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如何提高班級學生學習成績***2***

  班主任如何提高班級學生學習成績篇三

  一、要充分發揮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培養學風。

  智力因素起重要作用,非智力因素起決定作用。我們在班裡要張揚非智力因素的作用:意志、毅力等。愛迪生有句名言:“天才等於99%的勤奮加1%的靈感”。天才的非智力因素佔到了99%。“龜兔賽跑”的故事大家都知道,“跑得快”是智力因素,“堅持不懈”是非智力因素,烏龜就是靠充分發揮自己的非智力因素戰勝了驕傲的兔子的。

  可見非智力因素在學生的學習中起決定性作用,我們大家要抓好學生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抓如下三點:

  ①抓紀律。這是我要說的第一點。因為紀律是上好課的保證,上好課是取得好的學習成績的基礎。針對本班實際情況,結合學校的校規制定具體獎懲措施。一個是寫說明書,在一個填寫違紀報告單***衛生除外,只是行為習慣和學生教學常規***。這些制度的規定我會提前徵詢學生,一旦發生有學生違反校規、班規的情況,我就會依據他們自己規定好的協議處理。因為規則是他們自己定的,執行起來自然也就無話可說、心服口服。為了加強監管力度,我還設定了值日班長制度。由班委會同學輪流擔任,專門負責班級的紀律情況。

  ②抓勤奮。勤奮的學生取得的成績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可以戰勝智力勝過他,但一暴十寒的競爭對手。我們抓勤奮,要抓學生上課勤奮,上自習勤奮,做作業勤奮,星期六、日早晨和星期六下午也要勤奮。讓學生勤奮,我們班主任首先得勤奮:每天早起第一個來到本班教室,那怕是星期六、日早晨冒著嚴寒也一如既往,用自己的勤奮行動來教育學生 ③抓習慣。可以這樣說,凡是學習比較好的學生都有一些好的習慣***當然不是說他們的所有習慣都好***;反過來,學習成績不好學生又都有一些不好的習慣。所以,養成較好的學習習慣也是一個重要的非智力因素。細水常流,天天覆習;作息有序,用腦適度;考前準備,胸有成竹等,這都是好的學習習慣。而一暴十寒,作息無度,平時貪玩,臨考緊張等,這是很不好的習慣。我們作為班主任老師一定要對學生的學習習慣有較深的瞭解,好的表揚鼓勵,不好的批評,限時改正。對那些上課遲到,作業拖拉的學生,要抓住他們的壞習慣不放,直到改正為止。

  我想,只要大家抓住了以上三點:紀律、勤奮、和習慣,學生的非智力因素的優勢將會得到充分的發揮,班風、學風也一定水到渠成,大大改觀。

  二、要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注重細節。

  1、要立於志,就是有明確的個人目標。----------引著學

  美國耶魯大學進行了一項調查,研?a href='' target='_blank'>咳嗽蔽什斡氳韃櫚難??庋?桓鑫侍猓?ldquo;你們有目標嗎?”只有10%的學生確認他們有目標。研究人員又問了第二個問題:“如果你們有目標,那麼,你們是可不可以把它寫下來呢?”結果只有4%的學生清楚地把自己的目標寫下來。20年後,耶魯大學的研究人員在世界各地追訪當年參與調查的學生,他們發現,當年白紙黑字寫下人生目標的那些學生,無論是事業發展還是生活水平,都遠遠超過了另外那些沒有寫下目標的同齡人。這4%的人擁有的財富居然超過那96%的人總和。可見,人生目標的確定,對一個人的一生來說是多麼重要啊!所以我們要長計劃,短安排,定出每個階段的目標.。學習需要動力,動力不是父母,老師給的。而是來自學生本身,一個明確的奮鬥目標,就是學習的動力。因此我讓每一位學生都訂兩個目標,一個是為高考奮鬥的目標,在牆上貼著;一個是月目標***目標要夠得著***,在桌上貼著,時刻提醒學生不要忘了自己的目標。讓學生每月定目標,每次考試都有目標,榜樣對手,科目成績具體多少,年級名次、班級名次進步就好。這樣有明確的目標併為之努力,會有一定的效果的。

  2、分組教學,適當激勵。-----------哄著學

  我們班有九個學習小組,每一個學習小組自己規定優勢單科輔導員,處理平常組內的學習問題,組長負責協調和監督。提倡在合作中競爭,即變個人競爭為小組競爭。為了達到集體優勝的目的,每個成員都會動手動腦,積極參加討論,為本組的成功盡最大的努力。這樣既給學生機會和權利又賦予了他們義務和責任,並能激發起學生的表達慾望。同時,在合作競爭中,能促進組員間團結協作,相互激勵,彼此幫助,默契配合,從而使課堂教學氣氛更活躍,更濃厚。分組學導”教學模式,是在“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和合作探究理論的指導下構建的、讓學生感受到成功的快樂,使學生充滿信心,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潛力。

