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和幼兒園老師溝通

  家長和幼兒園的老師要經常溝通。家長應該如何向老師提出意見而又不影響孩子呢?下面小編整理了家長和幼兒園老師溝通的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家長和幼兒園老師溝通的方法01

  一、不要等到孩子有了嚴重問題才去找老師。心理學家認為,在輕鬆氣氛下互相認識的老師和家長,在對孩子的問題交換看法時,相互之間很少保留意見。

  二、所有的父母都認為自己的孩子是好的,犯錯誤是偶然所為。專家常提醒父母:“請家長們不要忘記,老師負責的不是一個孩子。”凡是對這種情況表示理解的家長,從一開始就會贏得老師的好感。

  三、即使家長很生氣,而且家長是有道理的,但是在家長同老師交涉之前也要對老師好的一面加以肯定。

  四、即使家長希望老師聽聽自己的意見,也不要傷老師的面子。較好的做法是:首先要讓老師感覺到,家長的看法是正確的。當老師真正意識到家長的看法是有道理時,老師是能夠認真聽取家長意見的。

  五、不要因為不好意思而不談一些比較重大的家庭問題,尤其是影響到孩子平時表現的家庭問題,當然要做到這一點是不容易的。只有這樣,才能在孩子出現異常時獲得老師的理解。

  六、“我的孩子是很乖的,怎麼會在幼兒園裡調皮搗蛋呢?”所有家長都認為自己對孩子最瞭解。每當老師對孩子提出不同看法時,家長往往很不高興。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完全和在家時不一樣,這樣的現象是經常發生的。老師和家長經常交換意見,有助於雙方更好地瞭解孩子。

  七、儘管家長有進行合作的誠意,但是老師是否會顯出不願意配合的意思?如果出現這種情況,那麼家長們之間可以互通情況,必要時向園方或其他有關方面反映,以便及時進行干預。

  家長和幼兒園老師溝通的方法02

  照顧老師的脆弱與敏感

  幼兒園教師是個很特殊的職業,正是因為這個特殊使得有相當一部分老師非常敏感。

  一位媽媽說她向老師反映寶寶自從上幼兒園後,胃口好像特別好,每天回來都要吃不少東西,而以前在家裡午睡醒來喝杯牛奶都勉強得很。她是將此當成一件功勞來誇獎老師的,沒想到對方的反應卻很奇怪。老師再三向媽媽解釋她的寶寶在幼兒園裡每頓都吃很多,牛奶也喝得很好,在幼兒園絕對沒餓著沒渴著。

  這位媽媽覺得老師有點反應過激了,但反過來想想她就會明白,老師是將自己的話當成了一種隱性的懷疑與責問。因為她的話反過來完全可以理解成寶寶在幼兒園沒吃到什麼東西,所以回來才會如此飢不擇食。

  現在每個家庭通常只有一個寶寶,因為太過緊張與關愛,爸媽們往會過分擔憂寶寶在幼兒園的起居。而這樣一來,老師們也承擔了很多不必要的心理負擔。所以爸媽在與老師交談的時候千萬要掌握好尺度,要理解她們的脆弱與敏感都是事出有因,儘可能避免發生正話反聽的誤會。

  以搞清事實為主要目的,不要將對老師不利的言論擴大化

  身為爸媽,寶寶回家後總免不了問這問那,問他在幼兒園裡生活得開不開心,有沒有學到什麼新本領、交到什麼好朋友,可你也要明白而寶寶的敘述往往屬於那種不可不信又不可全信的。

  寶寶曾經回家說老師講他吃飯吃得太慢了,就把他關到小黑屋裡去一個人吃。當時聽到這話真是嚇了一大跳,怎麼會有這樣的老師呢?好在我暫時平抑了自己的火氣,第二天找了個機會與老師個別交談了一下,這才弄清事情的始末:原來那天寶寶吃午飯的時候一直在玩,沒有好好吃,最後 老師只能喂他,這個時候一個勤雜工經過,看到此景便說:“哎喲,都中班的寶寶了,吃飯還要老師喂,以後你再吃得這麼慢我就讓老師不餵你,把你一個人關到小黑屋裡去!”寶寶聞得此言,當場就嚇得哭了起來。可能因為驚嚇過度,一下子分不清什麼是事實什麼是虛幻,便把恐嚇當成了真事向我講述了。事後我又仔細詢問了寶寶,結果的確如老師所言。老師也再三就此事向我們表示了歉意,雙方當即取得了諒解。

  如今的工作壓力與競爭是很殘酷的,誰都不可能不在乎自己的職業。試想如果當初我不問青紅皁白就在送寶寶上學時拿這子虛烏有的事情質問老師,極有可能會引起其他爸媽老師的圍觀,這樣一來即使後來把事情搞清楚了,這位老師的聲譽也免不了會下降,她心裡可能沒有疙瘩嗎?這樣的溝通難道不是一種失敗嗎?

  將心比心,相信老師的能力

  這裡所說的將心比心,不僅是指將爸媽的心比比老師的心,更是希望媽媽們能夠將自己的心比一比其它寶寶媽媽的心。不錯,你的寶寶在你眼中是完美無缺的,是至親至愛至疼的寶貝,那麼別的寶寶就不是麼?

  我曾碰到過一位媽媽,她女兒初入園時性格有些內向膽小,當然也會因為寶寶之間的打鬧而吃虧。通常來說老師是不太主張成人過多地牽扯到寶寶的糾紛中去,讓寶寶自行解決,這不僅是一件很自然的事,另一方面寶寶也能在這種小磨擦的產生與解決之中學到許多為人處事之道。但這位媽媽卻覺得老師是存心幫別的寶寶欺負自己的女兒。她一而再、再而三地提出許多“照顧”的要求,但老師卻覺得這種照顧才是真正的偏袒,未能滿足她。

  還有些爸媽,非常在乎自己寶寶在各種活動中是不是出挑,老師給不給他安排重要角色。如果沒有,他們就會很失落,要麼責怪寶寶無能,要麼直接找老師來討個說法。在他們眼裡自己的寶寶有著可以勝任一切的能力,是老師的偏心才使他失去了展現的機會。

  其實這樣的溝通會令老師非常為難,因為它背後隱含的資訊就是對老師工作極度的不信任,而在當爸媽抱有這種敵對情緒時,寶寶也可能會受到影響。所以說,家園的互動應該是建立在彼此信任基礎上的,爸媽應該相信老師處理問題的能力,應該儘可能放手讓寶寶自己去解決問題,要知道當老師的絕對不會對萬一可能出現的意外傷害坐視不理,也會盡可能不讓一個寶寶的才能受到埋沒。心平氣和一些,對自己對寶寶都有好處。
 

1.家長如何與幼兒園老師溝通

2.家長應該怎樣跟幼兒園老師溝通

3.關於教師與幼兒有效溝通的技巧

4.家長應該怎樣跟幼兒園老師溝通技巧

5.幼兒園老師如何與家長溝通

6.幼兒園老師怎樣與家長溝通

7.幼兒園老師如何與家長做好溝通

8.幼兒園老師怎麼和家長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