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觀音茶葉品種分類有哪些

  《神農本草經》中也記述了鐵觀音茶“茶味苦,飲之使人益思,少睡、輕身、明目”等功效,鐵觀音茶葉有許多品種。下面是小編推薦給大家的鐵觀音茶葉品種分類,供大家參考。

  鐵觀音茶葉品種分類

  鐵觀音成品依發酵程度和製作工藝,大致可以分清香型、濃香型、陳香型等三大型別。

  清香型鐵觀音

  清香型口感比較清淡、舌尖略帶微甜,偏向現代工藝製法,目前在市場上的佔有量最多。清香型鐵觀音顏色翠綠,湯水清澈,香氣馥郁,花香明顯,口味醇正。由於新茶性寒,不可過多飲用,否則會有一定程度的傷胃、失眠。

  濃香型鐵觀音

  濃香型口味醇厚、香氣高長、比較重回甘,是傳統工藝炒制的茶葉經烘焙再加工而成產品。濃香型鐵觀音具有“香、濃、醇、甘”等特點,色澤烏亮,湯色金黃,香氣純正、滋味厚重,相對清香型而言,濃香型鐵觀音性溫,有止渴生津、健脾暖胃等功效。

  陳香型鐵觀音

  陳香型又稱老茶或熟茶,由濃香型或清香型鐵觀音經長時間儲存,並反覆再加工而成,亦屬半發酵茶葉。陳香型鐵觀音具有“厚、醇、潤、軟”等特點,表現為色澤烏黑,湯水濃郁,綿甜甘醇,沉香凝韻。其特質和口味接近普洱茶及紅茶、黑茶,且有沉重的歷史與文化沉澱。

  炭焙的鐵觀音

  炭焙的鐵觀音是鐵觀音濃香的一種,這也是成品烏龍茶加工的最後一道改變質量的工序,是鐵觀音清香型的茶葉在經過用木炭後的焙制過程。焙制的時間、次數與火候看個人口感和市場而定。

  鐵觀音的製作工序

  採摘

  3月下旬萌芽,一年分四季採製,穀雨至立夏***4月中下旬一5月上旬***為春茶,產量佔全年總產量的40-45%;夏至至小暑***6月中下旬一7月上旬***為夏茶,產量佔15-20%;立秋至處暑***8月上旬一8月下旬***為暑茶,產量佔25-30%;秋分至寒露***9月下旬一10月上旬***為秋茶,產量佔25-30%。生長地帶不同的茶樹鮮葉要分開,特別是早青、午青、晚青要嚴格分開製造,以午青品質為最優。

  鐵觀音茶的採製技術特別,不是採摘非常幼嫩的芽葉, 而是採摘成熟新梢的2-3葉, 俗稱“開面採”,是指葉片已全部展開,形成駐芽時採摘。

  涼青

  鮮葉按標準採收進廠經過涼青後進行晒青。晒青時間以午後4時陽光柔和時為宜,葉子宜薄攤,以失去原有光澤,葉色轉暗,手模葉子柔軟。頂葉下垂,失重6-9%左右為適度。然後移入室內涼青後進行做青。

  做青,合稱做青。做青技術性高,靈活性強,是決定毛茶品質優劣的關鍵。搖青使葉子邊緣經過摩擦,葉緣細胞受損,再經過攤置,在一定的溫度、溼度條件下伴隨著葉子水分逐漸喪失,葉中多酚類在酶的作用下緩慢地氧化並引起了一系列化學變化,從而形成烏龍茶的特有品質。

  鐵觀音鮮葉肥厚,要重搖並延長做青時間,搖青共3-5次,每次搖青的轉數由少到多。搖青後攤置歷時由短到長,攤葉厚度由薄到厚。第二、三次搖青必須搖到青味濃強,鮮葉硬挺,俗稱“還陽”,梗葉水分重新分佈平衡。第四、五次搖青,視青葉色、香變化程度而靈活掌握。做青適度的葉子,葉緣呈硃砂紅色,葉中央部分呈黃綠色***半熟香蕉皮色***,葉面凸起,葉緣背卷,從葉背看呈湯匙狀,發出蘭花香,葉張出現青蒂綠腹紅邊,稍有光澤,葉緣鮮紅度充足,梗表皮顯有皺狀。

  炒青

  炒青要及時,當做青葉青味消失,香氣初露即應抓緊進行。 揉捻、烘焙:鐵觀音的揉捻是多次反覆進行的。初揉約3-4分鐘,解塊後即行初焙。焙至五、六成幹,不粘手時下焙,趁熱包揉,運用揉、壓、搓、抓、縮等手法,經三揉三焙後,再用50-60℃的文火慢烤,使成品香氣斂藏,滋味醇厚,外表色澤油亮,茶條表面凝集有-層白霜。包揉、揉捻與焙火是多次重複進行的。直到外形滿意為止。最好才焙火烤乾成品。

  簸揀

  慢烤後的茶葉最後經過簸揀,除去梗片、雜質即為成品。

  鐵觀音的儲存方法

  影響茶葉品質的原因有五個:水分 、溫度 、空氣 、光線 、異味。一般都要求低溫和密封真空,這樣在短的時間內可以保證鐵觀音的色香味,但是在實際的儲存中會經常出現茶葉儲存時間雖不長,但色香味卻均不及開始泡飲的情況,原因在於茶葉發酵後的烘乾程度。

  1、現代貯藏方法中,效果較佳的是:

  抽氣充氮貯藏法

  是在密閉的盛器中,用氮氣取代空氣,使茶葉在無氧條件下貯藏。具體做法是:先將經過乾燥的茶葉裝入帶有卷邊蓋的茶罐或鋁箔袋內,然後抽去空氣,充入純氮氣,最後密封。茶葉貯存在充氮的盛器中,能夠防止茶葉內含物耿氮化變質。在常溫下,一般在一年內可保持品質不變。如能置於低溫狀態下貯藏效果更佳。

  低溫貯藏法

  是在低溫狀況下,防止茶葉氧化變質。具體做是:先將乾燥的茶葉***茶葉含水量百分之五以下***,裝入密封性較好的貯器中,置於攝氏三度以下低溫貯藏。大宗茶葉貯存,要建造專用冷庫,防潮、隔熱,庫內空氣相對溼度保持在百分之五十左右。

  2、居家飲用的少量茶葉,常採取:罐藏

  最好是錫罐,或雙層蓋的鐵皮罐,將茶葉用紙包好,或直接裝入罐,儘量搖緊裝足,不留空隙,減少罐內空氣,以有利於保持茶葉的品質。裝好後,蓋好雙層蓋,蓋日縫用膠紙緊封。罐外再套兩層尼龍袋,並緊扎袋口,如將罐茶貯於冰箱內或乾燥器內,效果更好。

  尼龍袋貯藏等簡易方法

  尼龍袋貯藏,要選用無毒無味、密閉性較好的尼龍袋。先將茶葉用乾淨的白紙包好,再裝入袋中,輕輕擠壓,使袋內空氣排出,緊扎袋口,然後再取一尼龍袋套在裝好茶葉袋子外面,排氣後緊扎袋口,置於乾燥、無味的鐵筒內貯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