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幼兒做好每件小事教師演講稿

  教師是過去和未來之間的一個活的環節。它的事業,從表面來看雖然平凡,卻是歷史上最偉大的事業之一。你知道多少?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幾篇,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

  各位老師:

  大家好!

  作為一名教師,這些天來,我一直被張麗莉老師的大美大愛精神所感動。張老師的事蹟感人至深,催人奮進,是青年教師的傑出代表。**鄉中心小學全體教師積極響應市教育局發出的“向張麗莉老師學習”的倡議,從自己做起,從今天做起,立足崗位,獻身教育。讓我們努力做到:

  1.樹立正確價值觀,學習時代楷模。張麗莉老師的壯舉,與自己高尚的品德和正確的價值觀密不可分,因此,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應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質,做有責任敢擔當的人民教師。

  2.熱愛工作崗位,弘揚英雄精神。張麗莉老師的英雄事蹟,與她對工作崗位的熱愛和對學生的關愛密不可分,作為一名人民教師,工作崗位就是她的家,學生就是她的孩子。我們每個人都將擁有自己的工作崗位,沒有一腔熱情和滿腔熱血,便不會甘於為之奮鬥,並付出一切。

  3.培養甘於奉獻的高尚品德。張麗莉老師總是將利益讓給別人,孝心獻給父母,愛心奉獻社會。學習張麗莉,就是要學習她捨己救人、勇於奉獻的英雄氣概,在祖國和人民最需要的關鍵時刻挺身而出。

  4.弘揚為人師表的可貴精神。張麗莉老師從事著最神聖的事業,默默耕耘在三尺講臺,言傳身教,燃燒自我,耀亮他人。學習張麗莉,就要學習她愛崗敬業、教書育人、心繫學生的可貴精神。有了這樣一種精神,我們就有了不懈奮鬥的動力和源泉,就能夠在祖國教育事業和現代化建設的實踐中大有作為。

  老師們,張麗莉老師作為身邊人已經為我們樹立了光輝的榜樣,讓我們在榜樣的感召下學英雄、見行動,修養師德,提升業務水平,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而奮鬥!願麗莉老師早日康復,願大美大愛精神永駐校園!

  二

  各位領導、老師:

  今天,我懷著十分激動的心情,向大家講述我校常老師的先進事蹟。常老師是一位在農村任教近30年的老教師,在鄉村教育這一平凡的崗位上,她清貧而充實,溫和而堅定,平凡而激越。她幾十年如一日,讓平凡的工作變得不平凡,為的就是這一方熱土,這千家萬戶的孩子,這迎風翻飛,高高揚起的責任。

  我剛來到這所小學時,就為常老師的工作精神而折服,大家常常說她是一位“工作狂”。不論寒冬酷暑,常老師總是第一個到校,最後一個離校。批改的作業,我校沒有一位老師不佩服。學生家長對她是交口稱讚:“把孩子交給你,我們一百個放心。”家長們都爭著把孩子送給她教。

  後來,通過同事的介紹,我漸漸對常老師的瞭解多了。原來,常老師是一位老民師,在邊遠的農村小學工作了有20多年,調來中心小學時間也不長。當時的那所小學教室簡陋,沒有桌凳,常老師就帶著孩子,用泥巴和土坯壘起桌凳;沒有黑板,用木板釘起黑板;老師少,就進行復式教學。在繁重的教學任務前,她再苦不叫苦,再累不叫累。有的學生因年齡小,家務活多,不能整天上課,她就揹著小黑板,到家給孩子補課。

  有一件事令我深深感動。在九十年代初,我們這兒開展了掃盲運動,常老師接受了一個大村的任務。那是一個寒冷的冬天,上課的時間正好趕上了大雪。因為冷,學員們都不願意來上課了。這時,常老師背上教材,扛上一塊小黑板,迎著風雪出發了。她一個村莊一個村莊地走,教完一個,再教下一個,一天要走三四個村莊。學員們被常老師感動了,說:“我們如果不好好學,別的不說,至少對不起常老師!”後來,她的這個小組再也沒人缺過課。常老師的掃盲工作受到了縣委縣政府的嘉獎。當我和她說起這件事時,常老師淡淡一笑:“沒什麼,只是儘自己的一份責任而已。”

  是呀,“儘自己的責任而已”,一句話中,讓我們看到了常老師多麼高尚的師德。

  親身感受了常老師對孩子的諄諄教導,我才真正懂得什麼是“為人師如為人父母。”常老師對待那些調皮、不愛學習的孩子特別有耐心。經常找他們談話,犧牲自己休息的時間,給他們開小灶。晚上,我到她家竄門時,常看到常老師在為這些學生批改作業,研究教育他們的方法。

