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關於描寫捨得的優秀作文

  “捨得”二字,想必大家常常掛在嘴邊。兩個意思相互矛盾的字,卻沒有絲毫的違和感。可究其根本,何為舍?何為得?得中有舍乎?舍中有得乎?這似乎成了一個哲學問題。答案很簡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舍與得,相互對立,而又相輔相成。

  “舍”中有“得”。晉末,41歲的陶淵明出任彭澤縣令。他本想借此謀生,又願意造福一方百姓,所以按常理說,他應該是人民百姓的父母官。可這位陶縣令在面對督郵視察的繁瑣禮節時,卻說:“吾豈為五斗米折腰向鄉里小兒!”他脫下官服,解下印綬,揚長而去。棄官歸田,他丟掉了用來謀生的職位,也揭開了生活蒙在自己眼前的紗布。“悅親戚之情話,樂琴書以消憂”,這才是他陶潛所向往的隱逸生活。他拋下了官職,收穫的則是詩酒山水,逍遙自在的生活。

  “得”中亦有“舍”,。李商隱文采過人,飽受賞識,先後在令狐楚和李德裕手下任職。他本以為自己事業前程一片大好,不料卻因為自己反覆無常而被人懷恨在心:令狐楚與李德裕分屬兩派,在朝廷乃至各地明爭暗鬥。而李商隱自認為受人賞識,從令狐楚手下轉投李德裕,自然會遭人記恨。李德裕失勢之後,自己也沒有能力保住自己頭頂的烏紗帽。李德裕死後,他又多次向令狐楚的兒子令狐綯求情,也終而未果。李商隱自恃才高,卻又做出如此反覆之事,親手斷送了自己的大好前程,實在是令人扼腕嘆息。

  人皆說“捨得”,殊不知有“舍”才有“得”。解放戰爭初期,國民黨調集重兵合圍我陝北,山東兩解放區。這兩地乃是當時規模最大的兩個解放區,一旦丟失,對於當時形勢極其不利。可我軍當機立斷,放棄兩地,運動殲敵,靜候時機。終於,劉鄧大軍千里躍進大別山,如同一把尖刀,狠狠地插在軍事重鎮武漢和國民黨統治中心南京中間,揭開了戰略反攻的序幕。我們不妨試想一下,如果在當時,我們在大軍壓境的情況下像第五次“反圍剿”一樣,死守一城一地,是否會造成更大傷亡?是否會有第二次長征?新中國的誕生是否會晚上許久?所以說,如果沒有當時放棄陝北和山東的果斷,就沒有1949年4月23日南京總統府上的紅旗,和194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前歡呼的人群!

  總之“舍”與“得”雖說相互對立,但兩者又有很大程度上的交融。當你被迫失去時,要看到自己在失去中的所得;當你春風得意時,又要處處留心,提防失去;當你想要有收穫時,也必須明白要有所割捨。

  一“舍”一“得”,看似簡單不過的兩個字,實則玄妙無窮。唯有明晰其事理,得其中真味,方及人生之大境界。“捨得”“捨得”,美哉!妙哉!


  【本文作者:張楊揚。***公眾號:有為23班***】

  本文為原創文章,版權歸作者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