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好領導講話稿的三大技巧

  要寫好講話稿,使其既體現集體決策,又適合講話者的口味,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小編為大家整理了,希望對你有幫助。

  寫好領導講話稿的技巧一:要準確把握領導意圖和受眾心理

  對領導意圖和受眾心理把握得怎樣,要看自己的悟性。當然,這種悟性不是憑空而來的,一是*長期工作的積累,二是*豐富的生活歷練。實際工作中,對領導的意圖把握得越準確、越及時、越深刻,稿子在領導那裡就越容易通過,工作就越容易得到領導的肯定。那麼,如何準確把握領導的意圖呢?一般來講,領導對講話稿的期望值非常高,這也是寫作人員“為伊憔悴”的緣由所在。但領導由於工作繁忙,一般情況下只給起草文稿的同志提供一個主題,甚至放手讓寫作人員去自由發揮,這就要求我們主動對領導意圖進行挖掘、研究和把握。

  首先,要了解領導“為什麼要講”。

  也就是要弄清楚領導為什麼需要這篇講話稿,領導講這個話想解決什麼問題。把這些問題弄清楚了,就可以少走彎路,寫出的講話稿就能有的放矢,而不致離題甚遠。

  其次,要了解領導“想講些什麼”。

  瞭解領導想講什麼,說難也難,說易也易。一些跟隨領導多年的同志,思想上能與領導高度契合,準確地領會領導意圖,表達出領導的思想,甚至“發展領導的意圖”,就是因為平時能做有心人,把握住了其中一些規律性的東西。領導的思想和意圖往往是從他的工作、調研、思考、學習中產生和體現出來的,只要平時多聽、多記、勤歸納,及時把領導零星分散的意見和思想火花歸納起來,用一條線貫穿起來,領導的思想脈絡就出來了,想講什麼的問題也就解決了。

  再次,要了解領導“想怎麼樣講”。

  寫文章沒有公式,領導講話卻有其風格,因此,領導“怎樣講”還是大有講究的。有的領導喜歡緊扣形勢,結合實際,不繞彎子,不搞形式,單刀直入,切中要害;有的領導擅長說理,深入淺出,層層剖析,平和親切,鞭辟入裡;有的領導喜歡理論分析,邏輯縝密,語言嚴謹,觀點鮮明;有的領導喜歡用基層事例說話,生動真切,通俗簡潔,乾淨利落。因此,我們寫講話稿一定要研究領導的風格,否則領導講起來不順口,下面聽起來不順耳,寫作人員的辛苦也多半會白費。

  除了能準確把握領導意圖,有經驗的寫作人員還能瞭解聽眾心理,即要吸引人聽得下去,要使人能聽得懂,要能說服人、打動人。衡量領導講話稿的優劣也是同理。不同的聽眾由於身份、閱歷、文化層次的不同,對領導講話的要求也有所不同。對基層老百姓來講,他們要求領導講話多一些群眾語言,儘量通俗一點,多關注一些他們關心的問題;如果聽眾是機關幹部,各方面素質都比較高,講話稿就要思想深刻、觀點新穎、論據充分,講究表達藝術;如果聽眾來自各個層面,眾口難調,就要善於抓住主要矛盾,兼顧最大多數人的口味。但無論如何,大家聽領導講話,都希望聽到新鮮的東西,都不希望浪費寶貴的時間,所以領導講話就要儘量涉及一些大家關心的問題,多用一些鮮為人知的材料,擴大知識面,加大資訊量,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

  寫好領導講話稿的技巧二:要深入挖掘材料和吃透情況

  領導講話稿要做到內容準確、觀點精闢新穎,就要最大限度地佔有材料,吃透方方面面的情況。蒐集和挖掘材料如果不付出時間和精力深入蒐集挖掘,則很難獲得有價值的材料。一般來講,領導講話稿所需要的材料應該包括三個方面:

  一是“上情”材料。

  主要是上級檔案、會議材料、調研報告等。要通過對這些材料的細心研讀,從中深刻領悟、準確把握上級精神的要點和實質,看有哪些新精神、新要求、新提法,對起草領導講話稿有什麼借鑑意義,在起草中如何吸收和體現。