  常老師對學生的關愛真是無微不至。記得她們班上有一位孤兒,常老師經常在生活上關心她。一個冬天的早上,常老師發現這位學生,衣著單薄,被凍得瑟瑟發抖,她立即帶著這個學生,到商店裡買了一件新棉襖。要知道,常老師平時,自己都捨不得買件新衣服。

  常老師對學生的真誠關愛,也深深感染著她的學生們。她教過的學生,一說起她,都發出由衷的讚歎。記得有一次,常老師不小心摔傷了,在家休息。這可急壞了她的孩子們,他們將自己的零花錢湊起來,買來營養品,一起來看望老師。有的孩子沒有錢,就偷偷從家裡拿來雞蛋送給老師。其他老師都非常羨慕,甚至還有些嫉妒,但也打心眼裡佩服她。

  當常老師得知我要說說她的先進事蹟是,她卻說:“我有什麼可說的,沒有高超的教學技藝,也沒有出色的教研成果,還是多寫寫別人吧。”不過,還是應常老師的要求,沒有說出她的真名。最後,讓我用一首小詩來表達對常老師的敬意吧!同時,也與大家共勉。

  三

  在xx市xx縣xx鄉高洞村小學,有這樣一位名叫王xx的老師,因為六歲時患小兒麻痺症,左腳失去行走能力。他從1984年當民辦教師以來,27年一直拖著殘缺的左腿,紮根在山區的教育事業,用堅毅和頑強,支撐著他的獨腿人生。

  月薪17.5元的代課教師

  王xx從小就有他的理想:長大後當一名優秀的老師。可到了初中畢業報考師範的時候,因為身體殘疾,升學無望,他只有回到家裡務農。

  當時,離家十多公里的松花村,需要一名民辦教師。王xx找到中心小學的校長,他的誠意讓校長感動,求到了這份當時月薪17元5角的代課教師職位。王xx所工作的松花村小,離自己的家至少十多公里,因為沒有食堂,沒有宿舍,每天都得早出晚歸。好幾次遇到下雨漲水,他還得冒著生命危險趟水過河。

  他告訴學生要踏實做人

  在xx鄉高洞村小工作時,班上有個叫黃春林的學生自幼小腿患骨隨炎,未加治療,造成小腿無骨畸形,獨腳行走。黃春林同學經常被其他同學嘲笑,導致性格內向不願意與人交流,學習成績也明顯的下降。

  每當王老師在校園看到他的時候,便不由自主的想到自己的童年和過去,王老師有時間就找黃春林去談心,拉著他的手說:“你要想讓別人瞧得起你,首先你自己就得瞧得起自己。我小時候和你一樣,都有著這樣的不幸。可是我們要讓別人瞧得起,首先自己也得做出個樣來”。王老師接著說:“其實,你很聰明,一點不比其他的同學差的。要有信心,要對自己有信心。”黃春林同學聽到這些,內心頗受感動,從此,他就像換了一個人似的。王老師還經常給他補課。得知黃春林的家庭條件不好沒錢交學費。王老師就給他墊付學雜費幾百元。他抹著眼淚抽泣地說:“老師,謝謝你,可是我家窮,還沒辦法把錢還給你。”王老師卻微笑著擺擺手說:“只要你能好好學習,踏實地做人就行了。”

  打著吊針給學生上課

  王老師總是努力工作,廢寢忘食。

  有一次,正在上課的時候王老師突然感到頭疼的厲害。起初他並沒有太在意,可漸漸頭疼的實在厲害,最後鼻孔流膿。可他還是堅持上課,同事都勸說他:“老王啊,你這病得趕緊去看啊,身體還是自己的。去吧,我用車送你。”

  放學後,王老師就去醫院檢查,原來是得了急性鼻竇炎。醫生說得需要輸一個星期的液。“天呢,我的那些孩子該怎麼辦啊?”

