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

  財務管理工作中任何企事業單位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現如今財務管理問題繁多,下面小編整理了財務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並給出了幾點建議,歡迎閱讀。

  財務管理存在的主要問題

  1.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有待提高

  財務管理工作中任何企事業單位管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的環節。為了更好地發揮財務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這就要求單位的財務管理人員要具有科學管理水平以及良好的職業道德。財務的管理人員對單位財務管理中的效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在很多單位對花費一些費用來培養或是通過招聘一些的技術能力強的科研技術人員,卻對管理人員是財務管理方面的人才不重視,領導的這種意識造成了財務管理的人員整體素質不高,財務的管理能力非常差。

  2.財務管理和會計的核算間存在合作性差

  在實際工作中,財務管理工作是需要很多方面互相配合,互相協調,共同發展的,其中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二者之間的關係就是非常密切的,但是現在大多數的企事業單位大多數都更加偏重於對資金的核算管理,表面上直接和財務有相關的工作,往往忽視了很多間接性的工作,這就導致財務的管理和會計的核算間的聯絡不密切。

  3.財務管理制度設定的不合理,導致了企業的管理效率降低

  企業對於財務機構的設定非常的重要,如果機構整體的層次不夠清晰,就會導致財務工作中責權的不明確,一旦產生什麼問題就會發生人員之間互相推託責任,這樣就無法來達到企業財務的管理目標。企業財務的機構如果設定的不合理,就不能來起到整體監督的職能,這樣就會使財務的人員有舞弊行為的現象可能性增加。

  4.發展中的投資科學性不足

  現如今很多企事業單位在進行發展和壯大與其各項投資決策分不開的,只要是投資行為就一定存在著一定的投資風險,所以說投資方向選擇的是否科學、可行和各企事業單位未來的生存、發展壯大有著非常緊密的內在聯絡,如果在進行投資的時候沒有比較科學的可行性策略,就會導致將來在財務方面出現一系列的問題,在現在經濟環境中,要對整個專案進行投資的前提條件就是要對企業的專案能夠有比較深瞭解,這就要求決策者在做投資的決策時侯,就需要對整個專案中設計的一系列具體的問題進行明確的決策,不斷加強財務管理研究。

  財務管理存在問題的對應建議

  1.加強對財務管理人員的素質教育

  為了規範單位的財務行為,要切實加強財務管理,為企事業單位創造一個良好的經濟環境,促進事業發展,隨著市場的經濟在飛速的進行發展,整體的財務管理水平帶來了有很大程度提升,這就要求財務的管理人員不單單的要懂得一些管理相關的知識而是要求具備高水平的財務管的人才,因此要通過各種,通過多種渠道和方式加強對會計人員的培訓,提高和更新財務管理人員的知識水平,提升財務人員的工作能力,同時要充分調動財務管理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這樣就會加快這個企事業單位整體發展的腳步。

  2.合理有效的協調財務管理和會計核算間的關係

  財務管理工作並不是獨立內部的部門自我就可以進行運轉的,任何企事業單位財務管理離不開會計,其所有的經營或是生產活動都與財務運轉之間是密不可分的,財務管理工作很多時候也需要和外界的一些有關的部門進行溝通,所以財務部門應當合理的協調彼此的關係。現在企事業單位都比較注重整體財務的管理一方面的運轉,但這種重視只是停留在重視上未能給予採取任何正確的行動。內部很多財務的決策與會計的核算是分不開的,會計的核算涉及的一系列相關程式及方法同樣也是財務在管理中非常需要的,但兩者之間是存在很大的差別的,兩者之間既有聯絡同時又存在差別,就亟待採取一些正確科學有可行性的方法來溝通和合作。

  3.制定科學實用的財務管理制度

  健全財務管理工作中各項工作規章制度,結合本單位的會計工作要求,要切實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專責,辦事有要求,工作有檢查。對會計崗位的劃分進行調整和設立必要的會計崗位。設定崗位時應根據職責分離的原則分配崗位,同時加強授權審批控制,強化內部牽制制度,通過人員分工、崗位責任制的建立、許可權的劃分等形式進行控制,防止錯漏、舞弊和越權行為的發生。

  4.提高企業的科學投資的能力

  要實現確保企業內部實施的控制制度具有科學性以及規範性。真正要達到制度的制定符合各企事業單位自身的實際情況,不單單要容易進行操作,同時還要相應進行有效地把握關鍵的環節,特別是在資金的流動方面以及採購及投資等比較重要的環節,進行制定科學完整的制度。資金是各企事業單位賴以生存的根本,要努力提高資金的運用效率。把握住源頭的合理利用,充分考慮投資風險。

