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怎樣與孩子溝通有什麼方法

  很多家長都在抱怨自己無法跟孩子溝通,究竟父母怎樣和孩子溝通?下面小編整理了家長與孩子溝通的方法,供你閱讀參考。

  家長與孩子溝通的方法01

  要學會跟孩子講道理

  在孩子面前,把身上那種我是父母,你就要聽我的那種想法收一收,要學會跟孩子講道理,而不是通過暴力或者命令讓孩子折服。

  把孩子當朋友一樣看待

  有時候不要把孩子當做自己的孩子,什麼都要聽自己的,可以把孩子當成親密的朋友,相應的,孩子也會把你當成親密的朋友,有什麼事都會跟你說的。

  不要輕易體罰孩子

  體罰孩子這種行為是要不得的,也是家長教育孩子失敗的表現,可能一時的懲罰可以起到威懾的效果,但是後期不利的影響更為嚴重,所以不管孩子犯什麼錯誤,都不要輕易的體罰孩子。

  父母怎樣和孩子溝通 讓父母成為溝通高手

  需要有足夠的耐心

  教育孩子是需要足夠的耐心,有時候孩子總會問你各種各樣奇怪而幼稚的問題,這時候不要嫌孩子煩或者囉嗦,一定要耐心的給孩子解答,並趁機會教育一番。

  需要了解孩子的想法

  很多時候家長都會站長自己的角度思考問題,覺得孩子這樣做不應該,那樣做不合理,有時候應該學會換位思考問題,想想孩子為什麼會這麼做,當時是怎麼想的,只有瞭解孩子的想法時,才能夠有效的引導和教育孩子。

  用鼓勵替代批評

  在生活中要學會常常鼓勵孩子,就算孩子有哪些地方做的不夠好,也不要去責怪或者批評孩子,要常常去鼓勵孩子,培養孩子的自信心。

  有些事可以徵求孩子的意見

  在一些小事或者無關痛癢的事情上,同時又跟孩子有點關係的時候,可以嘗試去徵求一下孩子的意見,這樣可以培養孩子的積極性,又能促進家長和孩子的溝通和感情。

  把自己的真實感情告訴孩子

  家長在與孩子說話時,準確地向孩子傳達出內心的想法、願望,使孩子能夠感覺到父母“批評”、“教育”中所包含的關愛和善意是非常重要的,這可以減少由於父母“言辭不妥”而引發孩子的牴觸情緒。

  作為家長不應該用“打罵和訓斥”來把自己的“愛心和善意”偽裝、包裹起來,而應該直接地準確地把自己的感覺、想法表達出來,這樣效果會更好。

  家長與孩子溝通的方法02

  一、可以通過提問回答的方式。

  家長不要總認為你說的話孩子聽了這個問題就已經解決了。其實你說完之後,小孩會慢慢的會對大人的話產生疑問,同時也意味著他不可能按照大人的方法去做。因此作為家長的要總結經驗,平時要注意和孩子溝通的方式和方法,要學會設計問題,用問詢的方式來和孩子溝通,在溝通的過程中儘量不要用反問句和陳述句,而且還要儘可能地聽孩子說話,不要打斷話語,讓孩子把話說完。提問其實是具有很強的技巧性,家長在這方面需要加強學習。

  二、家長要多用尊重和理解方式。

  隨著孩子年齡增長,還有知識和見識增長,孩子的思想也慢慢走向成熟,孩子有了自己的思想。孩子的自尊心很強,家長要用尊重和理解方式去和孩子進行交談。也可以主動去了解孩子所關注的文娛活動還有一些熱門話題,和他們進行交談,而不是時候的把考試成績當成與孩子交流的唯一話題,只有這樣親子間的關係才可能有話可談,有事可商。

  三、多元化的溝通渠道.

  家長在與孩子溝通時不能僅僅立足於語言溝通的方式,還應該採取多種方式與孩子溝通。有的孩子比較喜歡音樂,那你就採取音樂的方式,循循善誘。有的時候家長的語言符號用多了,孩子會覺得你是個復讀機,往往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然而採用多種新穎的溝通方式,這樣就會容易增加情趣。使用古老的常規的溝通方式往往不會引起孩子的興趣和能動性。

  四、家長和孩子做知心朋友。

  要想和孩子成為一個知心朋友,這點一般的家長都很難做到,有些家長想擺出家長的架子,擔心會因此失去家長的威信,不過你可以讓一位比較適合的家長扮演此角色。你就會發現家長在和孩子跟你進行聊天后會把遇到的問題告訴你,孩子畢竟社會經驗還少,這樣通過溝通的方式家長就可以在以後的生活中進行引導孩子,繼而幫助孩子健康的成長。

  其實溝通就是一個彼此協商、彼此讓步的一個過程。要知道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是必須的,孩子的正確人生路還需要家長的指引,只有有效愉快的溝通還能孩子和父母家庭才會越來越和睦,這樣孩子才會越來越懂事。在進行溝通的路上,我們家長要不斷的改進和學習。
 

家長怎樣與孩子溝通