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原因導致心律不齊

  心律不整患者可能全無症狀,也有較嚴重者引起心悸,甚至造成心搏驟停、休克、猝死。為什麼會心律不齊呢?以下就是小編給你做的整理,希望對你有用。

  心律不齊的原因

  1、噪音

  雖然生活中大多數的噪音還並沒有強烈到讓人難以忍受的程度,但研究表明,長時間的噪音可以對神經系統、心血管系統等造成不良影響,能夠導致心肌細胞自律性以及自主神經功能的異常,從而引發心律不齊。所以,心律失常患者除了應該按時服用治療藥物外,還應該注意儘量避開生活噪音集中的場所。

  2、情緒高昂

  患者們要避免情緒高昂,某些激烈的場面難免會讓患者心情緊張,從而引發心律失常。所以說,一些患者還是要避免情緒高昂的,這也是心律不齊的病因。

  3、睡眠不足

  生活作息時間不規律,就很有可能會導致睡眠不足,甚至失眠,這都是不利於病情穩定與治療的因素,這也是重要的心律不齊的病因。

  4、中暑

  是指在高溫情況下,因體溫調節中樞和排汗散熱功能障礙而發生的綜合徵。重症中暑是由高熱所致的廣泛神經系統損害、酸中毒、重度脫水、低鈉血癥、低鉀血癥等引起的,可引發心律失常。早期多為竇性心動過速,晚期可表現為各種心律不齊。

  5、高原病

  是指登上3000米以上高原地區,機體對缺氧不能適應所發生的急、慢性反應的疾病。因為高原地區大氣壓和大氣氧分壓明顯降低,引起動脈血氧分壓和氧飽和度明顯下降,機體缺氧而使心臟受損,導致各種型別的心律失常。據報道其心律失常發生率可達70%-95%,其中以竇性心動過速最為常見,其次為各型期前收縮、傳導阻滯、心動過速以及心房顫動和心房撲動,嚴重者可致心室自主心律,甚至發生心室顫動和心臟停搏等。

  6、淹溺

  當人突發淡水淹溺後,低滲水進入血迴圈破壞大量紅細胞,導致血管內溶血,繼之高鉀血癥導致心室顫動;海水淹溺後,含大量氯化鈉、鈣和鎂鹽的高滲水進入血迴圈,可導致各種心動過緩、傳導阻滯和心臟驟停。同時,無論何種型別的淹溺,肺泡被大量液體充盈、喉頭或氣管反射性痙攣,都可引發嚴重缺氧,促成心律不齊的發生。

  7、心臟搏動訊號異常

  當控制心臟搏動的電訊號遇到延遲或者阻滯的時候,就會發生心律失常。如果出現這種情況,一方面可能是產生心臟電訊號的特殊神經細胞不能正常工作,另一方面也可能是心臟電訊號在心臟中不能正常傳遞。心臟的其它部位開始產生電訊號、或者將來自特殊神經細胞的電訊號異常傳播,都會干擾心臟的正常搏動,從而造成心律不齊。

  心律不齊的急救措施

  一、是否伴有其它症狀。嚴重疾病引起的心律不齊,多伴有一些症狀,常見有頭暈、胸悶、胸痛、氣急、多汗、顏面蒼白、四肢發冷、抽搐、昏迷等。輕微的心律不齊仍可以照常工作和學習。[5]

  二、發作的持續時間。如心律不齊來得迅猛,且發作時間持續較長或發作頻繁,每分鐘早搏超過5次以上,多表示病情較重,應及時就醫。來勢不急、持續時間又短,或發作次數少,則多表示病情較輕,可以觀察一段時間。

  三、有無原發病,患有心臟病、高血壓、動脈硬化、糖尿病、甲狀腺機能亢進的病人發生心律不齊時,多表示病情嚴重。

  四、患者的年齡和病史。一般情況下,如心律不齊發生在年輕人或壯年人身上,以功能性較為多見。老年人心律不齊,則多見於器質性病變。另外,已經確診為各種傳導阻滯、房顫、室性頻發性早搏、陣發性心動過速、預激綜合徵等比較嚴重的心律失常患者,如再發生心律失常或原有的症狀加重,或同時出現其它新的症狀,則提示嚴重,應馬上就醫。

  如何預防?

  1、預防誘發因素:一旦確診後病人往往高度緊張、焦慮、憂鬱,嚴重關注,頻頻求醫,迫切要求用藥控制心律失常。而完全忽略病因、誘因的防治,常造成喧賓奪主,本末倒置。常見誘因:吸菸、酗酒、過勞、緊張、激動、暴飲暴食,消化不良,感冒發燒,攝入鹽過多,血鉀、血鎂低等。病人可結合以往發病的實際情況,總結經驗,避免可能的誘因,比單純用藥更簡便、安全、有效。

  2、穩定的情緒:保持平和穩定的情緒,精神放鬆,不過度緊張。精神因素中尤其緊張的情緒易誘發心律失常。所以病人要以平和的心態去對待,避免過喜、過悲。過怒,不計較小事,遇事自己能寬慰自己,不看緊張刺激的電視,球賽等。

  3、自我監測:在心律失常不易被抓到時,病人自己最能發現問題。有些心律失常常有先兆症狀,若能及時發現及時採取措施,可減少甚至避免再發心律失常。心房纖顫的病人往往有先兆徵象或稱前驅症狀,如心悸感,摸脈有“缺脈”增多,此時及早休息並口服安定片可防患於未然。

  有些病人對自己的心律失常治療摸索出一套自行控制的方法,當發生時用以往的經驗能控制心律失常。如“陣發性室上性心動過速”病人,發作後立即用刺激咽喉致噁心嘔吐,或深呼吸動作,或壓迫眼球可達到刺激迷走神經,減慢心率的目的,也能馬上轉復。

  4、合理用藥:心律失常治療中強調用藥個體化,而有些病人往往願意接收病友的建議而自行改藥、改量。這樣做是危險的。病人必須按醫生要求服藥,並注意觀察用藥後的反應。有些抗心律失常藥有時能導致心律失常,所以,應儘量少用藥,做到合理配伍。

  5、定期檢查:身體定期複查心電圖,電解質、肝功、甲功等,因為抗心律失常藥可影響電解質及臟器功能。用藥後應定期複診及觀察用藥效果和調整用藥劑量。

  6、生活要規律:養成按時作息的習慣,保證睡眠。因為失眠可誘發心律失常。運動要適量,量力而行,不勉強運動或運動過量,不做劇烈及競賽性活動,可做氣功、打太極拳。洗澡水不要太熱,洗澡時間不宜過長。養成按時排便習慣,保持大便通暢。飲食要定時定量。節制性生活,不飲濃茶不吸菸。避免著涼,預防感冒。不從事緊張工作,不從事駕駛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