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怨不如努力演講稿優秀範文

  慾望是永無止境的,如果你只會抱怨那將一事無成,努力才是對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抱怨不如努力演講稿,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抱怨不如改變

  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晚上好!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抱怨不如改變》。

  記得一位哲人說過“人的幸福感不是源於你有擁有多少,而是在於你懂得珍惜”。是的,人的幸福感是和慾望成反比的,慾望是永無止境的,而得到的卻總是有限,無止境的慾望和有限的得到,就會讓人產生不滿,甚至痛苦。於是總看到別人比自己好,比自己強,比自己幸運。比較多了,就會產生抱怨。抱怨是一種不良的習慣和性格,它會讓人產生逆反心理,影響學習效率,在關鍵時候喪失戰鬥力和競爭力。還會影響到周圍人的心情,惡化你的人際關係。我的姐姐推薦這本《不抱怨的世界》給我,當我細細讀完後,對照檢查發現自己也是一個喜歡抱怨的人,按照作者說的去做,我邊讀邊反省自己,現在心情比以前豁達多了,發現生活比也原來更好。原來常抱怨的那些雞毛蒜皮的事,其實也不是想象的那麼壞,不值得為它苦惱。現在我把從讀這本書中得到的四點體會,跟各位同學一起作個分享。

  一、調整心態,接受現實

  比爾蓋茨告訴我們人生是不公平的,習慣去接受它吧。請記住,永遠都不要抱怨。這點我有深刻的體會。高中時我會抱怨中國的教育的畸形發展,我會去羨慕那些傳說每天都過得豐富多彩的大學生們, 高中畢業後去找暑假兼職,我抱怨社會體制的不公平,工作太累,工資太低。上大學以後,我在想自己四年後的某一個好的職位離我有多遙遠,自己追尋的生活到底能不能實現。越是抱怨掛嘴邊,我越發現這個世界不公平,不一樣。直到讀完這本書,我發現我可以用不一樣的心情,不一樣的習慣去理解這個社會。----改變自己能改變的,接受自己不能改變的,無論是在追尋自己的未來,還是對周圍的社會環境都應該堅持這樣的原則,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將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做到最好。因為我們不可能改變過去,也改變不了因為我們自己的原因而既有的現實,但我們可以通過自我的改造,改變我們能通過努力改變的東西,創造屬於我們自己的幸福!

  二、用多個參照系比較,正確的定位自己

  從多個角度去比較,去理解自己的過去,現在和將來生活中的各種事情,不知不覺就會發現自己真就是一個幸運兒。同樣在城市街道上,有人蹬三輪,有人開轎車。有人步履匆匆職場失意,有人在職場揮灑激情、快意人生。走在街頭,看看他們,比比上,比比下,你會找到自己的定位。我們學校乾淨的學習環境,不用風吹日晒的學習條件,底蘊十足的辦學實力,能成為學校的一員難道不是一件榮幸的事嗎?我發現,如果不喜歡一件事,就去改變那件事;如果無法改變,就只能改變自己的態度,不要抱怨。有句話說得好:如果你不喜歡現在的專業,要麼轉專業、要麼就閉嘴不言。初出茅廬往往眼高手低、心高氣傲,大事做不了,小事不願做,養成挑三揀四的習慣,不要雨天煩打傘,不帶傘又怕淋雨,處處表現出不滿的情緒。我們現在的世界抱怨實在太多了,幾乎所有的個人交流都不知不覺的在向人抱怨自己的生活。這本書正是來指導怎樣做到“不抱怨、不批評、不講閒話”,具體到我們生活中細小的行為,實現“平和心態”在自己個性中的生根。

  改變從我做起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演講的主題是改變自己。新學期,新開始,而我們同樣也要改變自己。在英國最古老的建築物旁,有一塊墓碑,碑文寫道:“當我年輕的時候,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當我成熟以後,我發現我不能改變這個世界,我將目光縮短了些,我決定只改變我的國家;當我進入暮年以後,我發現我不能夠改變我的國家,我的最後願望僅僅是改變一下我的家庭,但這也不可能了。當我現在躺在床上行將就木時,我突然意識到:如果一開始我就僅僅去改變我自己,然後我可能會改變我的家庭;在家人的幫助和鼓勵下,我可能為國家做一些事情;然後,誰知道呢?我甚至可能改變這個世界。”有多少人就像這座墓的主人一樣,一輩子空想改變環境,卻不曾想過改變一下自己,最後碌碌無為。改變別人是事倍功半,改變自己是事半功倍,一味地改變環境倒不如反躬自問。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尊重自己必能得到別人的尊重。當我們不再將眼睛盯著別人,回到自己的心靈世界。將塵埃打掃乾淨,你會發現自己愉快了#from 本文來自高考資源網 end#,別人也回跟著愉快。只有改變自己,才可能改變世界。自己魯迅先生看到人們在病痛的折磨下而含恨離世,他想如果能成為一名救死扶傷的醫生,醫治病人,也許人民的生活會好起來。於是他不辭辛苦飄洋去往日本學醫。他很努力,只希望早日學成,回國去搶救那些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人民,但自從他在課上看到紀錄片中中國人目睹自己的同胞受到侵略者迫害而毫無反應地令人吃驚的一幕時,他改變了他的認識。他不再熱衷於學醫,而是拿起鋒利的毛筆與侵略者做抗掙。“醫學並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魯迅抱著這種想法從仙台回到祖國,立志於改變人們的思想,讓人民覺醒!他棄醫從文,先改變了自己,然後用自己的筆喚醒了無數的中國人。進而改變了整個國家。

