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你的演講立意出新

  所謂逆向思維,就是指從相反方向思考問題,即一反傳統看法,提出與之相對或相反的觀點,從而達到演講立意出新的效果。著名經濟學家郎鹹平所做的題為《中華文化的兩個小問題:投機與浮躁》的演講,就堪稱這方面的典範:

  赤壁之戰的決勝因素是什麼?有人說了是借東風。因為當時是冬天,刮的西北風,曹操的戰船在北面,東吳和蜀在南面,如果要用火攻的話,剛好逆風,因此一定要等到東風來才行,所以我們的男主角諸葛亮登場了,終於借來了東風,火攻成功,大敗曹營。我請大家用逆向思維想一個問題:萬一這位男主角沒有借到東風怎麼辦?如果沒有借到東風,百萬將士生命將置於何處?這是什麼事件?這是標準的小概率事件。

  第二件是什麼事?就是空城計。諸葛亮彈琴,他在賭司馬懿是否多疑,因為司馬懿本來就是個多疑的人。可是,萬一那天司馬懿跟他老婆吵了一架,不多疑了呢?被他老婆罵一頓,心裡一毛,桌子一拍,上來把諸葛亮抓走了,有沒有這個可能呢?當然有可能了,吵架是天經地義的事,如果司馬懿真的把諸葛亮抓走的話,“三國演義”就沒有了,就變成“二國演義”了。諸葛亮身為堂堂蜀國的丞相,冒這種風險,這也是小概率事件。

  諸葛亮是家喻戶曉的智慧型人物,借東風與空城計更是他的驚世之作,人們多為他的聰明睿智所折服,可郎教授對此卻不以為然,他用逆向思維思考問題,提出一個疑問:假如諸葛亮失敗了怎麼辦?並進一步得出結論:諸葛亮這是在用百萬將士和蜀國的江山冒險!雖然他兩次都僥倖成功,但其實他失敗的機率更高,而一旦失敗了,就將葬送整個蜀國江山。因此,這種賭徒一樣的行為,非但不能表揚,反而應受到批評。通過逆向思維,郎教授從老材料裡挖出了新結論,顯得認識深而論證實,讓人備受啟發。可以說,郎教授的演講立意新穎,受到聽眾的歡迎,逆向思維可謂立下了頭功。

  對待同一主題的演講,由於眾多演講者的內容都很接近,很難講出新意。這個時候,如果我們嘗試一下逆向思維,棄舊從新,定會出奇制勝。陸韻茜同學在校演講比賽上所做的題為《如何毒化地球》的演講就是一個通過成功運用逆向思維而取得立意出新效果的例子。

  想要毒化地球確實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因為地球自己總是在努力地除汙去垢,真是煩人。考慮到這一點,我們就應該儘可能多地從以下物質中生產出一些廢料來。比如鈾238這種化學元素,它的半衰期為100萬年;或者是鈽,它的半衰期為50萬年。它們都具有很強的毒性,如果分配均勻的話,10磅的鈽就能毒死地球上的一切生靈!美國一年大約能夠生產出18萬噸的鈽,因此,這可將是我們能夠長期毒化地球的最好的物質呀。如果我們能夠建造更多的核電站,那麼,它將大大幫助我們達到這一目的呢。因為一個核電站一年就能生產500磅鈽。當然,我們還必須使用,諸如聚氯聯苯和滴滴涕在內的這類具有持久毒效的化學物質,從而保證我們有足夠的毒素來毒化地球,包括地核和大氣層。

  您看,演講比賽的主題是“保護地球環境”,陸韻茜卻大談特談如何毒化地球,重新立意,這種逆向思維讓聽眾感到既新奇又有趣,一下子就抓住了所有聽眾的注意力。“我們儘可能多地從以下物質中生產出一些廢料。”“10磅的鈽就能毒死地球上的一切生靈!”可謂語出驚人,而且顯得既形象直觀,又引人深思,還含有強烈諷刺和批判的味道。將人類某些行為的危害表現淋漓盡致,讓聽眾在輕鬆愉快之餘,也受到了一次新穎生動又深刻有益的環境意識教育,受到了評委與聽眾的一致好評。

  綜上所述,逆向思維是讓演講立意出新的一種絕佳的方法。作為一種有別於常規的思維方式,只要注意把握好尺度和分寸,它會讓您的演講有標新立異之奇,有鬼斧神工之妙,從而贏得更多聽眾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