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母刺字的歷史故事

  岳飛母親姚太夫人,是婦女的楷模,母教的典範。在國家危亡之秋,勵子從戎,教子盡忠報國,被國人尊為賢母,為中國歷史上三大賢母之一。“岳母刺字”成為中華民族母教的經典。下面給大家介紹

  岳母刺字的故事經過:

  岳飛十五六歲時,北方的金人南侵,宋朝當權者腐敗無能,節節敗退,國家處在生死存亡的關頭。岳飛岳母刺字投軍抗遼。不久因父喪,退伍還鄉守孝。1126年金兵大舉入侵中原,岳飛再次投軍。臨行前,姚太夫人把岳飛叫到跟前,說:"現在國難當頭,你有什麼打算?""到前線殺敵,精忠報國!"

  姚太夫人聽了兒子的回答,十分滿意,"精忠報國"正是母親對兒子的希望。她決定把這四個字刺在兒子的背上,讓他永遠銘記在心。岳飛解開上衣,露出瘦瘦的脊背,請母親下針。姚太夫人問:"孩子,針刺是很痛的,你怕嗎?"岳飛說:"母親,小小鋼針算不了什麼,如果連針都怕,怎麼去前線打仗!"

  姚太夫人先在岳飛背上寫了字,然後用繡花針刺了起來。刺完之後,岳母又塗上醋墨。從此,"精忠報國"四個字就永不褪色地留在了岳飛的後背上。 母親的鼓舞激勵著岳飛。岳飛投軍後,很快因作戰勇敢升秉義郎。這時宋都開封被金軍圍困,岳飛隨副元帥宗澤前去救援,多次打敗金軍,受到宗澤的賞識,稱讚他"智勇才藝,古良將不能過",後來成為著名的抗金英雄,受歷代人民所敬仰。

  延伸閱讀:

  岳飛同施全他們整日在家練武,可沒想到這一年湯陰縣瘟疫盛行,王員外夫婦、湯員外夫婦都因染上瘟疫去世了。

  又遇上天大旱,糧食很少,價格昂貴,經常吃了上頓沒下頓。牛皋熬不住清苦,在外面惹是生非,把牛老夫人也給氣死了。岳飛當年正好二十三歲,已有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大兒子名叫岳雲,十分孝順。一天,岳飛正準備到武場練槍,忽見牛皋眾兄弟邊說邊笑地走過來,便問:“眾兄弟要到哪兒去?”牛皋道:“大哥,這幾日沒吃沒穿的,實在難以忍受。”

  原來他們幾個因日子清苦,便想去搶劫。岳飛一聽,大怒道:“我多次勸你們不要取不義之財,你們就是不聽我的話,將來不論你們得了富貴,還是被官府抓去了,我岳飛都與你們無關。”說完,用槍在地上狠狠地畫了一條短線,說道:“眾兄弟,我從此和你們畫地斷義。你們各自珍重吧。”

  說完轉身就走。幾個兄弟很無奈,紛紛上馬,奔太行山去了。岳飛十分難過,流下淚來,也無心練槍,便回家去了,在房裡悶坐著。岳母看見兒子心中難過,問明緣由,又安慰了他一番。母子兩個人正在說著話,忽然聽到有人敲門。岳飛把門開啟一看,見有一個人,此人二十多歲,一見岳飛,倒頭便拜,說:“特來相投,學些武藝,情願與岳飛結為兄弟。”來人名叫王佐,湖廣人。岳飛非常高興,與他八拜結義。王佐從包袱裡取出十錠馬蹄金、幾十粒大珠子、一件猩紅戰袍和一條羊脂玉瓏帶。岳飛見王佐有這麼多財寶,十分驚訝。王佐這才開口說:“如今跟楊么共起大義,主公久慕大哥文武全才,特請大哥前去。”岳飛一聽,正色道:“我雖不才,但生在宋朝,要為朝廷出力,怎能投奔反賊?”王佐只好拱手告辭。

  王佐走了以後,岳飛便將剛才發生的事向母親說了一遍。岳母聽完,便吩咐在中堂擺下香案,叫兒子拜過祖宗,然後跪好,又命媳婦磨墨。岳母道:“你今天做得很對。但是將來我死後,擔心你一時糊塗,做出些不忠於國家的事來,這不是把你半世英明都毀了嗎?所以今天我要在祖宗面前,在你背上刺下‘精忠報國’四個字。你能做個忠臣,流芳百世,我就是死也放心了。”說完岳母提筆在岳飛背上寫下了“精忠報國”四個大字,然後手裡拿著一根繡花針,順著墨跡一針一針紮下去。岳飛眼含熱淚,拜謝母親的訓子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