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作文我眼中的誠信

  誠信,是幫助人們友好相處的心靈使者,是同學團結互相的紐帶。下面小編為大家蒐集整理有關我眼中的誠信的四年級作文,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四年級學生作文我眼中的誠信

  松柏不會因為幾次雨雪的侵襲而背棄它對大地常青的諾言。

  江河不會因為幾次乾旱的肆虐而違背它對大海永恆的約定。

  山川不會因為一點龜裂的傷痕而收回它對草木堅守的承諾。

  它們尚且如此,作為“天、地、人”三才之首的人,又該如何呢?

  是的,誠信是這個世界擁有的最珍貴的品格,它給了世界一個穩定的依賴,給了人心一方安穩的淨土。

  誠信是立業之本。在當今三聚氰胺,瘦肉精,塑化劑接踵而至的時候,哪家企業能夠信守對顧客負責的諾言,它便贏了一半,在阿里巴巴***微博***公司爆發誠信危機,內在誠信體系崩潰之時,我們期盼的是一個真正能夠一諾千金,一諾千萬金的企業站出來,讓消費者真正放心,讓承諾稱得上是鐵打的承諾!只是這樣的企業,才能真正頂起祖國的脊樑!只是這樣的企業,才能真正地成就一批有誠有信的企業家,而非鑽營牟利的不法分子。

  誠信是為人之道。在“吾日三省吾身”之時,言而有信是必審必省的一項,可見其重要性,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做人的第一步,就是“修身”,而“修身”的第一步,當推言而有信了。古人常為對老友的一句承諾而跋涉千里;孔子的弟子們為了他的遺願耗時耗力;就連水泊梁山的綠林好漢,江湖大***微博***盜聚集之處,當頭的就兩個字:“信”和“義”,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為了一句諾言,赴湯蹈火,在所不辭,這才是中國人對誠信的最好闡釋!

  誠信是科學研究的根基。科學研究的第一要素不是精密的儀器,不是成熟的理論,更不是實驗室得到的經費,而是存在於科學工作者腦中的對科學、對真理的承諾,如同醫務工作者從醫前的宣誓,這個承諾同樣是神聖不可侵犯的,同那些偽學術、假科學相比,布魯諾堅持日心說,被教會關押,迫害長達八年!但也無法改變他對科學和真理的忠誠。如果每個科研工作者都對自己的誓言恪守,誠信地做每次的研究,不弄虛作假,這樣才能創造一個真正高效的科研環境,為祖國做出更具震撼力的貢獻!

  誠信是……

  我們許諾,所以我們遵從,我們約定,我們信賴,讓我們懷著互誠互信的心態去面對每一件小事,我們必將成功!

  因為至誠,所以至成。

  優秀

  俗話說,一諾千金,答應了別人的事卻不兌現,給人留下輕諾寡言的形象,就可能對自己的信用造成長期難以彌補的損害。

  聽說過這樣一個故事嗎?“尊敬的車主,我是一名揚大附中的學生,今天中午上學途中不小心弄壞了您的車。主要是一劃痕及左後視鏡,我無法及時賠償,***xxxxxxxxxxx,對不起 ”留條少年小徐在騎車上學時不慎刮傷了一輛私家車,由於車主不在,他原地苦等二十分鐘,隨後留下一張字條。

  不小心刮傷了別人的汽車,既然車主不在,又沒有別人發現,在一般人看來,溜之唯恐不及,等著車主回來索賠豈不是“***”?然而,這位中學生沒有溜走,他採取了一個誠實負責的人應該有的做法,他的行為,讓未來有些生氣的車主非但氣消了,主動放棄了賠償,還感動了眾多網友。

  做個誠實的人,面對他人,就要懂得成諾的重要性。

  誠實守信的品德是在日常生活中培養起來的。平時,我們面對大大小小的事情,偶然離開了誠實守信,覺得小事一莊,卻可能給道德堤壩留下一個蟻穴。

  誠實守信是每個人一輩子都應恪守的基本道德規範。誠實的人對自己誠實。不自欺,內心坦蕩。不說違心話,不做違心事。只有一個誠實的人才能信守諾言,履行約定獲得他人的信任與尊重。

  誠信是為人處事的基本準則,是公民職業道德的基本要求。有了誠信我們才能在社會上立足。

  小學

  誠信是每個人都需要的,都想成功的基本,誠信可貴,決定與自己的態度。——題記

  誠信,像一隻白鴿,潔白而又讓人信賴;誠信,像一個蒲公英,輕柔而又自由自在;誠信,又像一株野草,低微但卻讓人感到十分重要。誠信,有著獨特的魅力,散發出獨特的風向標引導我前去的道路。

  言必信,行必果;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這兩句名言激勵著我,讓我在生活中不再猶豫,因為誠信在我心中。

  那一天,原本蔚藍的天,被一層層黑霧裹著,漸漸的,烏雲飄來了,下起了傾盆大雨,使勁的打著屋子,發出一陣陣響聲。我望著窗外,臉上原本開心都被這天氣破壞了。我就如熱窩上的螞蟻一樣---團團轉,心中不安的想:這樣的天氣真糟糕,可是小麗約了我要去她家學雕刻的呀。要不不去了吧,反正又沒事。但是如果我不去的話,他會不跟我玩得。這麼大雨,去的話會淋溼的,老師不是叫我們要誠信嗎?與人所約,必然守信。我絞盡腦汁的想,最終還是決定去小麗家。當我到她家的時候,他驚異的對我說,我竟然能冒著風雨去他家,令他佩服。經過這次的體驗中,我明白了誠信是人最大的特點,是為人之本。只有誠信的人,才有真正的快樂

  我不僅僅要自己誠信,在生活中,我也曾知道一些名人的故事,他們如心靈雞湯,滋潤著我成長。

  漢朝的開國功臣韓信,處幼時家裡很貧窮,常常衣食無著,他跟著哥哥嫂嫂住在一起,靠吃剩飯剩菜過日子。小韓信白天幫哥哥幹活,晚上刻苦讀書,刻薄的嫂嫂還是非常討厭他讀書,認為讀書耗費了燈油,又沒有用處。於是韓信只好流落街頭,過著衣不蔽體,食不果腹的生活。有一位為別人當用人的老婆婆很同情他,支援他讀書,還每天給他飯吃。面對老婆婆的一片誠心,韓信很感激,他對老人說:“我長大了一定要報答你。”老婆婆笑著說:“等你長大後我就入土了。”後來韓信成為著名的將領,被劉邦封為楚王,他仍然惦記著這位曾經給他幫助的老人。他於是找到這位老人,將老人接到自己的宮殿裡,像對待自己的母親一樣對待她。韓信不忘恩情,他的誠信值得我們學習。

  誠信比生命更重要,比山珍海味更美味,是為人之本,還是成功的根本。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