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暮吟望閱讀答案

  《秋暮吟望》是清代詩人趙執信的詩作,此詩不脫中國文人傳統的悲秋情懷。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秋暮吟望》的文章閱讀以及相關的閱讀答案,希望對你們有幫助。

  《秋暮吟望》原文閱讀

  小閣高棲老一枝,閒吟了不為秋悲。

  寒山常帶斜陽色,新月偏明落葉時。

  煙水極天鴻有影,霜風捲地菊無姿。

  二更短燭三升酒,北斗低橫未擬窺。

  《秋暮吟望》閱讀習題

  ***1***簡要賞析頷聯中“常”“偏”兩字的妙處。***4分***

  ***2***本詩表現了作者怎樣的心境?結合全詩簡要分析。***4分***

  《秋暮吟望》閱讀答案

  ***1***“常”強調時間頻度,將隨朝暮變化的山色寫為常著落日之色;“偏”字突出情態,將新月照落葉的自然現象視為有意為之。“常”與“偏”改變景物的客觀性,為情造景,凸顯詩人的心緒與情感。

  ***2***詩人看似曠達、閒淡,實則落寞、惆悵。首聯即說“了不為秋悲”,詩人心境看似曠達、閒淡;中間兩聯寒山,落葉,霜風,殘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調,透露出內心深處的憂傷與落寞,尾聯在燭光下飲酒長吟,流露出終老山林的惆悵。

  《秋暮吟望》閱讀賞析

  此詩內容時令是秋季,時間是暮色夕陽。詩人看似曠達、閒淡,實則落寞、惆悵。首聯即說"了不為秋悲",詩人心境看似曠達、閒淡,實則是對現狀不可改變的無奈之嘆;中間兩聯寒山,落葉,霜風,殘菊等意象的悲苦色調,透露出內心深處的憂傷與落寞;尾聯在燭光下飲酒的長今,流露出終老山林的惆悵。後面三聯以斜陽、落葉、孤鴻、殘菊、短燭、低橫北斗等低沉意象為主,綴詞成章,惆悵失意之情溢於言外。

  這首詩非常講究煉字,尤其是頷聯中"常""偏"兩字用得很妙。"常"強調時間頻度,將隨朝暮變化的山色寫為常著落日之色;"偏"字突出情態,將新月照落葉的自然現象視為有意為之。"常"與"偏"改變景物的客觀性,為情造景,凸顯詩人的心緒與情感。

  《秋暮吟望》閱讀註釋

  ⑴一枝:語出《莊子·逍遙遊》"鷦鷯巢於深林,不過一枝"。"老一枝"意為終老山林。

  ⑵斜陽:夕陽。

  ⑶極天:至天,達於天。語本《詩經·大雅·崧高》:"崧高維嶽,駿極於天。"鴻:大雁。

  ⑷二更***gēng***:又稱二鼓,指晚上九時至十一時。

  ⑸紅北斗低橫:秋天夜晚北斗七星到後半夜斗柄會打橫向下。

  《秋暮吟望》閱讀拓展

  趙執信,清代詩人、詩論家、書法家。字伸符,號秋谷,晚號飴山老人、知如老人。山東益都顏神鎮***今淄博市博山區***人。十四歲中秀才,十七歲中舉人,十八歲中進士,後任右春坊右贊善兼翰林院檢討。

  二十八歲時因在康熙佟皇后病逝尚未除服的"國恤"期間,被友人洪昇邀請觀《長生殿》,被黃六鴻告發,以"國恤張樂大不敬"之罪,革職除名。在此後的半個多世紀裡,不再入仕,在全國各地的漫遊。經過這一時期的漫遊,其思想和文學創造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著有《飴山詩集》十九卷、《飴山文集》十二卷、《詩餘》一卷、《談龍錄》一卷、《聲調譜》一卷、《禮俗權衡》兩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