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吃什麼食物對腎好

  冬天是補腎的好季節,這段時期通過食療可以有效的提高我們的腎臟功能,維護腎的健康。那麼冬天吃什麼對腎好呢?下面小編整理了冬天對腎好的飲食,歡迎大家的閱讀!

  冬天對腎好的食物

  1、栗子

  栗子素有“乾果之王”的美譽,冬季走在寒冷的街頭買一包香甜的炒栗子,就能夠溫暖一整個冬天。中醫認為慄有補腎健脾、強身壯骨,益胃平肝等功效,因此栗子又有了“腎之果”的美名。

  2、黑芝麻

  黑色補腎,補腎當然首選黑芝麻了。黑芝麻鹽做法簡單:把芝麻炒一炒,炒幹後用料理機打碎,混入少量鹽,攪拌均勻就可以了。平時撒在米飯或者麵包上,又好吃又補腎。黑芝麻對頭暈眼花,耳鳴耳聾,鬚髮早白,病後脫髮的人有很好的食療作用。

  3、果仁

  德國醫生髮現在某些經常大吃南瓜子的民族中,沒有前列的腺 疾病發生。這是因為南瓜子中含有一種能影響男性的激素產生的神祕物質。

  此外,小麥、玉米、芝麻、葵花子、核桃仁、杏仁、花生、松子仁等也對性的 功能有益。

   芡實

  明代醫家繆希雍稱芡實為”補脾胃,固精氣之藥也“。《本草綱目》也認為,芡實”益腎,治遺精“。古代很多治療遺精早洩的名方,中都有芡實為的身影。

  5、蜂蜜

  蜂蜜中含有生殖腺內分泌素,具有明顯的活躍性腺的生物活性。因體弱、年高而性功能有所減退者,可堅持服用蜂蜜製品。

  6、山藥

  唐代食醫孟詵曾說:”山藥利丈夫,助陰力。“而《日華諸家本草》也有記載:”山藥助五臟,主洩精健忘。“山藥性平,味甘,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之功,無論是陰虛火旺或是腎氣不固而遺精早洩者,均宜常食多食。

  冬天補腎的食療方法

  1、栗子粥

  板栗50g,粳米100g,煮粥食之。可做主食,板栗既能與粳米一起健運脾胃,增進食慾,又能補腎強筋骨,尤其適合老年人機能退化所致的胃納不佳、腰膝痠軟無力、步履蹣跚等症狀者服食,對老人腎虛大有裨益。另外,板栗生食難消化,熟食又易滯氣,故一次不宜吃太多,反之易傷脾胃,吃時要細細嚼碎,口感無渣,成為漿液,一點一點嚥下去,才能起效。

  2、空心菜糯米粥

  空心菜葉30克,糯米30克,鹽、味精、麻油適量。將糯米淘淨瀝乾炒黃,煮成粥。放入洗淨的空心菜葉燙熟,加適量鹽、味精、麻油,攪勻即可食用。每日2次,可早晚服用,能補中益氣,清熱涼血,解毒利尿。可用於膀胱炎、尿道炎所致的尿頻、尿急、尿痛、排尿不暢、小便色深或黃赤。

  3、芹菜糯米粥

  芹菜15克,糯米30克,鹽、味精、麻油適量。將糯米淘淨瀝乾水,放入鍋中炒黃後取出。芹菜洗淨切細末。糯米煮熟後,放入芹菜燙熟,加適量鹽、味精、麻油,攪勻即可食用。每日1-2次,可作早、晚餐食用。能補中益氣、清熱利水、補血涼血,可用於慢性腎炎日久,排尿不暢,尿血或小便渾濁如米湯水樣。

  冬天日常調理補腎的方法

  1、早臥晚起

  冬季的自然規律是天黑得早,太陽升起得晚,所以人也最好晚上早點睡覺,早上相對晚起床,老人起床時間比年輕人早,但也最好等待太陽升起後才起床,這樣才有利於陽氣收納。

  2、多泡腳

  中醫學認為,腳底是各經絡起止的匯聚處,分佈著60多個穴位和與人體內臟、器官相連線的反射區,分別對應於人體五臟六腑。泡腳有舒經活絡,改善血液迴圈的作用。所以,熱水泡腳能滋腎明肝,非常適合冬季養生。

  3、別開瀉面板

  通過運動達到收攝身心、剋制私慾,從而起到固腎強精的目的。但冬主收藏,面板當然也不能處於過於開洩狀態,所以冬季運動不適合大汗淋漓,泡腳時水溫也不宜太高,流汗後反而容易生病。

  冬天養腎要注意事項

  由於各人的體質不同、年齡有別,在食補中也有宜有忌,應靈活掌握。

  如腎陽虧虛者,在飲食中以溫補腎陽為宜,可選食羊肉、狗肉等,羊肉、狗肉性溫熱,具有溫補腎陽的效用;對於偏於腎陰精不足之人,食補宜以鴨肉、鵝肉為主。我國明代著名醫家張景嶽有句名言:”善補陽者,必於陰中求陽;善補陰者,必於陽中求陰。“

  對於腎之陰精漸衰的中老年人,冬天可配食鱉、龜、枸杞、山藥、木耳等護陰之品。

  冬令飲食不可過鹹,因鹹味入腎,會致腎水更寒,有擾心陽。另切忌寒涼食品,以免”雪上加霜“,折傷元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