  任何一種制度都應該配以輔助機制,我們班的小組每次考試都進行評比和發獎,獎品學生自己定,優秀組前兩名,進步獎,單科狀元。學生還小也希望自己得到重視和鼓勵,他們會重視自己的勞動所得,而不會有世俗的慾望。

  3、指導學生學好各門功課-----------逼著學

  班主任老師最大的任務是指導學生學好各門功課,我認為應該抓住以下三個環節:一是對學生的成績“瞭如指掌”;二是對不同的偏差生“對症下藥”;三是對滑坡的原因“追根究底”。

  ①對學生的成績“瞭如指掌”。我們不但要掌握班裡哪些是學習尖子,哪些學生處於“中間地帶”,哪些學生還是“第三世界”,而且要掌握每一門功課哪些學生是尖子,哪些學生尚處於中間狀態,哪些學生還在及格線上下折騰,這才叫“瞭如指掌”。

  對班裡的學習尖子,千萬不要只欣賞不引導。“響鼓還要重錘敲”,一般可以幫助他找個“新目標”。比如,他的成績是班級第一名,而在全年級裡僅僅排在第九名、第十名,那麼就要提醒他“山外青山樓外樓”、要敢於向年級第一名挑戰,而不能滿足於班級第一名;再比如,如果他就是因為某一門功課拖了後腿,否則在年級裡也是很有競爭實力的,那麼更要幫助他找到關鍵所在,“吃一塹、長一智”,以利於下次再攀高峰。

  對班裡的中等學生,要激勵他們不甘居中游,可以幫助他們找一個“興奮點”,即他們比較喜歡的一門功課,爭取在這門功課上有個躍進,從而打破成績平平的沉悶局面,力爭上

  遊,從而提高他的信心,認識到自己並不是個永遠“比上不足”的料子。

  ②對不同的偏差生要“對症下藥”。學生成績差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有的學生成績差不是因為腦子笨,反應慢,而是上課聽講三分鐘的熱度。對這種學生一是在上課時盯住他,不許他開小差;二是協同學生管住他,平時不許他玩。有的學生考試做題不是不會做,而是動作慢,來不及,到時被迫交卷,自然成績差。對這樣的學生要訓練他的做題速度。有的學生考試完畢沒有檢查的習慣,做完就急著交卷,對這種學生要訓練他做改錯題,並要促使他吸取教訓,不再粗枝大葉。總之,對偏差生的糾偏可以歸納為:兵來將當,水來土淹——有針對性地一一糾偏。

  ③對“滑坡”的原因要“追根究底”。如果有個別學生成績一下子一落千丈,出現“滑坡”現象,這事一定事出有因的。我們班主任老師要一追到底,非弄個水落石出不可。因為只有找到病因,才能對症下藥。而且如果一個學生成績滑坡“坡”的問題不解決,他會就此一蹶不振,還會影響其他同學,所以班主任對此不能掉以輕心。

  三、努力配合課任老師,齊抓共管出成效,統籌兼顧各學科的平衡。

  我有幸與一些專業知識紮實、對學生充滿愛心的課任老師搭班。這不僅是我的幸運,也是學生的榮幸。取得課任老師的配合和支援,同時也有利於協調好學生與課任老師之間的關係,以便共同提高教學質量。

  四、要提高自身的素質,要有博愛之心,要捨得付出。

  競爭越大,壓力越大,就越應該有動力,要向自己要好。要讓自己的人生舞臺絢麗多彩。一個人,只要想好併為之努力就會接近成功。我記得我們班的口號07-5班,事事爭先,百戰百勝,勇往直前。我們要有耐心,要有愛心、更應該細心,教育是一個特殊的職業,所以我們應明白我們肩上的責任。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和終身幸福奠定基礎。要發揚辛勤耕耘的奉獻精神。關心每一位學生的生活,關注每一位學生的學習,關愛每一位學生的進步。心繫學生,全心全意傾注我們的熱情去創造事業的輝煌,傾盡全力奉獻我們的愛心去托起每一位學生的夢想。用“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時刻提醒自己,反思自己,我相信每一個人都能做好。

  最後我想說:選擇了大海,就去乘風破浪;選擇了藍天,就去展翅翱翔。選擇了做班主任,就要有豁達的精神、樂觀的心態。我們不求擁有輝煌燦爛的前程,但望能做到問心無愧和擁有無悔的往昔。

  以上只是我的幾點體會,有不當之處,敬請各位領導和班主任老師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