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勵志的小故事

  一些智慧的根源都來自於民間,在我們的身邊常常會發生一些微乎及微的小事情,但往往是這些才更易引起人們的共鳴!下面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參閱!

  :平靜謙和,不事張揚

  蘇東坡年輕的時候,是個傲氣十足的人,一日在田間小路上行走,忽然和一個村姑狹路相逢。

  村姑挑著一擔泥,兩個互不相讓。

  最後村姑提出她出一上聯,若蘇東坡能對上下聯,她就甘心讓路。

  村姑的上聯是:一擔重泥擋子路。

  蘇東坡一聽,這個上聯可算了得,一時竟想不出下聯。

  兩邊在水田裡插秧的農夫大聲笑。

  情急之下,蘇東坡竟然大聲迴應:兩旁夫子笑顏回。

  然後,蘇東坡脫下鞋襪,為村姑讓了路。

  事實上,一個人的輕與重、貴與賤,絕不是自己能訂下標準的。平靜謙和,不事張揚,才是最重的分量。

  :慢是生活該有的速度

  清代文學家周容在《小港渡者》中記載:順治七年冬天,他要從小港進入鎮海縣城,他吩咐小書童捆紮了一大摞書跟隨著。

  眼看太陽就要落山了,離該縣城大約還有兩里路,他問一個擺渡的人:“待我們趕到縣城,南門還開著嗎?”

  擺渡者仔細打量了小書童一番,回答說:“若是慢慢走,城門還會開著;若是惶急趕路,城門怕就關上了。”

  他聽了有些氣惱,覺得擺渡者在戲弄人。

  這一主一僕便快步前行,南門在望了,小書童因急著趕路摔了一跤,書散落一地,等他們把書理齊捆好,城門已經關上了。

  生活該有的速度,不能隨便提,一旦改變了,生活就會隨之大亂。

  :自尋煩惱

  有人問禪師:“修行需要下什麼工夫嗎?”

  禪師說:“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人又問:“一般人都是如此,師父的功夫就是這樣嗎?”

  禪師:“並不一樣。別人該吃飯時不肯好好地吃,偏偏要百般思索;該睡覺時不安心地睡,還要千般計較。所以我和他們不同。”

  該吃就吃,該睡就睡,這就是生活,就是禪。

  禪師的話告訴我們,生活中許多的計較都是自己跟自己過不去,是自尋煩惱。

  :夏娃的嫉妒

  夏娃正在伊甸園裡散步,一條蛇攔住了她的去路。

  “你把這個蘋果吃了吧。”蛇說。

  夏娃謹遵上帝的教誨,拒絕了。

  “你吃了這個蘋果,”蛇繼續勸夏娃說,“你就會變得更加漂亮迷人,你丈夫會更加喜歡你。”

  “這用不著,”夏娃堅定地說,“我丈夫除了我再沒有其他任何女人。”

  蛇大笑了起來:“怎麼沒有?當然有。”

  隨後,蛇把夏娃帶到了一座小山上,山上有一口水井。

  “那個女人就在下面,在井裡。你丈夫亞當就把她藏在這兒了。”

  夏娃往下一眼,井水中映著一個美麗女人的身影。於是夏娃接過蛇遞過來的蘋果,毅然決然地吃了下去。

  嫉妒可能是人類最普遍、最根深蒂固的一種情感。

  但無論如何,請不要讓它矇蔽了我們的雙眼。

  :人生只在呼吸之間

  有一天,釋迦牟尼靜坐默思,探索生命的奧義。

  他心有所悟。便問身邊的弟子:“人生幾何?”一弟子出口便答:“幾十年吧。”

  釋迦牟尼搖了搖頭。

  另一弟子思考片刻,輕聲答道:“真正稱得上人生的只有幾年吧。”

  釋迦牟尼又搖了搖頭。

  二位弟子疑惑了,便問:“依您之見呢?”

  釋迦牟尼沉沉答道:“人生只在呼吸之間。”

  佛祖的徹悟,在常人之上。

  人之一生,猶如一呼一吸,生和死,只是瞬間的轉化。了悟這點。方能做到努力把握每一刻、每一秒。須務。生命本身就是一個不斷新陳代謝的過程。

  人在每呼吸一瞬間,既是他自己,又不是他自己。

  “人生只在呼吸之間。”時時更新自我,不眷戀舊我。不追悔往昔。

  “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吐故納新,讓生命之樹常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