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成長勵志的小故事

  在我們的成長路上,不妨時常找一些來看看,那麼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華裔”不是標籤,“贏”才是

  “哈佛高材生+NBA球星”的雙重光環是如今林書豪最醒目的標誌,但就讀這所世界著名的學府並非他的初衷。“斯坦福大學就在我就讀的高中旁邊,斯坦福的許多球員都是我的偶像,我曾經無比期待自己能在未來某一天成為那支球隊的一分子。”生於加州長在加州的他,非常希望能為家鄉的某所大學效力,斯坦福大學自然是首選,但現實卻是無比殘酷。時至今日,林書豪依然記得自己是怎樣被那些大學一一婉拒的:“UCLA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回覆是,對我沒有絲毫興趣;斯坦福大學的反應是,基本不可能;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教練在看過我的錄影後,依然叫不准我的姓氏Lin。”

  當林書豪在尼克斯大紅大紫後,記者們找到了當年放棄他的那些大學教練。有人堅持認為自己當年的選擇沒有錯,“事後諸葛亮”完全沒有意義;但不可否認,也有人已經開始後悔了。

  斯坦福大學是離帕洛阿爾託高中最近的大學,兩校間僅隔著一條街。可當時斯坦福男籃主帥、現在執教路易斯安那州立大學的特倫特·約翰遜,堅持不肯穿過這短短的一段路,為林書豪送上一份邀請函。“我們知道他,但沒人能預測到他的發展趨勢。招生時也沒有人給我施加壓力,要求我必須簽下這名球員。”前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主帥、現在執教萊斯大學的本·布勞恩教練則自嘲道,他看錯的球員還有比林書豪更大牌的,比如兩屆NBA常規賽最有價值球員得主史蒂夫·納什。“我其實沒怎麼後悔,走眼也不是一次兩次了,而且我們不是沒邀請他入隊,只是想在搞定其他人選後,給他一個沒有獎學金的名額。我很喜歡林書豪這名球員,我們的過錯在於沒給他獎學金。”話雖如此,如果有林書豪在隊裡,布勞恩是不是可能避免因為連續兩年沒有帶隊殺入NCAA64強賽,從而在2008年被解僱呢?

  比起前兩位同行,舊金山大學前任主帥埃文斯就沒有那麼淡定了,2008年被球隊解僱的他如今的身份是一名球探,在他看來,林書豪是有能力改變球隊以及自己命運的那個人。“如果當初邀他加盟,或許我就不會下課了,真希望我們簽下了他。我認為他是個優秀球員,只是沒堅持要他。”

  世上沒有後悔藥賣。最終,沒有獲得任何來自NCAA一級聯盟大學獎學金的林書豪,接受了名頭雖大但籃球實力平平的哈佛大學的邀請。因為常青藤聯盟的所有學校都不給運動員提供獎學金,所以林書豪必須自己支付高昂的學費。但哈佛大學隸屬於NCAA一級聯盟,加盟後可以打上美國最高水平的大學比賽。更重要的是,斯坦福和UCLA只同意讓他加入預備隊,升入正式隊代表學校出戰NCAA希望渺茫,哈佛大學則保證他可以成為校隊正式成員。幾經權衡後,林書豪做出了離開加利福尼亞州,穿越整個美國來到波士頓哈佛大學所在地的決定,這無疑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遠征。

  :一株迎寒恣放的山茶花

  隨著《我是歌手》第三季的開播,那個在每期比賽結束,用沉穩、淡定且不失幽默的語調,宣佈競演選手成績的熟悉身影都會與觀眾重聚銀屏。他叫洪濤,是三季《我是歌手》的總導演和策劃人,帶領著團隊給觀眾執導了一次又一次的驚喜。

