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那一份責任作文

人生路,責任是亙古的指路牌。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歡迎大家閱讀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

“叮呤呤,叮呤呤”下課的鐘聲響起來了,我收拾好書包,走在回家的路上,冬天凜冽的寒風吹得我臉蛋生疼。

我手插在棉襖溫暖的口袋裡,縮著脖子頂風前行,卻在一個分岔路口停下了腳步,因為文明的一幕出現在我的眼前:寒風呼嘯的街頭,一位阿姨從自行車上下來,左顧右盼,好像在找什麼。一會,她把自行車推到樹旁,拿起鎖,鎖在自行車輪後。然後,她脫下大衣,走到路邊亂放的共享單車前,搖了搖頭,就像在想:共享單車,我送你回家。

沒穿工作服的她應該不是工作人員,她扶起一臺共享單車,提呀提,把單車挪到指定地點,一放下就用腳把腳踏踢下來,一連串熟練、快捷的動作讓我吃驚。轉眼間,十幾臺單車被她乾淨利落、整整齊齊地擺在路邊,她拿出水,喝了幾口……

“嗶嗶嗶”車喇叭的聲音響起了,她抬頭一看,原來是有輛共享單車阻礙了道路,連忙放下水,過去把單車搬走放好。夕陽已西下,一陣陣刺骨的寒風中,她的臉紅得像個蘋果,身體瑟瑟發抖,但她仍沒回家,還在為共享單車“搬家”。她再次走到單車面前,挽起袖子,兩眼盯著單車,眉頭皺了皺,繼續把單車抬回了停車處。我想:還有一些單車,要不去幫幫她?於是走到她面前,說:“阿姨,我……”,寒風打斷了我的話語,心中矛盾不已,“我來幫你。”我笑一笑說,她抬頭衝我一笑,並沒說話,那一瞬間,她帶著笑意的眼中似乎有著晶瑩的淚水。

我學著她的動作,與她在寒冬中整理著街上亂停的單車。時間慢慢過去,夕陽紅的天空漸漸變得暗沉,路燈相繼亮起,而原來雜亂無比的單車已經擺得整整齊齊。她雙手一拍,再衝我一笑,穿上大衣,騎著單車,慢慢地消失在街上。

走在路上,我想,她可能是一個啞巴,但她的微笑似乎在說:“謝謝你幫我!我雖然不是共享單車的管理員,但文明的舉動會讓社會溫暖,文明是關心社會,我們要做文明人,建設美好的社會。”是的,我們更文明,社會就會更有序、更健康、更美麗。

文明是一種責任,是你、我、他的責任。

2

當我成為一名七年級的初中生時,我們的長輩總是對我們說:“我們已經是小小的大人了。”我知道這也意味著父母對我們的期望,我們要開始承擔責任。

但在那以後,我才真正地瞭解,體會到了責任的意義。

六年級剛開學的時候,我被任命為英語課代表。早上的時候要收作業,中午的時候要去問中午有什麼作業,六七節課下課還要去問回家作業。很累。而且,我是一個粗心的小孩,似乎做什麼事情都會出一些小小的紕漏。還記得有好幾次,我都把作業記錯了,害得同學們不是做多了就是少做了。那幾次我都不敢去見沈老師,交作業、問作業的工作都交給了我同桌。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對這種事情有了一種逃避的心理。我和沈老師說:“我不想做課代表了,每天問作業收作業什麼的都很煩,而且每次只有做錯了什麼都很煩,都會讓我有一種愧對老師和同學的感覺,讓我覺得自己很無能連這麼一點小事都做不好。”沈老師聽了以後,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如果你覺得愧對我和同學,那麼你能做的只能是努力讓自己做的更好,而不是去逃避。身為英語課代表,收作業是你的責任,你已經是初中生了,要學會擔當起這個責任。”

聽完了老師的話,心裡猛地一顫,是啊,這是我的責任,就算是做的不夠好,我也不應該去逃避。於是我開始正視這份工作,重視這份讓我頓然醒悟什麼是責任的工作。每次有人沒有交作業,都會去督促他,提醒他。問作業時,也會格外仔細的記,生怕聽錯了,又讓同學們白白受罪。不再有以前的焦躁的心情。多了一份小心與坦然。這是我的責任,我有義務認真的對待他。現在的我好久都沒有在這份工作上出錯了。他也讓我明白了:沒有做不好的事情,只有你不願意去做的事情。如果有一天,你能麼正面的去承擔起事情與她的後果,那麼你就是真正的長大了。

畢竟,人長大了,肩上便會多了一樣東西——責任。

3

在生活中,在每一天,甚至是每一秒都會發生許許多多的事,這些事要得到合理的解決,靠什麼呢?靠我們每個人都必須有的責任。

比如在學校裡,有的同學一定好奇,為什麼學校有保潔阿姨,還要我們自己來搞清潔衛生。試想:一所學校那麼大,保潔阿姨打掃得過來嗎?全部讓保潔阿姨全部打掃是不現實的。再說班級的垃圾是自個扔的,自己不去倒垃圾既不合情也不合理,自己做的自己得負責吧。比如在洗碗池,你開了第一個水龍頭沒水,你會接著開第二個第三個,這些沒水的龍頭你關上了嗎?你不可能等別人給你關吧,因為這是你的責任呀。如果這些你都不去做,你就是不負責任的人,就是沒有責任感。再比如走廊上有一塊紙屑,第一個同學對它視而不見,第二個同學越過它,第三個同學看了看彎彎腰將它撿起。這就是第三個同學與眾不同的地方,雖是舉手之勞之事,反映的是德性修養。因為第三個同學把保潔當作一種責任。

