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考試行測言語理解備考:缺一句話的語句銜接題

  在公務員行測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中有一種考生又愛又恨的題型——語句銜接,無論是省考還是國考,始終有它的身影。為什麼說又愛又恨呢?很多考生剛開始不是很重視,後來發現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簡單,總是在兩個選項之間讀來讀去。有這種經歷的考生多半是對言語的定位不準,認為言語只需要語感加運氣,其實不然。下面專家以語句銜接為例,談談比較常見的考點。

  考點一:語句銜接考的不是你的思路和文筆,而是作者的思路和文筆。

  例1:一定的歷史觀是對是非、善惡、美醜的評價體系的集中體現。歷史是發展的、前進的,歷史人物、事件終究會依其所起作用的性質和地位,而打上是非、美醜、善惡的烙印。_____。把本來十分清楚的歷史評價錯誤地顛倒過來,就會搞亂社會公眾的道德評價體系。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這種評價是主觀的,但決不能說和客觀沒有一點關係

  B.這種評價是歷史的,但決不能說和現實沒有一點關係

  C.這種評價是現實的,但決不能說和歷史沒有一點關係

  D.這種評價是客觀的,但決不能說和主觀沒有一點關係

  解析:有考生順讀發現四個選項都行,就只能分析選項了。有的考生覺得對稱的聽起來順溜,主客觀正好相對,不是A就是D,歷史不能更改應該是客觀的吧,前面是客觀,後面是主觀,就選了D項,結果卻錯了。這道題正確選項是B項。中間的句子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空的前文談到的歷史觀、歷史人物都是歷史,自然就選B項。

  注意:站在作者的角度分析,尊重原著。

  考點二:當文段感情色彩重時,不是認為哪個順哪個就好,得結合文段分析作者的意思。

  在生活中出現摩擦、不快和委屈是常有的事,我們不能以針尖對麥芒,因為怨恨就像是一隻氣球,越吹越大,最後膨脹到無法控制的地步。要消除怨恨,我們應該不念舊惡,不計新怨,________。

  填入劃橫線部分最恰當的一項是:

  A. 退一步海闊天空

  B. 得饒人處且饒人

  C. 偷得浮生半日閒

  D. 直掛雲帆濟滄海

  解析:有考生認為C項和D項明顯語義不符,就順讀A項和B項,覺得兩個都行。那就蒙一個吧!感覺A項大氣,就選錯了。先不考慮A和B哪項好,看題幹,作者要幹什麼,讓我們選擇承接最後一句作為尾句的句子,看尾句要幹什麼?要消除怨恨,A和B哪項適合消除怨恨,A項發生在剛有摩擦時,還談不到怨恨呢吧,再看B項發生在摩擦之後吧,很顯然B項更適合作為正確選項。

  當然,每種題型都有很多考點,專家希望大家能用功學習,遇到猶豫的題目,不要再靠蒙,得深深地剖析出題者的意圖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