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班主任的人格修養

  班主任作為學校班級的教育者與管理者,與學生接觸最多、對學生影響最大,其人格魅力對學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下面是小編給大家蒐集整理的提高班主任的人格修養的方法內容。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一、要有效閱讀,廣泛有目的地積累,提高自己的文化素養

  對於老師來講,要不斷地學習。要想成為一名合格的班主任首先要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一定要有廣博而精深的專業知識,認真教好課。學生信服教學能力好、態度認真的教師。如果我們的知識不全面,上課時許多知識不能信手拈來,教學語言生硬,教學不認真,學生就會輕視你。作為教師應愛崗敬業,做有知識有能力的教師,平時認真研究教材教法,努力讓自己的每一堂課成為精品,只有這樣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古人曾說過“腹有詩書氣自華”。一個人的學識總會在潛移默化中影響著他的言行,改變著他的精神氣質。我為自己制定了每週閱讀計劃,所讀的書目,可以是專業書籍,也可以是有思想性、可讀性的雜誌,或是一些富有人文精神的小說,甚至可以是學生喜歡的科幻故事,都可以閱讀,以此來增加自己知識含量,更能瞭解我們學生現在的思想觀念,縮小與學生之間的代溝,更有利於讓自己的班級管理得心應手。

  二、用愛心構建和諧班級,穩定自己對待學生的心態

  和諧的班級氛圍是一個良好班集體的重要特徵。作為班主任,我們應該嚴格要求自己,自己首先做到公正嚴謹,誠實守信,謙虛勤勉。班主任對自己的一言一行應嚴格要求,並努力深入到學生中去,以身作則。例如:要求學生不能遲到,我會首先提前進入教室;要求學生按時完成作業,我一定會及時批改;要求學生認真打掃衛生,我會親自指揮督促等等。身教勝於言教,做到身體力行,以自身為榜樣影響學生,用無聲的教誨為學生展示做人的準則,在不知不覺中,學生就會受此感染,他們很快就會變得明理懂事。同時,只有關心熱愛學生才能贏得學生的愛戴與信任,才能使學生相信、接受老師的教育與引導,收到“親其師,信其道”的效果。做言行一致的教師,教師的人格魅力會牢牢吸引學生,影響他們三年,甚至一生。

  三、要經常進行教育教學反思與自我評價

  人們常說,教育經驗加反思等於成功教師。當然這個話簡單了一點。但是有一點很主要,要想提高自己的修養,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應該經常地反思自己,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經歷,評價自己到底做得如何,有什麼差距。最好寫教學札記。

  四、提高人際交往水平

  提升人格修養,跟人際交往非常有關係,要寬容的對待家人,學生,同事,親友,對周圍的人應該關愛,理解,支援,付出。交往對於人來講是非常重要的,從一定意義上說,一個孩子從小長大成人,成人成才,他是在一個一個的人際交往圈當中成長的,這時我想到了馬克思說過一句話,人的本質就是社會關係的總和。人,他是社會性的,如果他跟別人不發生聯絡,那麼他就不能發展。所以提高交往水平,對於我們提升自己的的人格修養是非常重要的。

  五、思考寫格言和座右銘

  很多老師都有自己的座右銘,從小就有,有自己寫的,有引用別人的。教師寫自律格言可以帶動學生也去討論自己的自律格言,如果學生的座右銘上牆了,這便是一種很好的教育暗示。我想,提升人格修養,你可以針對自己,研究自律的座右銘、自律的格言是非常有益的。

  淺談班主任人格修養的重要性

  “只有從教師的人格的活的源泉中才能湧現出教育的力量。”班主任作為學校班級的教育者與管理者,與學生接觸最多、對學生影響最大,其人格魅力對學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班主任是創造未來人的特殊的雕塑家。他的一言一行自然會成為學生的楷模。實踐證明,班主任嚴謹的作風、認真的態度、嚴格的要求、嚴於律己的精神,不僅給全班同學樹立了榜樣,而且為班級幹部做出表率。在班主任的影響和指導下,班集體的核心會自然形成,全班同學就會自覺產生一種強勁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因此,班主任作為學校班級的主要領導者,教育者與管理者,負有對學生進行教育和生活指導的直接責任,是學生成長的引路人,其人格魅力對學生產生著潛移默化的影響。班主任自身素質修養的提高和良好行為的養成,對一個優秀班集體的建立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總之,作為班主任,只要我們時刻謹記“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在工作、學習和實踐中,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個人修養,用我們的真誠去走進學生的心扉,用我們的行為去感化學生的行為,時刻不忘自我反思和自我評價,我們才能無愧於人民教師的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