  二是“外情”材料。

  包括國內外相關方面的發展趨勢、研究動態、最新觀點,各地一些好的經驗做法和政策舉措等,主要從各種報刊、廣播電視、資訊網路和其他渠道獲取。

  三是“下情”材料。

  領導講話一般都是為了解決問題。把當地主要情況和存在問題搞得清楚,講話稿就越有針對性,就越能擊中靶心。更為重要的是,只有深入挖掘下情,研究新鮮的例證、總結新鮮的觀點、採擷新鮮的語言,才能遠離書生氣,解決東拼西湊的毛病,講出自已的話,充滿時代氣息,講話稿的味道才能出來。

  蒐集和掌握材料只是基礎,根本之處還是要吃透情況,提煉觀點,這是一項創造性的工作,也是檢驗寫作人員“功力”的關鍵。提煉有價值的觀點,應把握好三點:一是觀點要“高”。要善於從全域性的高度觀察和思考問題。胸中有大局,形成的觀點才會更加全面,更有權威,更加有戰略性,起草的講話稿才能從工作的大方向上著眼,才能把一些全域性性問題講深講透。二是觀點要“新”。一般來講,領導不喜歡講老話,不喜歡人云亦云,總希望提出高人一籌的見解來。因此,寫作人員要善於為領導提供新思想、新理念、新策略、新方法,而不能墨守成規、沿襲積習,總是老腔老調老面孔。當然,提煉新觀點要建立在巨集觀大背景之下,政策法規基礎之上,決不能為了追求標新立異、轟動效應而步步踩“地雷”,處處碰 “高壓線”。三是觀點要“實”。提煉觀點要站在本地工作實際上思考問題,做到“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立足於解決問題,推動工作,這樣提煉出的觀點才服當地水土,才能在工作中得到貫徹落實,不至於“聽聽激動,想想難動,抓落實時沒法動”。

  寫好領導講話稿的技巧三:要加強平時寫作基本功的訓練

  領會了領導意圖,掌握了各方面的材料,接下來就進入了擬稿階段。起草領導講話稿,有一個循序漸進、厚積薄發、遊刃有餘的過程,這個過程不是經歷一日之寒就可以實現的。

  一要勤學。

  首先,要加強對文字基本功的訓練。寫作人員既要加強思維訓練,又要加強辭章修養,提高遣詞造句、佈局謀篇的能力,這樣才能寫出準確而優美的文章。其次,要廣泛涉獵各種知識。要擴大自己的閱讀範圍,增加自己的閱讀量,博覽政治理論、市場經濟、文學、哲學、歷史、法律、科技等方面的書籍,兼收幷蓄,融會貫通,從中找到規律性的東西。在很多時候還是要結合工作學,學習的東西“要精要管用”。再次,要加強實踐學習鍛鍊。實踐出真知,實踐中能學到許多書本上沒有的知識。要獲得真知,就要經常深入基層,深入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這樣才能聽到群眾最真實的語言,瞭解群眾最真實的一面,掌握解決問題的最真實有效的辦法。掌握了這些知識,就能極大地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增強實際工作水平和能力,對寫好講話稿大有裨益。

  二要勤思。

  寫作人員要養成思考的習慣,這也是獲得真知灼見、走向成功的基石。讀書只有經過仔細思考,反覆琢磨,才能有所悟、有所得,不至於變成“書呆子”。勤思要結合現實生活和遇到的問題展開,要為解決問題提供理論依據,為指導實踐提供理論武器。只有平時勤思,接到文稿任務時,寫作人員才能較快地進入寫作狀態,在較短的時間裡提煉出觀點,完成文稿佈局,豐富文稿內容,縮短成文時間。

  三要勤練。

  一篇好的講話稿往往需要寫作人員付出很多的精力和心血。但現實情況是,寫作人員從接到擬稿任務到成文交稿,往往時間非常緊,根本不可能有從容斟酌的修改時間。如果平時不勤練,就很難擔負寫作重任。因此,寫作人員一定要在寫作上下足功夫,經常練技,毫不懈怠。只有這樣,才能增進筆力,較快寫出好稿子。

  此外,我們還要認識到,文稿的起草是一項艱苦的系統工程,是體現耐心、恆心、責任心的系統工程,是對忍功、苦功、憋功的挑戰,這就要求寫作人員耐得住寂寞,守得住孤燈、坐得住板凳、經得起委屈,這樣才能寫出高水平華章。
 

  看完“”的人

1.如何寫好領導講話稿?

2.教你寫好講話稿的8點技巧

3.領導講話稿的寫作技巧

4.文祕必備 領導講話稿寫作技巧

5.如何寫好機關領導講話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