  洪濤,這位在幕後為我們“炒切”盛宴的“大廚”,不僅“餵飽”了我們的視聽,還用二十多年細心、執著地“煨燉”了專屬他個人的“音樂濃湯”,一點一滴,直至香醇濃烈。

  上世紀80年代末,洪濤畢業於株洲工學院,家庭條件不是很好的他,畢業後就進入株洲無線電二廠,一做就是七八年。只是,從小痴迷音樂,讀書期間還在某歌廳駐唱過的洪濤,卻沒有因此放棄最心底的對音樂的渴求。

  他省吃儉用,攢下的錢都“爽快”地購買了在當時單價十幾元的正版音樂磁帶。八年間,洪濤購買了近三百盒磁帶,幾乎囊括了市面上所有的流行音樂。聽一首乾淨、細膩歌曲,在那個被洪濤定義為毫無意趣的“工廠時代”,無疑是最愜意且撫慰人心的事。如果說無趣的工人生活是沉寂的冬日,那麼,磁帶裡的世界,就是鳥語花香、萬物盎然的春季。而且在洪濤的心底,他始終也希冀著,有一天,真的能“枯木逢春”!

  不得不說,洪濤是執著且幸運的。1991年,他抱著他的“春季”敲響了湖南經濟廣播電臺的大門,以“中華曲庫”的稱號,華麗變身為一名電臺DJ。洪濤說:“夢想是一個不斷修正的過程。對我來說,不能做歌手,做一個能分享音樂的人也很好啊!”

  自此,他的音樂之路緩緩鋪開,積攢了多年能量的他,在對的舞臺上,開始釋放得勢不可擋。不管是《金曲排行榜》,還是後來憑藉“最受歡迎的電臺主播”變身電視製作人後,推出的《超級女聲》、《音樂不斷歌友會》、首開國內先河的跨年演唱會、《舞動奇蹟》、《挑戰麥克風》、《快樂男聲》等等膾炙人口的節目,都像迎春花兒開一樣,爭奇鬥豔,嫵媚耀眼。

  然而,2012年7月,由浙江電視臺播出的、一個橫空出世且深受觀眾熱捧的音樂節目《中國好聲音》,以毫無商量且強勢的姿態搶佔眾人的眼球,洪濤所在的湖南電視臺,就像豔陽遇暴雨,寒氣逐漸在洪濤心裡凝結成了雪天。一種前所未有的危機感,刺痛著這個以音樂為生命的精靈。不是因為光環沒有了,而是因為市面上最好的音樂節目,竟然不是出自自己的團隊,竟然沒能做到把握住觀眾最新的需求,這對節目策劃者,無疑為最傷的一擊。

  同年10月,在長沙飛往北京的航班上,洪濤無意中邂逅了韓國的一款真人秀歌唱節目,一瞬間,這個平日裡沉穩內斂,極少表露個人情緒的中年男人,竟失控地淚流滿面。他隱約感到,另一個春天似乎要破冰而來了。他立即向電視臺提出要操辦《我是歌手》這個類似韓國版的歌手競唱節目,但結果是,因為國情不一樣,提案的可實操性並沒有能得到認可。

  洪濤沮喪極了。12月初,他出差山東,順道在友人家散心,蕭條的花園裡,竟有一株山茶花花開滿枝,鮮豔綽約。那種萬花皆敗我獨放的景緻讓洪濤瞬間熱血沸騰、內心一震。他跟自己說:為什麼不試試呢?說不準我就是這花開萬花凋謝之時的山茶花啊!

  隨即,洪濤說服團隊,在短短的一週裡,用大量的經驗和創意,以完美的策劃最終獲得了臺裡的支援。節目上檔日期被安排在2013年第一季度,每週五晚10點檔播出,籌備時間只有不到三個月。對洪濤而言,這是一次沒有退路的賭注,但這份賭注卻讓他此前無望的心,似乎已花開遍地、春意盎然!

  2013年1月18日,《我是歌手》第一季在湖南衛視拉開銀幕,像一顆禮炮,光耀了整片星空。在音樂之路上行走了22年的洪濤,再次迎來了他別緻且引領潮流的“春天”。在觀眾的好評如潮中,第二季、第三季也始終帶著驚喜,滿足著觀眾的味蕾,令觀眾大快朵頤,回味無窮。而像山茶花一樣沉靜內斂卻又迎寒恣意綻放的“洪濤”,也早已隨著節目深深地住進了觀眾的心頭!

