大象的耳朵,有的摸到了大象的牙齒,有的碰到了大象的身子,有的觸到了大象的腿,還有的抓住了大象的尾巴。他們都以為自己摸到的就是大象,仔仔細細地摸索和思量起來。

  過了好一會兒,他們都摸得差不多了。國王問道:“現在你們明白大象是什麼樣子的了嗎?”瞎子們齊聲回答:“明白了!”國王說:“那你們都說說看。”

  摸到象鼻子的人說:“大象又粗又長,就像一根管子。”摸到象耳朵的人忙說:“不對不對,大象又寬又大又扁,像一把扇子。”摸到象牙的人駁斥說:“哪裡,大象像一根大蘿蔔!”摸到象身的人也說:“大象明明又厚又大,就像一堵牆一樣嘛。”摸到象腿的人也發表意見道:“我認為大象就像一根柱子。”最後,抓到象尾巴的人慢條斯理地說:“你們都錯了!依我看,大象又細又長,活像一條繩子。”

  瞎子們誰也不服誰,都認為自己一定沒錯,就這樣吵個沒完。

  我們認識事物,一定要從多個角度來多方面去考察,才能得到最全面的瞭解。如果只知道個區域性就以為自己已經全明白了,從而片面地看待事物,就不免會鬧出瞎子摸象這樣的笑話。

  篇2:誰偷了金釵

  從前,有個西域人,名叫木八刺***la***。這天,他正和妻子一同吃飯。婢女端上來一盤肉,木八刺的妻子取下頭上的小金釵從盤子裡穿起一塊肉,正要吃時,門外喊著有客人求見。木八刺起身去迎客人,他妻子也趕緊放下穿著肉的金釵,起身去為客人沏茶。待客人走後,他們夫妻二人重新回到餐桌旁,一看,發現穿著肉塊的金釵不見了。

  當時,除了木八刺夫妻外,就一個婢女在忙進忙出,於是,木八刺夫婦二人都一口咬定是婢女偷了金釵。他們逼婢女跪下,要她將金釵拿出來。婢女哭著說,她確實沒有偷。木八刺的妻子非常生氣,便拿來棍棒,一次次逼問拷打這個可憐的小婢女。小婢女始終堅持說她沒有偷金釵,最後,竟被木八刺夫婦拷打至死,金釵也終於沒有找到。

  一年以後,木八刺請工匠修理房屋。工匠在房頂上清理瓦溝裡的髒物時,忽然有一件東西掉到地上,發出金屬的響聲。木八刺在一旁看到,趕緊拾起來一看,原來是她妻子一年前丟失的那支小金釵,同時還有一塊朽骨頭同金釵一同落下來。

  木八刺連忙把妻子叫來,夫妻二人這才恍然大悟,原來想必是貓乘主人不注意,偷肉吃把小金釵一同叼到房頂上,當時誰也沒注意,連小婢女也沒看到,以至於含冤而死,實在可憐。那木八刺夫婦也深感愧疚不安,可惜,後悔晚矣。

  世界上的事情是錯綜複雜的,怎麼能單憑主觀推斷、只看表面現象就下結論呢?這樣下去,只會把事情弄糟。

  篇3:鑽牛角尖

  有一個讀書人,本來沒有大學問,可不論見到什麼事都喜歡與人爭論。

  一天,這個讀書人到艾子那兒去,好像是請教艾子而實則是刁難人。他問艾子說:“凡是大車的車身下面和駱駝的脖子上,都繫著鈴鐺,這是為什麼呢?”

  艾子回答說:“大車和駱駝都是很大的,而車和駱駝又經常在夜間趕路,如果它們一旦狹路相逢,就難以迴避而相撞。因此,給它們掛上鈴鐺正是為了在離得還較遠時就互相給對方送個信,以便提前回避。”

  不等艾子說完,那人又問:“佛塔的頂端也掛著鈴鐺,佛塔永遠都固定在一定的地方,難道佛塔也需要掛上鈴鐺以便夜間行走避免相撞嗎?佛塔為什麼也要掛上鈴鐺呢?”

  艾子有點不高興地說:“你這個人真是死板。你沒看到那些雀鳥總喜歡在高處築巢嗎?它們築巢的地方總會撒下汙穢不堪的糞便,在塔上掛著鈴鐺,雀鳥飛來時,鈴鐺便搖晃作響,這樣,雀鳥就不敢來築巢了。這和大車、駱駝掛鈴鐺完全是不相干的事。”

  這個讀書人好像很不知趣,他又問:“獵鷹、鷂子的尾巴上也都帶著小鈴,這也是為了防止雀鳥在它們的尾巴上築巢嗎?”

  艾子一聽,“撲哧”一聲忍不住笑了,說:“看你也是個讀書人,是故意裝傻呢還是真不開竅呢?獵鷹、鷂子捕捉鳥獸常常進入樹林或灌木叢中,束腳的繩子有時被樹枝掛住,掙脫不開,於是它們在振動翅膀時鈴聲就會響起來,獵人聽到鈴聲,就可以知道它們在哪裡從而找到它們。獵鷹、鷂子腳上系鈴鐺當然跟雀鳥築巢沒什麼關係啦。”

  讀書人還不罷休,繼續糾纏著問艾子:“我見過那送葬的隊伍,前面有個人總是搖著鈴鐺唱輓歌。我原先還不明白是為什麼,現在才知道了,原來是怕樹枝纏住他的腳,以便讓人們循著鈴聲好找到他呀。只是我還想問您,那個人腳上的帶子是用皮條做的呢,還是用絲線編成的呢?”

  艾子實在不耐煩了,生氣地回答讀書人說:“那個搖鈴鐺的人是死者的嚮導,因為這死者生前好狡辯、刁難人,實在難纏,所以才搖著鈴鐺讓他的死屍感到快樂呀!”

  讀書人至此終於無話可說了。

  生活中有些人只知道片面地抓住某些事物的表面相似之處,把偶然的巧合當作必然的聯絡,因而犯了偷換概念、混淆是非的邏輯錯誤。

  
猜你喜歡:

1.寓言故事的名稱及寓意

2.中國寓言故事大全精選

3.中國寓言故事及寓意

4.中國經典寓言故事

5.中國寓言故事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