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如何跟孩子老師溝通技巧

  老師和孩子家長之間的溝通技巧如何決定呢?關於孩子教育問題家長與老師都需要做些什麼呢?我們都知道教師要幫助家長形成正確的教育子女的觀念,擺正成人與子女的關係,並通過開展活動促進學生健全個性的發展。下面小編整理了家長跟孩子老師的溝通技巧,供你閱讀參考。

  家長跟孩子老師的溝通技巧01

  要和老師溝通好,前提是要先和孩子溝通好

  在與老師溝通之前,我一般會先和孩子有很好的溝通,瞭解好多資訊,然後再和老師溝通,這樣就可以有的放矢的和老師就某個問題進行單獨交流,比如老師今天講了孩子很感興趣的話題,我就可以以這個為切入點和老師聊。

  前幾天,我和外語老師溝通,我知道外語老師給孩子放大量的外語動畫,孩子非常感興趣,我就以此為契機跟外語老師聊天,引出我想問的問題:看什麼樣的動畫對孩子有幫助,什麼樣原版的動畫適合孩子,哪些影片希望老師可以推薦,還有孩子您的給他們上課放的影片很感興趣等這樣的話題,一下子就和老師有了很多話,打開了我們溝通的大門。

  聊開了,老師老師就會感覺,他的工作得到了孩子的認可,家長的認可,他覺得特別好,“我講課有反饋了”,所以就願意溝通了。另外,還會對孩子形成很好的印象。再有就是他明顯感覺我和孩子的親子關係是融洽的,這樣給老師的感覺他是可以和父母溝通孩子的問題,父母可以配合老師去協調解決。

  我和其他老師溝通的過程也是這樣,其實,老師非常希望瞭解孩子們回家後對學校的印象、對老師講課的印象是什麼樣,這樣便於他更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跟老師溝通好了,老師也就變得越來越容易接近,從中你可以慢慢品味出很多育兒方法。

  在習慣養成方面,老師只承擔了孩子成長20%的任務

  其實,在習慣養成方面,老師和學校只承擔了20%的教育教學任務,而非100%,更多的東西需要家長,而且大量的東西需要家長,尤其是一二年級,老師需要家長做大量的行為規範的輔助培養工作。

  最近遇到一個朋友孩子剛上一年級,老師會寫一些比較上綱上線的問題反映給家長,比如上課問題,考試的問題,寫作業的問題,都很嚴重,朋友特別擔心老師針對孩子,對孩子不好,想諮詢一下該如何處理,我老公站在老師的角度解讀了一下這些問題的處理方式:第一不要和老師較勁,不要認為老師針對孩子;第二,要明白一二年級是行為習慣養成的關鍵,老師的要求雖然看上去有些過,但是對孩子嚴格要求,比如老師會要求書包如何擺放,考試如何做,寫作業必須用尺子,必須寫字怎麼樣,這些就是在規範孩子。一來是上課老師一目瞭然,二來也是讓孩子自己形成良好的自我管理習慣,而這些都是潛移默化的。包括考試,很多孩子坐不住,他很容易就會在考試中無意識的東瞧西望,老師會口頭警告不要作弊,但實際上是不需要把這樣的行為上升到道德層面,從行為規範的角度教育孩子即可。

  家長跟孩子老師的溝通技巧02

  1.尊重

  由於家長和班主任扮演著不同的社會角色,處於不同的社會環境,在經歷、經驗、思想水平、知識能力上存在著明顯的差異,這就決定了班主任與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具有互補的必要性和可能性。這種經驗、思想和知識的互補,恰恰是雙方自我提高的有利因素。事實上,班主任能夠從家長身上得到大量資訊,也能從家長的尊重中激起從事教育事業的崇高感和責任心,反過來,很多家長又能從班主任身上汲取教育的知識技能和為班主任的師德精神所感動。這樣,家長與班主任結成和諧、融洽、互相信賴、彼此合作的教育同盟力量,共同完成把孩子教育成才的重任。

  2.信任

  目前在校學生的家長,普遍缺乏教育學和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最棘手的是獨生子女的教育問題,因為家長沒有教子經驗的積累,對孩子的成長規律認識滯後,對孩子的教育力不從心,導致許多錯誤做法,甚至在教育理念和方法上也與班主任存在著分歧。因此,家長更要與班主任溝通,要充分信任孩子的班主任,相信班主任在處理孩子的問題時的心情是和家長一樣的,相信班主任是為了孩子更好的成長。有人把塑造學生的工作比喻為塑造一塊大理石,認為有六個雕塑家共同雕著這塊大理石,其中主要的兩個就是家長和班主任。只有在家長與班主任共同搭建的信任的平臺上,才會將大理石塑造得更加完美。

  3.平等

  家長與班主任之間是平等的,是不折不扣的合作者之間的平等,缺少了哪一方的配合,教育的效果都是不完整的、有缺憾的。犯錯誤的是學生,而不是家長。雙方都要注意消除各種誘發心理障礙的因素,營造一種平等的氛圍,才能在心理上、感情上接近和融洽,友好交流溝通才能順利進行。

  4.正確評價孩子

  家長都有一個“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願,“莊稼別人的好,孩子自己的好”,在他們心裡,自己的孩子是不錯的。遇到班主任因為孩子犯錯誤進行批評,不是站在班主任的角度進行教育,而是站在孩子的角度找各種理由去和班主任辯解,這樣是會害了孩子的。

  一言概之,家長和班主任的溝通是非常重要的,家長和班主任良好關係的建立需要靠雙方的責任心,靠相互的尊重,靠彼此感情的溝通,而它又建立在對孩子正確評價的基礎上。願每一個孩子都能在家長與班主任的共同關愛下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