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和家長溝通語言

  班主任的工作充滿了藝術性,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藝術也至關重要。那麼班主任要如何人與家長進行有效的語言溝通,以便準確傳達自己的意思呢?下面是的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一些有關的資訊,歡迎閱讀。

  一要坦誠相待,不要盛氣凌人。

  班主任和學生家長,從工作關係上講,地位是平等的,都是學生的教育者;目標是一致的,都想培養好學生。所以,班主任說話態度要謙和,語言要文明。班主任對學生要懷有一片赤誠之心,與家長談話時要推心臵腹,給人可近、可親的感覺,這樣家長才會敞開心扉,與班主任真誠交流。相反,上門時,班主任果盛氣凌人,好象是來傳這“聖旨”的“欽差”,家長只是洗耳恭聽的“臣民”,自己說一不二,家長必要的申訴一概不睬,以保持“嚴師”的尊嚴。這樣,適得其反,這不僅給了家長主觀武斷,心理素質不佳的印象,還會讓家長失去了對班主任的信任。

  二要實話實說,不要添油加醋。

  班主任找家長談話,多半是學生出了問題。班主任要誠懇地反思自己工作中的不足和失誤,取得家長的理解。切不可把責任全推給孩子,當著家長的面,數落學生的過失,更不能不調查實情,還“添油加醋”,將“恨鐵不成鋼”的怨氣轉嫁給家長,致使家長火冒三丈,打罵孩子。這樣做,學生心裡會滿懷對班主任的怨恨,以後可能“變本加厲”不配合做班主任的工作。優秀的班主任會就事論事,實事求是地指出孩子的過失,向家長提供合理的教育意見,將大事化小。

  三要坦然大方,不要懦弱求人。

  有些溺愛孩子的家長視自己的孩子為“掌上明珠”,就是老師也不得輕易去“碰”。再加上經濟生活的優裕,不把老師看得很重,這就使班主任工作難上加難。即便如此,與有不良行為的學生家長交談,班主任也要坦然大方,開誠佈公地指出學生的缺點,不要說話吞吞吐吐,含糊其辭,生怕不給家長面子,好象班主任對學生無可奈何,有求於家長,只有請家長“幫幫忙”才能管住他似的。這樣家長會覺得班主任性格懦弱,缺少經驗,不可信賴,內心裡瞧不起你。班主任要不卑不亢,動之以情,曉之以理,交談時,可以先肯定學生的長處,對學生的良好表現予以真摯的讚賞和表揚,然後再坦然指出學生的不足,讓家長找到教育的方向。

  四要有自知之明,不要炫耀自己。

  班主任要有自知之明,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才能給人謙虛、誠實的形象,即使工作中有不足之處,家長也能體諒。班主任切記不要炫耀自己,什麼“你的孩子連校長都不怕,就怕我這個班主任”啊,什麼“他想什麼壞主意,我一看就知道”,“我教育出來的孩子個個是好樣的”,

  “我從來沒遇到你家這樣的孩子”等等。家長就會產生逆反心理,你這個班主任的形象也會大打折扣。

  五要褒獎科任,不要推卸責任。

  班主任與家長溝通,同時肩負著融洽家長和全體科任教師關係的任務。班主任要力求褒獎科任老師的工作精神和教學水平,對教學能力強、知名度高的老師要著意宣傳他們的教學成果,對經驗不足的新教師,著重介紹他們的工作熱情和上進心,使家長充滿信心和希望,不要說孩子某門功課不好就是科任教師的責任,發生某件不愉快的事,又是某老師的錯等等,轉嫁責任會使家長認為教師之間不團結,師資力量差,甚至想把想孩子轉走。

  六要胸有成竹,不要隨意發揮。

  班主任家訪前,對每個學生的性格、品行、愛好、學習方法、學習成績都有胸有成竹,這樣既能表現出你對他孩子的關心和了解,又可以掌握講話的主動權,和家長產生語言共鳴,使家長產生仰慕信服之心。不要胸中無數,隨意發揮,一會兒說學生某方面好,一會兒又說不夠好,模稜兩可,使家長捉摸不透,會覺得你這個班主任太懶,無主見,工作責任心差,自相矛盾,從而失去對班主任的信賴。

  七要一分為二,不要以點概全。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再好的學生也有不足之處,再差的學生也有閃光點。對一個學生的評價要一分為二,不要以點概全。把自己喜歡的學生說成一朵花,沒有一點瑕疵,會使家長過分寵愛孩子,放鬆必要的管教;把某方面較差的學生說得渾身毛病,毫無可愛之處,會使家長對孩子喪失信心,放任自流或導致棍棒教育,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和敵視情緒。顯然這樣的溝通語言是失敗的。

  八要留有餘地,不要把話說死。

  孩子們正在成長,可塑性很強,對他們的評價要留有餘地,不能把話說死。不要輕易說“你的孩子將來考上好大學絕對沒

  有”問題,也不要輕易斷言某個學生“肯定不會升入高一級學校”,更不能說“你的孩子已無法教育”。對孩子的缺點,不能不說,也不要一次說得太多,不能言過其實,更不能用“這孩子很笨”這樣的話。在說到學生的優點時要熱情,有力度,而在說學生缺點時,語氣要舒緩婉轉,這樣家長對他的孩子會充滿信心。班主任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學會講“只要……,你的孩子就會……”,要用熱情感人的語言,促使家長滿懷信心地進一步配合班主任教育好孩子。

  總之,教師與家長的溝通是一種藝術,也是一種超越知識的智慧。它需要教師根據不同的家長,結合實際,採取靈活多樣的方法。班主任在與家長聯絡交流時,要“多報喜,巧報憂”,保持學校和家庭在教育問題上的一致性和協調性,這樣就能很好地解決一些難題,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