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進行初中數學期末複習

  初中數學總複習是完成初中三年數學教學任務之後的一個系統、完善、深化所學內容的關鍵環節。重視並認真完成這個階段的教學任務,不僅有利於升學學生鞏固、消化、歸納數學基礎知識,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而且有利於就業學生的實際運用。這裡給大家分享一些初中數學期末總複習的方法和策略,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初中數學總複習的方法

  1、初中數學知識點的歸類複習策略

  我們知道,對於枯燥、乏味的數學知識點,比如定義、公理、公式等,讓學生無從背起。它畢竟不像語文那樣有節奏感和天生的親切感、不像英語那樣連貫。如此一來,學生在複習數學的第一環節上就有了挫敗感。面臨著這樣一種處境,筆者認為,學生可以在記憶這些散碎的知識點時,不要單純地為了背而去背,而是用筆去把這些散亂的知識點羅列出來,找出它們內在的邏輯關係與層次聯絡,找出它們之間的規律,創造出屬於自己的一套順口溜,如此,學生對數學知識點的複習就比較遊刃有餘了。進而,學生對知識點的複習的成就感會有所提升,興趣也隨之加大。

  2、初中數學習題的歸類複習策略

  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學生總是要通過不斷地做題來提高自己的數學成績。但是,在現實生活學習中,為什麼有的學生明明做了很多數學練習題,卻成績還是爛到一塌糊塗或是與前一段時間的學習來比較,數學成績依然沒有任何進展。這就在於,很多學生認為,只要自己做得多、練得多、花的時間多,就會有相應的回報。錯,大錯特錯。學生們不要以為做了一題是一題,做錯了也不去檢查、不去思考為什麼錯了。重要的是,每做完一題,你要試著將它歸納起來,看它屬於哪種型別的題目、用到了哪些知識點等等。不是說你做了題目、對了答案就完事了,而要通過一道題目學到新知識和新方法,並且將它及時歸納起來,和曾經自己做過相似的題目進行類比,找出它們之間的異同。如此,便可以輕輕鬆鬆地暢遊在數學的海洋裡,並且自己也會感到學習數學的快樂。

  還要注意的一點是,在做練習題的過程中,對練習題中出現的同一知識點,同學們可以採用多種方法應用不同的數學知識點來解答,這樣一來,同學們才會真正地有所收穫。針對這一點,同學們一定要加以重視,不可以忽略。此外,在這個過程中,如果做錯了,就要另外準備一個專門的糾錯本,將自己寫錯的題目都記錄到這個本子上,並找出自己做錯的原因。經過這麼多環節的複習,沒有效果是絕對不可能的。相信同學們會很好地瞭解和把握,從而,能夠更準確地找出一套高效的數學習題的歸類策略。

  3、初中數學複習策略的幾個要點

  3.1 自學歸納

  歸納的內容一般包括:

  第一,仔細回想一下,自己本單元學過哪些知識點;

  第二,將老師上課所講的知識的重點、難點等用自己的思維進行加工、歸納;

  第三,想想自己有哪些知識沒有掌握好,如果有沒有掌握好的,要及時弄明白。

  3.2 查漏補缺

  同學們在複習的過程中,要把自己本身的基礎與老師所要求達到的目標結合起來複習,這樣可以有助於在複習的時候進行查漏補缺,仔細分析。把沒弄懂的、掌握不透徹的知識弄明白。從而,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產生質的飛躍,使自己不斷地進步。

  3.3 揣摩例題

  老師在課堂上講的例題是學生複習的重點。因為老師上課所講的題目,多具代表性。這需要同學們在課後的時間裡,反覆研究、仔細品味。自己試著用不同的方法來解答,進行揣摩,方可總結出解題的規律。

  3.4 避免一些常出現的問題

  第一,很多學生在複習的時候答題缺乏規範,總認為反正是平時練習,這樣可以節省時間。其實不然,這樣會使學生養成答題不規範的習慣,當一種習慣養成後,就很難再改了。所以,很容易在面臨大型考試的時候因為平時的惡習而丟分。大部分學生答題不規範,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答題只求結果,不重過程,過程太簡單;

  ②作圖不夠清楚明瞭;

  ③錯誤訂正潦草等等。

  第二,計算能力薄弱也是目前中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隨著我國科技的不斷髮展,計算已經不再需要依賴於人的大腦了,都是依靠電腦等高科技電子產品。而這就導致了同學們的計算能力越來越差,在複習做題的時候就或多或少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①計算就算一半或者計算部分,不願計算到底;