  原來,我們是可以改變自己的,當你走到絕境時,不要喪氣,因為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只要你肯改變,當你步入痛苦時,不要哭泣,曲折複雜的通往成功殿堂道路,有漫長,也有捷徑。只要你肯改變。在人生的路上,我們有很多次的機會是可以改變的,我們有同樣多的機會是可以成功的,細細想來,也許是一個小小的習慣,也許是一個細微的動作,也許是一個不成熟的想法,只要我們能夠及時改變,改變了自己,進而改變了我們周圍的同學,再改變我們的學校,直到改變我們的人生,甚至改變我們的世界,我們才不會像墓主人一樣嘆息。有不少人也許轉個彎就能邁入金碧輝煌的殿堂,可卻在原地打轉。也有不少人,右邊就是殿堂,可是他卻遺憾的選擇了左邊。

  最後,我在這裡向全體同學發起倡議:

  改變,從我做起!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每天改變一點點

  一點點,從今天開始行動!有一些人對他們的生活狀況很滿意,但每人都想有擅長的事情,想有為之自豪的事情。不幸的是,大部分的人沒有力量驅動他們去做。他們浪費了時間和天賦,做著想要的生活的白日夢。

  人們不斷地選擇著生活中容易的道路:風險低、不需要太多努力,而且很舒服。改變需要你走出當前的舒適區,進入未知的未來。你必須要改變自己,改變你的環境,甚至你的習慣。

  改變是困難的。如果很容易,那我們就都是生活在豪宅中著名的億萬富翁了。就是因為它很難,才使得改變和提高顯得很棒。改善你的生活會有很多積極的結果。例如,會讓你自我感覺更好,讓你成為一個更好的人、更好的父親/母親、朋友等。你會發現自己更開心。你需要明白的是:讓自己變得更好並不會讓生活中的挑戰變少——但這樣做會讓你準備好來面對挑戰。

  如果你在過去嘗試著改變但以失敗告終,不要放棄。你還可以改變,讓你的生活變得不同。下面的小貼士會讓你開始行動。當你做這些事情時,你不只是在夢想生活,而且你會往爭取那樣生活的路上前進。用這些小貼士做準則,讓你的生活朝著想要的方向發展。

  1、改變的第一步是弄清你想要改變什麼以及改變的原因。

  拿點兒時間坐下來,把你的目標寫下來。也把你想改變的原因寫下來。儘量寫地深入一些,因為它是你改變的基礎。當你感覺太難了或你忘記了為什麼它很重要時,就可以再回頭看看這些內容。

  2、把你的目標告訴給別人。

  對有些人而言,和他人分享心中的想法有些尷尬;但這是必要的。要想改變,你需要有人對你負責。讓別人知道你嘗試去做的事情會確保有人對你負責。確保這個人會一直鼓勵你,不怕去問你的進展。

  3、用好的習慣來代替壞習慣。

  戒掉壞習慣很難,所以最好用好習慣代替不想要的習慣。如果你的癮很大,那你需要採取其他步驟。如果只是個壞習慣,如看Facebook看得太多,那你可以把它替換成在街區散步的習慣。如果你嘗試讓花費在預算之內,那就和家人玩遊戲來代替購物。找一些積極的事情做來代替生活中消極的事情。

  4、改變並不容易,但當有人和你一起做時就容易一些。

  去找一個可能和你情況一樣的夥伴、教練、朋友或家庭成員。如果你想開始健身,約定時間兩個人一起去運動。如果你想早起,早晨互相給對方打電話,鼓勵對方起床並動起來。無論你想進行什麼樣的活動,想方法和他人一起去做。你們會互相支援,你做什麼或不做什麼都可以向對方說明。

  5、擺脫雜念。

  我們的屋子、工作地點,甚至我們的學校裡,到處都是分散注意力的東西,讓我們無法轉變成我們想要成為的人。我們的手機、電腦、iPad等在我們需要的時候都是很好的的工具,但是它們也會妨礙我們。我們花了太多的時間來發簡訊、發電子郵件、檢查各種社交媒體平臺。這些時間可以用來做一些富有成效的事情。減少花費在電腦上的時間。定個鬧鐘,當它響起來的時候,就馬上離開電腦。

  6、關掉電視。

  我知道很多人在工作時會把電視開啟,我也做過,我很負罪。過去當我想工作或打掃屋子時我會開啟一部電影,但是我發現每次我都是坐在沙發前看電視而不是起來採取行動。我決定用聽有聲書的方式來替代看電視:這樣沒有視覺上的東西干擾我去做所需做的事情,而我仍然有娛樂性或教育性的內容去聽。

  7、對自己只說一些積極的事情。

  當你失敗時,很容易指出自己做錯的事情,但是這樣很讓人沮喪。與其這樣,不如對自己說,“我可以做很難的事情。”你有能力去改變,你只需要相信自己,不要被自己打敗。

  8、為他人服務。

  服務性的工作很有趣:你出去想幫助需要幫忙的人,結果你自己幫助了自己。當你為他人服務時,你的自我感覺會更好,你讓別人的生活有所不同,你回饋了社會。

  9、找出你做的好事,無論多麼小。

  很多人可能跳過這步,因為這樣感覺自大和自傲。不是這樣!改變自己是評價你自己在生活中的位置、你在做什麼,以及你為什麼在做那些事情。當你改變時,即使是簡單的事情,也要承認它,不要漠視它,好像它不意味著什麼。它意味著一切!它意味著你真正地在做它,意味著你正在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