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資訊化應用現狀及建議

  高效的企業管理一直是中國企業的“軟肋”,其中高效的財務管理更成了企業發展的瓶頸。下面小編通過分析財務管理資訊化應用現狀,提出解決建議,歡迎閱讀。

  財務管理資訊化應用現狀

  ***1***缺乏一個系統的、規範的、有多重訪問級別的綜合財務資訊網。

  ***2***會計資訊的傳遞速度慢、可靠性差。

  ***3***沒有網上進行業務處理的功能。

  ***4***會計資訊資料模式不規範,資料結構多種多樣。

  ***5***缺乏全公司統一、齊全、詳盡的實時財務資訊資源。

  ***6***在Internet網上查閱資訊效率低。

  企業財務管理資訊化具體解決建議

  1.規範企業的會計核算,加強財務管理,發揮企業監控作用

  企業除了實時掌握各部門的動態情況,業務的變化外,最終要進行資料的合併,掌握企業整體的資金運作動態及企業發展狀況。過去由於企業各部門或子公司的會計核算不規範,處理依據不統一,成本費用的劃分標準不統一,致使上報的資料不規範而損害了資料的參考價值,甚至由於資料的不規範給企業決策帶來了不少的負面影響。在啟用財務管理系統以前,企業一般情況下會將提供的報表資料進行合併,然後企業高層再將各部門或者子公司提供的報表資料進行合併。報表提供的表面資料不能清楚地分析資料發生變化的原因,且可能具有不真實性。現代財務管理系統提供了賬目合併的解決方案。

  通過系統對會計核算的規範程度控制,由高層界定成本費用的劃分標準並通過系統對標準進行有效的控制,各部門或子公司的資料更可靠,高層在最短的時間內將各分公司財務賬進行多層次、多角度合併後,再輸出報表。並在系統財務分析的幫助下對企業各行業、各地區的運作情況,取得了很多的幫助決策的資訊,提高了對市場的反應能力。企業的賬務資料按不同的管理角度彙總後,能夠進行多維立體分析。因公司在彙總中可以直接查詢每一財務資料的資料來源,從而企業高層可以橫向比較各經營中心的業務執行情況,分析哪一個地區經營狀況較佳;或各經營中心橫向比較下屬企業的運作情況,為管理決策提供有價值的資訊。

  2.應用財務供應鏈來管理資金流

  小型的單個企業財務管理因為目標單一,管理簡單,也許用上一個適合自身的財務軟體就能基本解決問題。但如果是大型的集團公司,特別是分佈地域較廣的公司僅僅用一個財務軟體根本不起多大的效用。馬克思曾說:“經濟越發展,會計越重要”***馬克思《資本論》第三卷***,會計對於集團公司來說已經不單單是做賬那麼簡單了。作為企業業績改進工具之一的ERP***企業資源計劃***,是各企業家所喜聞樂道的一件事。ERP是過去20年企業計算領域的一股大浪潮,《財富》前1000家公司有8596實施了ERP,但是能把ERP推行得很好的企業寥寥無幾。

  事實證明,雖然說通常的ERP系統提供財務管理模組,它們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業內部財務管理的自動化程度,但在企業之間的財務往來管理上仍然是人工完成,不少重大電子採購行為還沒能實現付款流程的自動化。財務供應鏈***FSCM***這一新概念的出現,能進一步改善企業最核心部門的工作效率,專家們也普遍認為,它是繼ERP之後下一個重要的企業經營模式。

  在對財務供應鏈進行管理的時候,有兩個方面特別關鍵:一是能否獲得有關將來現金支出需求以及現金流入的準確資訊:二是基本的技術實現是否已經到位。在過去3年中,網路已經成為企業之間聯絡的主要方式之一,企業的業務流程也都是建立在可以信賴的網路基礎設施之上。發票收據、稅款計算、發票核准、付款及現金管理方面的流程實現自動化已時機成熟。雖然可能還存在一些安全問題,但從技術上來說,已足夠支援電子付款系統。如果能夠構建一個完善的財務供應鏈管理系統,那企業不僅能夠使現金流更加透明和健康,並能幫助供應商實現自助管理,降低發票處理以及對賬調節的成本,改進期末結算,消除重複付款現象等。

  不少自動化解決方案目前遇到的最大障礙是80%的流程仍然基於紙張,所以財務供應鏈的自動化解決方案必須從無紙化入手,並應儘量避免陷入複雜的業務流程重組。具體的財務供應鏈實施過程可以分為以下4個階段:

  ***1***文件電子化

  使用OCR技術替代繁重的資料錄入工作;電子發票按購物訂單進行核對、傳遞以便批准更容易,並能通過標準的工作流系統一路傳遞下去,從而留出時間處理各種例外情況。當無法利用OCR技術時,則需要加強進行例外管理的人工手段。