  ②不能計算完整或計算出錯;

  ③動不動就用計算器,筆算的主動性一點也不強;

  ④有些題會做,但得不到分,主要是結果計算不準確。

  第三,審題不夠細緻。

  很多學生平時複習時,因為求速度,而忽視了準確度,在解題過程中因為求快,還沒有完全讀懂文章就開始答題,而不能根據需要提取有用的資訊,或忽視題目的隱含條件,出現易看錯,讀錯,答錯,寫錯、算錯等情況,建議在平時的習題訓練中,採取“先讀題再做題”的方式,通過一定時間的訓練,逐步提高審題能力。

  第四,做題不夠細心,粗心做錯一小步,導致結果全錯。

  ①做計算時抄錯符號;

  ②簡單的加減乘除運算會粗心出錯;

  ③移項、去括號該變號沒變號;

  ④去分母時乘最小公倍數或最簡公分母時沒分母也要乘的沒乘;

  ⑤解答題中的數量關係、倍數關係會搞錯、搞反,例如甲是乙的2倍,實際做題中表示出了乙是甲的2倍;等等。這些都是在平時複習中要嚴格注意的事項,不能不重視。

  第五,忽視錯題歸類。

  不少學生由於複習任務中,往往不太重視每次訓練或階段性測試的錯題的整理,錯題歸類不及時,更不注意解題後反思,出現“屢做屢錯”的現象,未能處理好“懂和會,對而不全,會而不對”的三個關係。

  初中數學複習策略

  一、緊扣大綱,精心編制複習計劃

  初中數學內容多而雜,其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蓋在三年的教科書中,學生往往學了新的,忘了舊的。因此,必須依據大綱規定的內容和系統化的知識要點,精心編制複習計劃。計劃的編寫必須切合學生實際。可採用基礎知識習題化的方法,根據平時教學中掌握的學生應用知識的實際,編制一份滲透主要知識點的測試題,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獨立完成。然後按測試中出現的學生難以理解、遺忘率較高且易混易錯的內容,確定計劃的重點。複習計劃制定後,要做好複習課例題的選擇、練習題配套作業篩眩教師制定的複習計劃要交給學生,並要求學生再按自己的學習實際制定具體複習規劃,確定自己的奮進目標。

  二、追本求源,系統掌握基礎知識總結

  複習開始的第一階段,首先必須強調學生系統掌握課本上的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過好課本關。對學生提出明確的要求:①對基本概念、法則、公式、定理不僅要正確敘述,而且要靈活應用;②對課本後練習題必須逐題過關;③每章後的複習題帶有綜合性,要求多數學生必須獨立完成,少數困難學生可在老師的指導下完成。

  三、系統整理,提高複習效率

  總複習的第二階段,要特別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對初中數學知識加以系統整理,依據基礎知識的相互聯絡及相互轉化關係,梳理歸類,分塊整理,重新組織,變為系統的條理化的知識點。例如,初三代數可分為函式的定義、正反比例函式、一次函式;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式、二次不等式;統計初步三大部分。幾何分為4塊13線:第一塊為以解直角三角形為主體的1條線。第二塊相似形分為3條線:***1***成比例線段;***2***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與性質。***3***相似多邊形的判定與性質;第三塊圓,包含7條線:***4***圓的性質;***5***直線與圓;***6***圓與圓;***7***角與圓;***8***三角形與圓;***9***四邊形與圓;***10***多邊形與圓。第四塊是作圖題,有2條線:***11***作圓及作圓的內外公切線等;***12***點的軌跡。這種歸納總結對程度差別不大、素質較好的班級可在教師的指導下師生共同去作,即由學生“畫龍”,教師“點睛”。中等及其以下班級由教師歸類,對比講解,分塊練習與綜合練習交叉進行,使學生真正掌握初中數學教材內容。

  四、集中練習,爭取最佳效果

  梳理分塊,把握教材內容之後,即開始第三階段的綜合複習。這個階段,除了重視課本中的重點章節之外,主要以反覆練習為主,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常以章節綜合習題和系統知識為骨幹的綜合練習題為主,適當加大模擬題的份量。對教師來說,這時主要任務是精選習題,精心批改學生完成的練習題,及時講評,從中查漏補缺,鞏固複習成效,達到自我完善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