無獨有偶,就在國慶期間,也發生了一件類似三個同學面對紙片的事情。就在某一繁華路段,有一塊非常大的石頭擋在路中間。當時,沒有交警,也沒有環衛工人。一分鐘過去了,兩分鐘過去了……沒有挪動,十分鐘過去了,有的人急了,使勁按喇叭沒有人挪走它,十五分鐘過去了,終於有一位年老的司機下車主動挪石頭,發現挪不動,這時陸續有司機下車搬石頭,人多力量大,這塊石頭被挪走了。交通順暢了。在我看來,我們都應該擁有一份維護交通暢通的責任,還得像老師傅那樣主動負責。這份責任受益的不僅是自己,也是所有路人。

沒有責任的人生是空虛的,不敢承擔責任的人生是脆弱的。只要人人都擔一份責任,世界一定會變得更加美好。

4

時光荏苒,回首過往,展望未來。中華歷史上下五千年,記載著我們祖先的辛勤與智慧,孕育了一脈相承,源遠流長的中華民族文化。黃河長江奔騰千里,象徵著中華文明永不泯滅。

文明是什麼?有的人認為是一種精神,有的人認為是良好的社會秩序,有的人認為是一個人的修養。但你做到以上條件就真的是文明的人嗎?不!文明是一種責任,是應該付出行動的責任。

文明塑造一個優秀的人。孔子說:“不學禮,無以立。”意在說明,一個人的成功定要學習文明。身為一名華夏兒女,炎黃子孫,我們的血液裡流淌著文明。所以文明應是我們首要追求的事。若你想要成功,首先你得培養文明的習慣。如果你擁有高學位或者高薪工作,卻做著隨地吐痰,亂扔垃圾,說髒話的等不文明行為,你認為社會會認可你這個高學位高工資的人嗎?你註定只能為社會所唾棄。

所以,文明對於個人的修養氣質有幫助,與自己的工作更是息息相關。一個人講文明則是對自己負責的一種體現,我們需要對自己負責,需要把文明銘記在心,並且滋潤髮芽。

文明塑造一個優秀的城市。城市由文明而美麗,由文明而輝煌,由文明而生機勃勃,由文明而走向繁榮富強。一個城市的整體風貌不僅靠個別偉大人物和政府所制定的規章制度,重點在於此城市中的公民的知覺遵守。若我們生活的城市沒有亂闖紅燈,沒有惡語相撞,沒有打架鬥毆等不文明現象。那麼我們的城市將其樂融融,我們所處城市將陽光普照大地。

一個城市如能夠擁有文明的面貌,那麼他在歷史長河中的富裕與輝煌便會計日而待。文明是一個城市給予我們的責任。

文明造就一個強大的國家。文明使中國少年強大。少年強則國家強,少年智則國家智,少年屹立於世界則國家屹立於世界。一個少年的文明決定著一個國家的文明,少年文明則國家文明。

一個國家能否強大,大大取決於此國家的文明程度。此國家若文明,那麼他與其他國家便能和睦相處,文明外交。因為大家都不願同“野蠻人”有所往來。一個國家的繁榮富強與美好明天,需要我們新一代年輕人帶頭創造。深入貫徹“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走好這一代的長征路。文明是對一個國家的責任。

文明是一種責任,是成就自我的責任,是聞名城市的責任,是國家繁榮強大,連線中西,連線世界的責任。

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讓我們和著微風與陽光,盪漾在文明的河流中,駛向更關闊的遠方。

5

“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這句豪壯的口號,迴盪在神州大地上已有一百多年了。它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年輕學子發奮讀書,報效祖國。而喊出這句口號的周恩來當時只有13歲。由此可見,讀書對於我們青少年來說是一種責任,需要每一位學子去擔負起來,才能實現讀書的真正價值——用知識武裝頭腦。

為什麼要讀書?古今中外的無數名人給出了答案。袁隆平教授為了實現“不讓中國人捱餓”的夢想,視解決百姓溫飽為己任,廢寢忘食地學習生物知識,當遇到閱讀困難,他不放棄,學會了英語,自如閱讀英國最前沿的著作《遺傳學》,在雜交水稻實驗田裡勞作一天又一天,支撐他看到雜交水稻研製成功那一刻的是他肩上的責任。

再來看看疫情當前,鍾南山院士的感人逆行不光光靠的勇敢,還依賴他的學識,知識是為國家做貢獻的資本。正因為有那些把讀書當做責任的人在,才能在緊要關頭,自信的挺身而出,如今的治癒數不斷提升就是他們責任的體現。讀書不僅是個人所需,也是國家進步的助推器,“狡黠者鄙讀書,無知者羨讀書,唯明智之士用讀書”,所以說讀書是促人前進的催化劑。

讀書對於我們每一個學生來說更是當下的主要責任,不僅僅是為了以後能夠考上好的高中,大學,有滿意的生活,也是在為國家做有知識武裝頭腦的後備軍,在關鍵時刻,為國家貢獻自己的一份力柏拉圖曾說過:“明天對於世界而言,永遠是個奇蹟。”這個奇蹟由我們去創造!

我們應當好好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不斷解決難題,不斷理解心知,認真完成作業,便是一種責任。現在,我們以讀書為武器,為祖國未來,擔起責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