  ***2***交易自動化

  人工付款改為電子付款之後,就可以完全控制付款流程,從而能隨時隨地付款。電子付款不一定能夠縮短付款週期,如果客戶想保持30天的付款時間,那它完全可以在最後一天付款。不過有了電子付款,企業可以通過談判為客戶提供各種優惠條件來縮短付款週期。這裡需要澄清的一大誤解是,有人認為紙張流程造成固有期限的延誤可以帶來一定的好處。但其實對於大多數企業來說,運營效率提高所帶來的效益,加上能夠隨意安排的付款日期,大大補償了浮動收入帶來的任何損失。另外,自動化技術還使得利用支出控制來優化現金頭寸變得更為可行。

  ***3***管理自動化

  在美國,Sarbanes—Oxley法案在法規方面給企業運營帶來了新的壓力,如果沒有端到端的自動化解決方案,要實現報告的準確、迅速和透明是不切實際的。

  ***4***在不同地區銷售,使用稅率各不相同,而且每年變化繁多,自動化的解決方案則能在提高企業運營效率的同時節省財務管理成本。

  可以加強財務供應鏈中各個部門之間的聯絡,從而排除了付款鏈的不確定性,可根據日常應付賬款和應收賬款的準確資訊來幫助企業優化現金管理,同時能改善信貸決策,並有機會尋求外部融資渠道,例如代理融通等。美國一家公司最近實施了財務供應鏈管理系統,結果表明其運營效率大幅度提高:85%的交易不再需要資料錄入;發票受理的成本降低了一半多,每筆減少至1.27美元;運營成本也減少了30%***全時制工作人員減少所帶來的直接影響***。其他的重大好處包括:改善了交易和付款條件;減少了對支援多個付款系統的IT資源的需求。

  3.提高財務人員工作效率和質量

  無論是單個的小型企業,還是跨地區的集團公司,要實施財務管理的資訊化,人員的培訓都是個亟待解決的難題。會計電算化的實施是一個較為複雜的過程,不僅包括前期的軟硬體選用、財務人員上崗培訓、財務制度重新設計,還包括實施初期的手工與財務管理系統並行執行、方案修正和實施後期的功能擴充套件、二次開發等。每一階段實施的效果都和財務人員的素質緊密相連。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要求更新財務管理模式,會計人員面臨新的考驗。改進財務人員培訓工作,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勢在必行。以下是對財務人員特別是會計人員培訓的幾點建議:

  ***1***更新培訓內容,完善財務人員財務管理知識結構體系,豐富相關計算機知識具體地說,一方面是要加大財務管理資訊系統和會計電算化的理論知識比重,要求財務人員掌握會計核算軟體功能結構,資料處理流程,具備計算機基礎知識,懂得簡單操作與維護,能運用Office等辦公軟體,熟悉Internet的知識;另一方面要能適應知識經濟環境下新的會計分支***如人力資源會計***,或新的商務模式***如電子商務***等對傳統內容擴充的要求。

  ***2***充分利用計算機與網際網路資源,豐富財務管理培訓的方式

  知識經濟時代計算機網路發展迅速。以網路為媒介,採用遠端教育或興辦教育網站的方式,既可以及時更新財務人員的相關知識,又可以解決培訓時間、場地不足的問題,官方網站與軟體供應商網站還可以優勢互補,從政策與實務兩方面提供財務管理資訊化培訓所需材料。

  ***3***建立良好培訓機制,完善培訓制度,落實培訓效果

  從巨集觀來看,可改革現有的財務人員培訓上崗證制度,具體實施上使會計電算化培訓成為會計人員從業資格教育及後續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從微觀企業來看,可制定企業內部培訓制度,有計劃有組織地開展內部培訓工作,並明確獎懲以激勵財務人員,形成良好的組織培訓和自我學習的環境。

  ***4***培養財務管理資訊化骨幹力量,帶動財務人員素質的提高在幾年的財務管理工作中,發現短時間內要普遍提高財務人員素質是很不現實的。但會計人員會計電算化知識的缺乏又會成為制約企業財務管理資訊化實施效果的瓶頸。為充分利用財務管理資訊化優勢和所用軟體的功能,應付日常會計電算化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緩解技術壓力,降低諮詢維護費用,建議實施電算化的單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財務管理資訊化方面的人力資源投資,培訓數名具有較高計算機應用與維護能力,熟知財務軟體知識,對計算機與資訊化相關知識有一定了解的財務人員,既可提高本單位財務管理資訊化應用水平,又可在必要時在部門內開展不定期的培訓活動,帶動其他財務人員素質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