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和家長溝通的困惑與對策

  在班主任的日常教育教學工作中,學生身上出現的問題往往反射出該同學的家庭對其的影響。為此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的資訊,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困惑:家長素質多層次

  家長素質的多層次、職業地位的不同、文化程度的高低;經濟收人的差異性、價值取向的多元性以及信仰的不同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例如一些城鄉結合部的學校,家長大多為當地的農民和外來務工者,家長文化程度普遍偏低。2007年杭州市對市內所有中小學的家庭成員文化程度進行了調查,我校也參與了調查,結果如圖所示:

  困惑:家長期望值過高

  一家祖孫三代圍著一個孩子轉的現象普遍存在,在這樣的家庭中成長起來的孩子往往以自我為中心,缺乏與人溝通的能力,同時這些孩子揹負了長輩太多的期望,學習壓力沉重。而學生家長對學校和老師要求又過高,這導致了學校和家庭之間的許多矛盾。筆者班裡曾有一位學生叫小林***化名***,他從小在祖輩的溺愛中長大。進入中學後,由於學業壓力的增大從而導致小林產生了強烈的厭學情緒。小林的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方法上又各有自己的想法,互不相讓。

  困惑:家庭單親比例增高

  近幾年來,班級中單親家庭的學生比例逐年增高。筆者對本年級的249名學生中進行調查,單親家庭的學生佔年級學生數22.5%。也就是說,幾乎每4個孩子中就有1人來自單親家庭,這是一個多麼令人觸目驚心的數字。而這一數字帶來的是許多所謂的“問題學生”的出現。

  困惑:家長會形式單一

  有的學校家長會流於形式,甚至演變成了“秋***考***後算帳會”。家長走進教室,黑板上或投影儀上寫滿了年級總分前十名,各科前十名等排名情況。孩子考得好,家長臉上喜氣洋洋;考得不好,家長則像霜打的茄子,沒有一點精神。

  隨著時代的發展,家庭教育的作用和地位越來越突出。這就更需要每一位家長掌握科學的家教方法。然而,在我國目前的現狀下又無法讓每個家長都接受正規的家教訓練。這樣,班主任向家長介紹家庭教育理念和分析學生身心發展狀況極為重要。但是班主任在與家長溝通中應注意講究方法和對策。

  對策:發揮家長委員會的作用

  一些學校建立了家長委員會,但是其真正在學校工作和家長們中起的作用卻是微乎其微的。班主任老師可以經常和家長委員會的成員保持聯絡,幫助學生解決一些僅靠老師無法解決的困難。例如:

  邀請一些有特長的家長輔導學生課外活動。例如在我校可以請一些有經驗的花農來校傳授花木種植技術,開設有關校本課程。通過此類活動,可以縮短家長和學校的距離,使家長更加理解老師的工作。

  利用家長現有的社會關係,發展多種渠道,安排學生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參與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在活動中,家長和學生的情感得到了交流,同時學生也在活動中融入了社會,瞭解了社會。

  對策:進行積極有效的家訪

  在現代通訊技術普及的今天,家訪似乎漸漸成為班主任的“雞肋”。然而,一次有效的家訪會給班主任工作帶來巨大的收穫。它可以幫助教師全面地瞭解學生,使教育具有針對性;它可以增進師生感情,使教育更加人性化;它可以將學校和家庭緊密地聯絡起來,形成教育的“合力”。“十次電話交流,不如一次家訪。”那麼,怎樣家訪才會有好的效果?班主任在家訪中應該注意那些問題?我認為班主任應該抓住契機家訪。家訪不應該是隨意而至的。有經驗的班主任會在學生的表現出現轉機時;在學生學習上取得成績時;在學生遇到困難時進行家訪,才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我班學生小箐回家作業完成情況很不好,經常會少做一些題目或亂做作業。我和任課老師都很生氣並經常為此與其談心,小箐告訴我自己數學聽不懂。得知真相後,我到小箐家進行家訪,和家長實事求是地分析了小箐的學習情況,也給小箐的家教老師打電話共同分析,推心置腹地與家長交流,最後制定出了適合小箐的學習方法。同時,我也鼓勵小箐和她的家長不要灰心,強調只要小箐堅持多做多問,數學成績就一定會趕上其他同學的。家訪後的一週,我發現小箐真的悄悄在改變,數學作業按時完成了,數學老師的辦公室內經常發現她來問一些簡單的問題,學習成績也漸漸地上去了。

  對策:建立新型的家長會模式

  “誰是家長會的主人?”顧名思義,當然是家長。班主任在召開家長會時應學會換位思考,從家長的角度出發,體會被尊重、被接納、被理解的感覺。以下是新型家長會可供考慮的幾種形式:

  分組討論式。在家長會上把學習程度和行為習慣相似的學生家長分為幾個小組進行討論。這種方式有利於學生家長就孩子的共同缺點和突出問題交流看法,容易在思想上達成共鳴,同時又避免了集體家長會上家長們不必要的相互比較。

  共同出席式。班主任要抓住時機召開小範圍的家長會。這種家長會可以邀請孩子和父母共同參加。這種形式的家長會有利於教師、家長、孩子三者之間的及時溝通,消除了孩子對家長會的神祕感,拉近了孩子與老師和家長的距離。

  合作互動式。家長會也可以在學校開放日以參觀和遊戲活動的形式展開。學生可以在開放日帶領家長參觀校園,參加互動遊戲。家長通過學校組織的活動對自己孩子在校的情況有非常直觀的瞭解,同時增進了孩子和父母的感情。

  無論何種形式的家長會,班主任都應儘量避免使其成為“告狀會”“算帳會”。任課老師和班主任不要只關注孩子的學習情況,而要更多地關注他們在集體中是否善於與人溝通,是否有團結協作的精神等這些作為現代人應該具備的品質。

  對策:建立與家長聯絡的多種渠道

  除了以上幾種與家長聯絡的方式,我認為一個有經驗的班主任應該學會採用多種靈活的手段和家長進行溝通。

  建立學生成長檔案制度。班主任把學生在校的學習、生活情況記錄在成長檔案裡,由學生每月帶回家讓家長寫出學生在家的學習、生活情況,並進行書面的交流。

  建立家校簡訊聯絡平臺。班主任定期與家長利用手機簡訊的形式相互聯絡。這種方式避開了學生,具有隱蔽性。

  建立家校部落格網制度。班主任可以為學生堅持寫部落格,把每一個學生的生活和學習的點滴用視訊、圖片和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家長如果想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就可以點選該老師的部落格瀏覽該網頁。

  建立家長評價制度。在每一學期期末時讓家長對班主任的滿意率作出評價。這種方法對班主任的工作做出了監督和評價,對班主任起到了積極的鞭策作用,同時也使家長更具有主人翁的意識,從而更加積極地參與到學校管理中來。

  蘇霍姆林斯基在評價他所領導的帕夫雷什中學所取得的卓越成就時說:“這些成就來源於我們和學生家庭的共同工作。這種工作起了極其重要的作用。我們和家庭作為兩個並肩工作的雕塑家,有著相同的理想觀念。並朝著一個方向行動。要知道,在創造人的工作上,兩個雕塑家沒有相互對立的立場是極其重要的。”班主任只要在工作中做個有心人,積極探索新型有效的方法與家長進行溝通,為學生的進步左右“護航”,那麼,又何愁我們的學生不會在人生的道路上乘風破浪,勇往直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