  財務管理的目標型別

  企業的投資目標可以分為不同的型別。

  ***一***利潤最大化

  利潤最大化是指企業通過對財務活動和經營活動的管理,不斷增加企業利潤。企業利潤也歷經了會計利潤和經濟利潤兩個不同的發展階段。利潤最大化曾經被人們廣泛接受,在西方微觀經濟學的分析中就有假定:廠商追求利潤最大化。這一觀點認為,利潤代表企業新創造的財富,利潤越多則說明企業的財富增加越多,越接近企業的目標。

  利潤最大化的發展初期是在19世紀初,那時企業的特徵是私人籌集,私人財產和獨資形式,通過利潤的最大化可以滿足投資主體的要求。然而現代企業的主要特徵是經營權和所有權分離,企業由業主***或股東***投資,而由職業經理人來控制其經營管理。此外,還有債權人、消費者、員工以及政府和社會等,都是企業的利益相關者。

  ***二***股東財富最大化

  這種觀點認為,企業主要是由股東出資形成的,股東創辦企業的目的是擴大財富,他們是企業的所有者,理所當然地,企業的發展應該追求股東財富最大化。在股份制經濟條件下,股東財富由其所擁有的股票數量和股票市場價格兩方面決定,在股票數量一定的前提下,當股票價格達到最高時,則股東財富也達到最大,所以股東財富又可以表現為股票價格最大化。

  股東財富最大化與利潤最大化目標相比,有著積極的方面。這是因為:一是利用股票市價來計量,具有可計量性,利於期末對管理者的業績考核; 二是考慮了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因素;三是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克服企業在追求利潤上的短期行為,因為股票價格在某種程度上反映了企業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

  同時,也應該看到,追求財富最大化也存在一些缺陷: 一是股東價值最大化只有在上市公司才可以有比較清晰的價值反映,對非上市公司很難適用; 二是它要求金融市場是有效的。由於股票的分散和資訊的不對稱,經理人員為實現自身利益的最大化,有可能以損失股東的利益為代價作出逆向選擇。因此,股東財富最大化目標也受到了理論界的質疑。

  ***三***企業價值最大化

  企業價值最大化是指通過財務上的合理經營,採取最優的財務政策,充分利用資金的時間價值和風險與報酬的關係,保證將企業長期穩定發展擺在首位,強調在企業價值增長中應滿足各方利益關係,不斷增加企業財富,使企業總價值達到最大化。企業價值最大化具有深刻的內涵,其宗旨是把企業長期穩定發展放在首位,著重強調必須正確處理各種利益關係,最大限度地兼顧企業各利益主體的利益。企業價值,在於它能帶給所有者未來報酬,包括獲得股利和出售股權換取現金。

  相比股東財富最大化而言,企業價值最大化最主要的是把企業相關者利益主體進行糅合形成企業這個唯一的主體,在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前提下,也必能增加利益相關者之間的投資價值。但是,企業價值最大化最主要的問題在於對企業價值的評估上,由於評估的標準和方式都存在較大的主觀性,股價能否做到客觀和準確,直接影響到企業價值的確定。

  ***四***相關利益者價值最大化

  這種觀點認為,企業的本質是利益相關者的契約集合體,利益相關者是所有在公司真正擁有某種形式的投資並且處於風險之中的人,企業利益相關者包括股東、經營者、員工、債權人、顧客、供應商、競爭者以及國家。由於契約的不完備性,使得利益相關者共同擁有企業的剩餘索取權和剩餘控制權,進而共同擁有企業的所有權。對所有權的擁有是利益相關者參與公司治理的基礎,也是利益相關者權益得到應有保護的理論依據。

  在利益相關者框架下,企業是一個多邊企業的結合體,它不僅僅由單純的股東或單一的利益相關者構成,而是由所有的利益相關者通過契約關係組成。也就是說,企業是使許多衝突目標在合約關係中實現均衡的結合點。對眾多利益相關者專用性資源進行組合,其目的是為了獲取單個組織生產所無法達到的合作盈餘和組織租金。各產權主體在合作過程中,由於向企業提供了專用性資源並承擔著企業的經營風險,因此都有權獲得相對獨立於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自身利益。

  ***五***社會價值最大化

  由於企業的主體是多元的,因而涉及到社會方方面面的利益關係。為此,企業目標的實現,不能僅僅從企業本身來考察,還必須從企業所從屬的更大社會系統來進行規範。企業要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生存,必須與其周圍的環境取得和諧,這包括與政府的關係、與員工的關係以及與社群的關係等,企業必須承擔一定的社會責任,包括解決社會就業、講求誠信、保護消費者、支援公益事業、環境保護和搞好社群建設等。社會價值最大化就是要求企業在追求企業價值最大化的同時,實現預期利益相關者的協調發展,形成企業的社會責任和經濟效益間的良性迴圈關係。

  社會價值最大化是現代企業追求的基本目標,這一目標相容了時間性、風險性和可持續發展等重要因素,體現了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

  >>>下一頁更多精彩“財務管理和會計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