  :青春是場修行

  《一起去看流星雨》結束,我也沒再關注鄭爽。所以再次注意到她的時候,已經是電影《畫壁》上映以後了。那時候她正被媒體稱作大熒幕上近十年來最美的仙女。

  《畫壁》出來以後,周圍人都評價她說在裡面很好看,我就想,難道楚雨蕁就不好看嗎?說這話的時候還像個孩子一樣,帶著點兒不服氣的神情。然後抿抿嘴脣,誠懇地說,其實每個人都有這個好的光陰,這些也不是說我付出多少就能得來的,所以要想做一個踏踏實實的演員,還是要先把自己的戲演好。

  當時那些話給我的內心觸動很大,覺得這個女孩子真是不懂得自己的美。第一次上《背後的故事》,她說自己長得很平凡、很普通。第二次,她把大家對她的驚豔歸結於她年輕。想起亦舒評價林青霞的一句話,她這樣美而不自知。

  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她不再出來,我也忙著自己的事情。後來,上網下新聞和圖片,不知道怎麼說好,看著像變了,但又說不上來具體哪兒變了。所以我把它歸結於小女孩兒長大了,沒有了嬰兒肥,長開了。女大十八變嘛,我和我十幾歲時的樣子也有些不同了。當然,後來的事實證明,是我錯了,她的確整容了。

  其實我沒有想過她會承認,因為在娛樂圈裡,別說她這樣的基礎級別的整容了,就算那些整得面目全非的,人家也會鏗鏘有力地說,我這是純天然的。其實說真的,她整容後的變化並不是翻天覆地,還是可以看出是她。但很多人可能連她以前長什麼樣兒都沒印象。

  娛樂圈就是這樣一個大熔爐,所有進去的有稜角的人最後都會被磨平,漸漸地只剩下圓滑。我在想鄭爽有一天會不會也這樣,被打磨得再沒有稜角,再沒有鋒芒。但我沒能等來她的圓滑,卻等來了她的一次次炸彈。

  整容了,公開戀情了,分手了。這女孩兒像個孤勇的戰士,又或者像個不懂事的孩子,這一路走得跌跌撞撞,看得人嘆氣連連。

  我想一段感情的結束一定是雙方都有問題,或許是我們愛得不夠成熟,又或許是我們在愛裡面迷失了自己。

  因為愛過,所以不捨得說對方的不好,她提到曾經的另一半時,真摯地說他很好,是自己不夠好。攬下了分手的責任,也笑著面對媒體咄咄逼人的問話,雖然還是會無所適從,還是會語無倫次,但是,她已經在盡力做到最好。還是感慨,終於長大了。

  時間讓人變得寬容,褪去層層不適,你至少可以看到她內心的真摯坦蕩。她並不像個明星,更像一個隔壁鄰居家的小姑娘。會為愛奮不顧身,也會為愛低到塵埃裡,患得患失。她也曾不理智甚至衝動,也曾不自信甚至自卑,但最後還是選擇堅強,選擇放手,選擇勇敢地獨自前行。

  不悔往事,不懼將來。鄭爽,我曾經以為活潑外向就是她的標籤,或者就是她的性格。可是,當你有了更多的關注才知道,浮華只是一瞬間,淡然才是雋永。她可能一輩子也學不會別人那種圓滑,可能一輩子也提高不了她的雙Q,但是她已經在努力了。又或者有一天她也學會了所謂說話的藝術,學會拒絕、學會官方,我不會說那樣不好。只是,還是會懷念曾經有這樣一個女孩兒,她什麼都不懂,卻也什麼都不怕。

  上帝愛你,所以為你預備了對的人。上帝也愛他,所以等你準備好了自己,才會把他送到你面前。在青春的道路上修行,我們都要讓自己變得更好,才會遇見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