  為了不耽誤孩子們的學習,王老師讓醫生把藥開齊,自己帶回家。那段時間,他一邊在教室裡自己兌藥輸液,一邊為孩子們上課,就這樣沒有耽誤孩子們一節課。

  重返講臺更加執著

  王老師的家庭條件很困難,微薄的工資讓他時常還面對家人、親朋、好友的冷嘲熱諷。其中他有個發小的好友,在外地打工,這幾年賺了不少錢。一次,他拿出一沓鈔票。拍著王老師的肩膀說:“老王,你幹這個一個月才多少錢啊。還不如跟著我呢,保你一年幾萬塊錢。”王老師聽後搖搖頭,認真的說:“我熱愛教育事業,喜歡和孩子們在一起”。可是,生活的壓力迫使他不得不離開講臺。

  在離開學校的幾年間,他一直關心著學校的情況。關心著每一個孩子的成長。當他聽說,現在的代課老師不好找,他的學生需要負責任的老師時,他很痛心,決定重回講臺。回到他熱愛的教育崗位上,回到他在夢中經常見到的孩子們身邊。

  重返講臺後的他對工作更是拼命。經常為學生補課到深夜才踩著山路回到家裡。有一次,因為給一名學生補數學,不知不覺中天已黑盡,王老師一看天色,起身便走,學生家長對他說:“天都這麼晚了,就在家住一夜吧。”王老師微笑的擺了擺手:“謝謝了,還是不必了,家裡還有一家人等著我呢,再者還要早點回去準備明天的課”。就這樣,藉著微弱的月光,他爬巖越溝回到了家。第二天,剛到學校上課時學生就湊過來問:“老師,您那身上是什麼啊?”仔細一看,是血,“奇怪,怎麼是血呢?這血又是怎麼來的呢?”他終於想起來了,昨夜過夾槽時,當時覺得一腳邁進了水裡,臉上也濺上了幾點。最後,其他同事們告訴他,“老王你還不知道吧,就你昨天經過的那個河溝剛摔死個人,就停放在那個大石頭上。所以你才濺了一身的血。”同事們都開著玩笑說:“還是咱們的王老師膽子大啊。”

  不斷學習成為“全能型”教師

  王老師的文憑是初中畢業,文化水平並不高。可是為了教好這些學生,他堅持努力地學習。因為學校在偏遠山區,條件艱苦,學校總共就三名老師。他是一個班的班主任,實際上這個班的所有事,包括數學、語文、美術、音樂等所有的科目,都是他一個人來完成的。

  有的老師也半開玩笑的說:“如今,咱們的這位王老師可是一位多才多藝的才子嘍。”聽到這些,他也就是微微的一笑。“啥才子啊,這也都是為了孩子們。”

  通過自學,王老師讓自己得到了提高,在2007年,王老師終於通過了教師資格考試,成為一名國家承認的合格教師。

  王老師的“答記者問”

  “這麼多年的工作和生活,工資待遇從原來的17元5角到23元再到87元直到現在也才只有一千餘元。我也疑惑的問過他,像你這麼少的工資怎麼來維持家庭開銷的呢?”

  王老師微笑著說:“這些年也全靠了我的妻子在默默的支援著我,以前她也有過抱怨,有過不解。可是看到我對這份工作的執著,對孩子們的無私奉獻。她也就深深地理解了。”

  “出於什麼原因讓您這些年兢兢業業奉獻在教育的一線上呢?”

  王老師笑著說起了當年的一件事。“那是當年剛從天子村小調到高陽村小,一次在村民大會上,村民黃某站起來高聲說道,‘我們學校用人還得堅持原則,一是不要聾子,二是不要瘸子。’會後我來到黃家跟他們說,雖然我是個殘疾人,可是我工作不比別人差。我一定會做好本職工作,教好學生的。要想找個文化水平高的老師就得從外面調,可是我們村條件艱苦,一般人不願意來。我可以先試試,你也看看我的實際表現。”

  王老師說:“從那時候起,我就橫下一條心,一定把教師這個工作做好,幹出個樣來。”

  27載風霜雨雪的磨練“感動xx”

  王老師先後在xx鄉最偏僻的松花、天子、高洞村小工作。在他心裡,學生就是他的全部。有一次,一個留守兒童在課間玩耍時,不慎摔倒在公路邊的涵洞裡,是他親自將孩子送進醫院。

  近幾年,隨著村民的舉家外遷,孩子上學的數量越來越少,他所負責的村小,三個班只有17個學生。他自己的班上只有7個學生。“其實就是再添幾十個孩子,我們這些教師,也一定會認真負責的教,看到這裡讀書的孩子越來越少,我的心裡就有些不是滋味。”

  27個春去秋來,27載風霜雪雨,王xx老師的事蹟感動著身邊每一個人。他被評為“2011年度感動xx十大人物”,評委當時給出的頒獎詞是:“用熱情和執著耕耘在三尺講臺,用忠誠和信念撐起了一片愛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